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當張敖說“于先生過來”時于祁認為自己贏定了。∟★八∟★八∟★讀∟★書,.2▲3.o︾

  這個大王真的不讀書沒文化,連這么經典的段子都不知道。

  于祁于是昂首說道:“我上前是趨炎附勢,大王上前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趨炎附勢,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

  于祁想繼續啊,再跟我辯論一下是“王尊貴,還是士尊貴。”就圓滿了。

  在眾人的期待中張敖開口了:“本王專程到此來見先生已經是禮賢下士了,先生擺出這種姿態不是為了不趨炎附勢,而是為了給自己樹立名聲,為己謀名聲還要擺出一副圣潔的樣子,還不如趨炎附勢之徒,不要跟我說什么“先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這些規定都是王制定的,尊重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己要的。讀書不僅是識字還要明禮義廉恥,先賢教導的尊卑禮儀你一點兒也沒學會嗎?我做為趙王,帶領趙國百姓治理王國,就要維護國家的尊卑貴賤的秩序,大王到了你門前不知出迎,乃是不明尊卑,到了院內又讓本王上前就是不知禮儀,讀了這么多年書,你究竟學了些什么東西?”

  于祁聽了張敖的話,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抬手指著張敖渾身顫抖。

  張敖見他這樣繼續說道:“不要跟我說士人有多重要,士人確實重要,但也沒有凌駕于其他人之上的資本。自戰國以來王國興衰,士人張嘴把國家興盛的原因歸為士人謀劃,滅國的那么多國家就沒有士人參與其中。國家的強大源自農夫的辛勤勞作,源自士卒拼死的守護,源自官員的盡職盡責,你一個士人跳出官府之外,為王國的建設未出一計,未盡一責,還想貪天之功,把天下的努力建設的結果竊為己有,臉面真是厚過城墻。《八《八《讀《書,.2■3.o⊥反躬自問,你除了張口清談,為國為民干過什么實事嗎?你有為國為民干事的能力嗎,不要說你有想法,你想一想,你的想法沒有人去實施有什么意義,更何況你連事情都沒做過,想法就會高人一籌?你這種人活在世上除了浪費糧食有什么用處?”

  “啊!”于祁被說的大叫一聲向后倒去,他想了反正后邊還有一眾弟子怎么也能接住自己,不至于摔出什么毛病,多少也保住一點兒最后的面子。

  誰曾想于祁的弟子們全都膽顫心驚的看著張敖,生怕自己的老師惹怒了大王,大王將他們與老師一起埋了。

  “咣當”一聲于祁倒在了地上,高高的儒冠摔出老遠。

  “諸位有愿意為趙國百姓干實事的本王歡迎,喜歡空口指點江山的我也不反對,只是不要影響他人。”張敖說完轉身向外走去。

  貫高等人在后邊緊跟著,想要勸大王卻無從開口。

  回到王城坐定,張敖看著圍著自己表情復雜的大臣們問道:“諸位有什么要說的嗎?”

  此事由貫高而起,貫高必須帶頭說話了:“大王今天的話有點兒過了,會將天下士人都得罪了,這對趙國很不利。”貫高很是后悔,讓大王去見于祁,本來要弄個禮賢下士的樣子,誰想鬧出了這么一出。

  “丞相不必為這個擔心,士人來不來趙國,并不在于對他們說什么樣的話,而是在于能夠得到什么。皇帝陛下經常謾罵士人儒生,卻還是有那么多讀書人跑去投靠,因為什么?因為陛下可以給他們官職爵位。”張敖滿不在乎的說道。

  “可這樣做對大王的名聲很不利。”趙午也在旁邊規勸。

  “這也是我要這么做的一個重要原因,大王的名聲為什么非得由士人來評判,他們憑借的不就是能寫幾個字,來記錄歷史,可他們記錄的又有幾件事沒經過挑選修飾的。王國的話語權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朝廷要派專人修史,專人進行宣傳。”張敖深知輿論陣地失守后的危害,更知道士人為了名聲做事毫無底線,那名聲只不過是他們換取更多利益的籌碼。

  “可我們還是沒辦法解決官吏缺失的問題。”貫高覺得大王已經向秦始皇的方向發展了,趕緊把話題又拉了回來。

  “士人們還是要用的,不同的是被請來還是他們主動來。被請來自然覺得高人一等,如果自己來必然勤勤懇懇的為王國效力了。”張敖始終認為士人也是人,也要過日子,比別人更看重地位和金錢,這些趙國都可以給他們,只是他們想怎么拿的問題。

  “大王去請都沒有請來,他們自己會主動來?”貫高對張敖的話表示懷疑。

  “命令各級官吏貼出布告宣布,本王求賢若渴親自去請高士于祁,相見之后大失所望,并不是名望高就有真才實學。為此趙國決定通過考試招募賢士,統一出題統一考試,按得分高低排名,前十名給與高官厚祿,其余人等按照排名授予從高到低的官職。考試在一個月后進行,以后每年進行兩次,時間固定。”張敖決定將公侍制度化。

  “這樣好是好,不過大王以前不是說不能讓沒有干過實事的人做高官嗎?”趙午有點兒擔心,他覺得以前大王說官吏要從底層做起很有道理,不能因為拉攏士人就輕易改變。

  “能考到前十名的人智力和知識要強于他人,給點兒優待也是應當的。并且這里邊所說的高官厚祿只是級別較高,拿到的錢比較多,真正干事還是要在其他官員手下學習,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辦事人員,沒有決策的權利。”張敖要多少給士人一點兒盼頭,不能與以前的反差太大。

  “對于考試大王有什么想法,您給我們詳細講講。”考試這事張敖提出來了,貫高等人覺得有實施的可能,具體怎么操作卻還是一頭霧水,其中的利弊一時難以想清楚,只能請張敖講解了。

  這事對張敖來說太簡單,只要把科舉考試的路子和后世公侍辦法搬過來就行了。

  “厲害,真是厲害。”當張敖講完之后貫高等人不由連連稱贊,大王竟然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這樣天下的士人都逃不出朝廷的掌控了。

  自工匠營造出大量的紙之后,聽讀布告成為了趙國百姓生活中一件重要事情。大王張敖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建了許多布告欄,不時的就有新布告貼上去,公布官府新的法令,解釋百姓一些疑問。

  招募士人考試的布告貼出之后又引起了轟動,得知消息的人都議論紛紛。1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