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貨郎拿出一個本子說還有更便宜的東西,圍觀的百姓當場對貨郎嗤之以鼻。

  “不要蒙我們,以為我們什么都不懂。你手里拿的是紙制的本子,雖然比竹簡木牘確實要便宜了許多,卻不是我們必須的東西,我們買了也沒什么用。”

  “我們不是讓你們買本子,是讓你們看本子上畫的東西。”貨郎覺得跟這些人溝通怎么這困難啊。

  “上面畫的是什么,給我看看。”肥壯婦人聽了貨郎的話,伸手就要搶本子。

  “別急,你拿過去也看不懂,我給你們講講。”貨郎護住本子說道。

  “都別喊了,貨郎小哥有話要說。”肥壯婦人一聲喊,眾人真的安靜下來了。

  “這上百畫的是趙國最新生產的農具的樣子。”貨郎攤開本子說到。

  “農具有什么稀罕?”眾人難免有些失望,農具對大家來說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農具不稀罕,但這是一本魯元公主賒賣給農夫農具的目錄,這上面的所有農具,只要你們想要魯元公主就可以先賒給你們,等一年之后你們再付農具的錢,而且價格才是市價的一半。不花錢就有最新最好的農具可用,你們想不想要啊?”

  “好的農具誰不想要,只怕一年后我也還不上農具的錢。”這個年代確實有十分貧窮之人,辛辛苦苦勞作一年,除了吃用連一粒多余的糧食也不會剩下,更別說金錢了。

  “你們沒聽說嗎?太后頒布了法令,百姓開墾出來的荒地有一部分可以歸開荒者所有,而且官府還要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大河大渠將會修到你們田地的旁邊,你們只要平整好土地,修建好自家田地的溝渠,就可以將靠天吃飯的旱地變成水澆地,糧食產量將會大增,還怕還不上幾件農具的錢。”貨郎不但賣東西,還承擔了宣傳任務。

  “如果真是那樣,我們百姓真有福,可要好好感謝公主了。可你并沒有帶農具過來,這消息不會是假的吧。”百姓打量著貨郎的擔子問道。

  “我這小擔子能帶多少東西?公主說了,只要是咱大漢的百姓都可以到魯元商店中去賒東西,我拿這本目錄來就是讓你們看好了都需要什么,登記好了,然后派人到鎮上的魯元商店去運。”貨郎晃著手中的本子說道。

  “這下好了,我要是賒幾件農具,開墾出一片荒地,到明年我也可以成為擁有田地的富人了,到時沒準還能娶個媳婦。”人群中一個穿著破衣爛衫的人說道。

  “你沒有成為富人是因為懶,與有沒有農具沒關系。”眾人嘲笑道。

  見那人被說的很不好意思,貨郎急忙說道:“先前怎么樣都不重要,只要趕上這次的機會,大家都會翻身的。有想要的沒有大家快快登記。”

  “我要,我要,快給我記一下。”百姓一點兒也不傻,相反卻十分精明,上次趙王張敖在長安用鐵制農具與青銅農具比試早就打響了趙國鐵制農具的名聲,能以一半的價格得到鐵制農具對百姓來說很有吸引力。更別說這錢還要一年后才付。

  “不急,一個個慢慢來。”貨郎的臉上樂開了花,這次他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

  在長安城內公主劉樂清點著各地匯總來的需要鐵制農具的單子,臉上卻沒有笑容。

  “大王,這次咱們是不是要賠很多錢”劉樂向張敖問道。

  “本大王做生意一向是穩賺不賠,這次賒賣農具肯定不會賠錢,還能賺很多。”張敖看了劉樂手中的數據倒滿臉興奮。

  “我知道大王想要討好太后,可也不用騙我,這農具的價格只有市價的一半,還怎么賺錢?”劉樂對市場行情還是很了解的。

  “王后,你聽說過科技進步和規模效益嗎?”張敖搖頭晃腦的問道。

  “技術進步我懂,規模效益又是怎么個說法?”劉樂的腦袋里這幾年被張敖灌輸了許多新說法。

  “科技進步是指的趙國煉鐵高爐已經越來越成熟,可以連續不斷的生產出來鋼鐵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建的高爐越多,生產出來的鋼鐵越便宜。現在趙國的鋼鐵產量已經到了可以供給全大漢使用的程度,到了用鐵器替換掉青銅器的時候。這個替換不是強制替換而是自然形成的,現在趙國生產的鐵器從質量到性能都要好于青銅器,而且比青銅器便宜的太多。人們自然也就選擇使用鐵器了。”現在大漢百姓要使用的鐵器質量要求并不高,張敖在趙國建立起來的小高爐煉出來的鋼鐵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小高爐連續出鐵水的技術讓大漢鋼鐵總產量跨躍了幾百年,現在困擾趙國鋼鐵產量的只有礦石開采的數量了。

  “有了鋼鐵生產這么多農具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吧?”公主劉樂是看過以前的匠人為了打造一把金屬工具敲敲打打半天的情景的。

  “回趙國我一定要帶你到工匠營看看了。技術進步還表現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現在趙國工匠們已經使用水輪帶動的各種工具,利用水力鍛造一個農具速度是很快的。消耗不了多少人工,價格當然會降下來的。”工匠營在趙國是保密處所,一般人對里邊的情況很不了解,連劉樂去的次數也不多。

  “只要不賺錢就好,我倒不是心痛錢,大王不是講過可持續發展嗎。我是在想我們賣出農具,如果賠了本,生產農具的工匠就會生活困苦,就會有人轉行去做其他的事,生產農具的人就少了。農具產量下降,以后再生產出來的農具自然就會更貴,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劉樂在張敖身邊耳濡目染的已經會用經濟學的眼光去看問題了。

  “公主放心,咱們的鐵器只要賣出去就能賺錢,這些鐵器賺的錢還可以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究中,研究出更多大漢百姓需要的商品,然后賣出去再賺錢,如此循環,我們趙國會變得更為富裕。”張敖準備讓趙國的科技水平永遠領先于大漢其他地區。

  “那就太好了,我們不但要讓趙國百姓過上好日子,還要讓大漢百姓也過上好日子。”作為大漢公主,劉樂的胸懷要比張敖廣闊的多了。

  “說到過上好日子,你那個弟弟皇帝情況不太好啊。”張敖覺得自己應該關心一下皇帝劉盈現在的狀況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