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貫高跟隨張敖到了邯鄲新城,他越看越不對勁,工匠們將一座高大的建筑修在了王城之外,宮殿都是給大王住了,這修在王城外算怎么回事?

  “走,過去看看。”張敖并沒有解釋而是帶著貫高到了已經完工的宮殿前。

  “這應是邯鄲新城中最貴的建筑了,你看建筑材料用的都是石塊,連接的部分還用了鋼條,既堅固又防火。”張敖興奮的向貫高介紹。

  “大王準備將此處做何用途?”貫高想大王肯定不能到王城外住著吧。

  “這里將是趙國的國家圖書館。”張敖想著在正門上由誰來題寫一個館名,自己那一筆字肯定是不行。

  “圖書館是什么?”貫高最近經常從大王嘴中聽到一些不能理解的詞句,他已經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跟年青人有了隔閡。

  “圖書館就是存書、看書的地方。你收集來的那些書籍都可以在這里存放,而且以后只要有趙國戶籍的人都可以到這里看書借書。”

  “把書借給所有的人看?”貫高對此有點兒不理解。

  “圖書館不但要保存書籍,而且還要成為傳播知識的地方,孔子講有教無類,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學習的權利,識字有知識的人多了趙國才可能得到發展。”當今的文字和學識還處于貴族的壟斷之中,張敖想要的卻是文化的普及。

  “如果是那樣真是一個善政。”貫高對張敖修建新邯鄲城不支持,但聽說了建這么大的一座存放書籍的地方,他還是十分歡迎的。

  “作為一國的都城,不光是住著大王,而且還要成為文化和經濟的中心,邯鄲城中要有圖書館,還要有專門的學宮來進行教學和討論。”張敖現在缺的就是識字之人,在張敖的計劃中邯鄲城中的小學以至于大學都要建立起來。

  “可那樣消耗的錢糧會更多。”光收集書籍就讓貫高感到手頭缺錢了,大王還要開學宮貫高感到自己手中的銅錢正在嘩啦啦的往外流。當年齊國的稷下學宮就養了一大批文士,后來齊國國力衰弱給予的支持少了,稷下學宮也就沒落了。貫高現在要考慮投入和產出的問題,養一群文士天天在王城旁邊上指手畫腳是否值得。

  “錢的問題咱們去找晏游,這次晏游要是成功了,咱們收集書籍就不會缺錢了。”張敖現在是想辦的事情多,能拿出來的錢少。

  “大司空在什么地方?”貫高此時對這位神秘的大司空有了期待。大司空晏游負責趙國的建造,許多時候都是直接向張敖匯報的,貫高見到晏游的時間都少。

  “晏游正在海邊吹海風。”趙國這塊土地得天獨厚,既有豐富的礦產,肥沃的土地,而且還一直延伸到渤海邊。

  “大王這次出游怕是要把我這把老骨頭顛簸散了。”貫高聽出張敖沒有召晏游回來的意思,而是自己要去海邊。

  “這個季節正是在海灘上游泳的好時候,您也該放松一下了。”張敖知道貫高年歲大了,可考查各地的官吏還是要貫高親自出馬,要不然以張敖少得可憐的政治斗爭經驗,不知會被騙多少回。

  貫高也就是嘴上說說,大王到什么地方去還是要貼身跟隨的。

  張敖和貫高離開了邯鄲,一路上對各郡縣的官員進行了考察。發現趙國官員的情況還不錯,個個都能忠于職守,努力辦事。

  “大王怎么親自來了,有什么事情召我回去報告就行了。”聽說張敖和貫高來了晏游急忙來迎接,被海風吹的黑紅的臉上滿是笑意。

  “成了?”張敖急切的問。

  “成了,大王您請看。”晏游抬手一指,只見海灘上白茫茫的一片。

  “那是什么?”貫高奇怪什么東西能讓大王和晏游如此興奮。

  “那都是鹽,或者說都是錢。”張敖帶著貫高向海灘上的鹽田走去。

  “晏游你是怎么發現這么多鹽的?”貫高看著鹽工將鹽一層層的鏟起來堆在一起,忍不住伸手從鹵水中撈了一把鹽端詳著。

  “這鹽不是天然的,是我們按照大王教授的方法用海水曬出來的。”即使有張敖講的技術要領,晏游他們也是在海邊苦熬了幾個月才取得了成功,向張敖匯報之后,張敖才有了這次到海邊出游。

  “海水里的鹽不是要用火熬嗎,太陽曬就能曬出來?”貫高作為丞相,對百姓生活必須品的鹽還是十分關注的。

  “這也正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使用曬鹽的方法,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我們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大量的鹽,至于怎么把這些鹽賣到各地,就是丞相你的事情了。”張敖看著鹽看到財源滾滾。

  “百姓一天也離不開鹽,這些鹽賣出去不成問題。這下收集書籍的錢有了,朝廷還可以辦更多的事情。”貫高恨不得馬上就回去賣鹽了,雖然商人地位低下,這時讓貫高當個鹽販子,他也不反對。

  “丞相,丞相,這好象是我的錢。我要用他們來修建邯鄲城的。”

  “怎么是大王的錢?”

  “曬鹽的辦法是我想出來的。”張敖覺得技術很值錢的。

  “曬出鹽的是大司空晏游,晏游是朝廷官員,所以鹽田曬出的鹽是朝廷的,而且剛才大王已經命令我作鹽販子,賣得的錢自然是朝廷的。”貫高講的很有道理的樣子。

  晏游見大王和丞相爭執一時都不知幫誰好。這大王也是非把朝廷和大王分開,大王就是國,國的一切都是大王的,怎么會弄得大王沒有錢了?

  “好吧,鹽場就由朝廷管理,不過一定要注意保守秘密,賣鹽時要講究策略,不能讓鹽價大跌。”張敖見貫高一副抱著搖錢樹不放手的樣子,決定將鹽場移交給朝廷。

  “到年底要是能富裕一點兒,我會撥一部分錢給您修邯鄲城的。”貫高到嘴的肉肯定不會松口,當然也要讓張敖聞聞味。

  “我以后再想出賺錢的辦法不能再跟我搶了。”張敖本來就是要將曬鹽業交給朝廷管理的。

  這次貫高學精了,對于張敖的問話他竟沒回答。

  曬鹽在張敖的計劃中是十分關鍵的一步,現在成功了辦其他事情就有了金錢的保障,晏游也可以脫出身來進行其他試驗了。

  “大王您究竟還有什么賺錢的好辦法?”在返回信都的路上,貫高忍不住向張敖問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