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脅皇位的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太后呂雉雖然對于大漢國朝政獨斷專行,卻也不是想奪兒子劉盈的權,作為呂雉唯一的兒子劉盈還是被寄予厚望的,只是天不隨人愿,劉盈的辦事能力遠未達到太后呂雉的要求。所以一有時間呂雉也就會到未央宮對劉盈進行教導,但是這對母子不管在三觀和能力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教導往往不歡而散。

  太后呂雉對劉盈仍然沒有放棄,聽說趙王張敖要出海尋仙的消息,呂雉特意來問劉盈有什么看法。

  “趙王這樣做是不對的,作為大王要以民生為重,出海尋仙空耗國幣,此非明君所為。”這個問題對劉盈來說又是一道難題,問話的是母親,問題涉及到自己的姐夫,直說姐夫的是非是不對的,但不做回答母親這關是過不去的,只能按照教導自己大有大儒的理念,實話實說了。

  “愚蠢,作為皇帝遇事首先要從大局考慮,也就是從大漢國考慮,從對穩固你的皇位的角度考慮。”聽了皇帝劉盈的解釋太后呂雉很是不滿。

  “趙王的事與我鞏固王位有什么關系?”劉盈覺得趙王張敖遠在趙國又是自己的姐夫與大漢國的皇位沒什么關系。

  “你要記住一點,所有有兵有錢有自己封地的人都是會威脅到你的皇位。你父親想方設法剪除異姓王,到如今你父親封的諸侯王傳承下來的只有長沙王吳臣以及趙王張敖。你父親雖然不喜歡你,但在剪除異姓王這件事上沒有錯。你需要完成你父親的這個心愿,不但如此,即便是新分封的劉姓諸侯王也需要想辦法消減他們的勢力。”劉邦與呂雉在建立家天下的想法上是非常一致的,權力不允許與他人一起分享。消減諸侯王的勢力最終通過郡縣制,實現中央集權一直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我記住了。”在太后呂雉面前劉盈是不敢分辯的。

  “光記住還不行,在此時你要促使他們發生,關鍵時刻還要推一把。趙王張敖現在可能是大漢實力最大的諸侯王,他愿意將財力用在尋仙這種事上,比秣馬厲兵要強,你要有所表示,可以下旨說對海外異獸很感興趣,趙王張敖要是有所發現希望進獻幾只。實際上趙王張敖搞這些也有可能不是他真實的意圖。根據張敖以往的表現,并不是一個把精力放在玩樂上的人。他這么做也有可能是為了向你示弱。不管他想干什么,能夠消弱趙國對我們來說就是好事。”太后呂雉抓住一切機會,多教導皇帝劉盈一些。

  “我馬上就按您說的辦。”劉盈對太后的話一點兒也不敢違背。

  “遇事要多思考一些。”太后呂雉對劉盈今天的表現還算滿意,叮囑一下起身離開了未央宮,劉盈這才松了口氣。

  張敖接到了劉盈希望他尋仙順利,有什么奇禽異獸抓兩只給他看看的旨意后只是一笑。

  皇帝劉盈肯定沒心思管什么神仙的事,這一定是太后呂雉的意思。張敖倒不在乎太后呂雉怎么想,只要不給自己添亂已經不錯了。張敖放下圣旨就去為出海做準備了。

  忙碌的時間過的飛快,轉眼之間進入了新的一年的春天,劉盈登基后改稱惠帝,如今已經是惠帝二年的三月,張敖在心中推算了一下按照西元記年,已經到了公元前一百九十三年。

  數月的準備卓有成效。造船場日夜趕工,一艘艘的三桅風帆戰艦及大量的輔助船只不斷下水。張敖的艦隊已經有戰艦二百多艘。

  在此期間每有新船下水,邯鄲遠洋公司就會招募有員上船訓練,船只在東萊郡與朝鮮半島之間往返,不但讓船上的人員適應了海上生活,也是為了運送大量物資在朝鮮半島儲備。

  趙王張敖已經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覺得進軍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對趙國的內政進行了安排,在自己離開期間王后劉樂代理他大王的權力,他自己則前往海河河口登船然后前往東萊郡與艦隊匯合。

  初春的海河河口仍然有一絲涼意,張敖卻滿臉都是興奮,他盼著橫刀倭國的那一天實在是太久了,今天終于走出了第一步。

  “大王保重。”趙國的太傅趙午與中尉孟舒不顧舟車勞頓一直跟到海河河口的碼頭送張敖。

  “趙國的事情幾位多費心了。”張敖感到欣慰的是趙國有這么一班老臣,既忠誠能力又強,這也是張敖敢于長時間離開趙國的底氣。

  “你小子一定要保護好大王的安全,大王要是出了什么閃失你就別回來見我。”孟舒惡狠狠的對兒子孟鄉說道。

  “是。”面對老爹孟鄉表現的無比規矩,雖然現在孟鄉已經是趙王任命的將軍,負責統領這次出海的所有人馬。

  “登船。”男子漢大丈夫當然不會玩戀戀不舍那一套,張敖向幾位老臣拱手告辭轉身登上了戰艦。

  “大王真是個天才,您設計的這種海船真是太好了。”孟鄉為了練兵已經跟著海船在海上跑了很多趟,對海船已經十分熟悉了,還是忍不住稱贊道。

  “這還用你說,這是最經典的三桅帆船,這船如果不好就沒有稱之為好的帆船了。”這件事張敖還真值得驕傲一回。光就這只船的設計來說已經領先了這個朝代一千多年。能夠把這么復雜的帆船結構記下來完全得益于張敖曾經對航海模型的癡迷,當年張敖工作后攢了幾年的錢才買得起這種三桅帆船的模型,他自己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拼裝起來,每天愛不釋手的觀察,到了大漢竟然有了大用。當然最應該驕傲的還是大漢的工匠,他們不但將張敖的圖紙變成了現實,而且是還將一些部件進行了改造,以便能夠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打造出來。經過近一年的試航在航行中又發現了一些問題,工匠們做了進一步的改造,現在趙國的三桅帆船可以說是趙國最高技術成果的結晶。

  趙王張敖的船航行到了東萊郡,在那里與等待的船只匯合,組成了一支擁有二百多艘戰艦的艦隊,張敖沒有作任何停留下令艦隊出發,風帆高揚向著大海的深處駛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