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韓王派使臣來了,我倒要好好跟他談談。”張敖覺得人之所以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性格使然,形勢所迫也占很大的一部分。

  韓王信如果不是在馬邑被匈奴圍困,也有可能不投靠匈奴了,韓王信如果能成為抵御匈奴人的屏障,沒準劉邦覺得這幾個諸侯王還有些用,就不會對諸侯王采取激烈的行動,張敖等人的王位也就鞏固了許多。當然這只是諸多可能的一種,張敖愿意試試。

  韓王信派來的使臣規格可比張敖派去的趙離地位高許多。樂桐做為韓國太尉,掌管著韓國的兵馬,也是跟隨韓王信多年的老臣,參加過多場滅秦和楚漢的戰爭。韓王信派這樣的一個人前來很明顯要與張敖談談軍事方面的問題。

  張敖在趙國王城的大殿之內隆重的接見了樂桐。

  “趙王,我家大王希望能與您聯合起來共同抗擊匈奴。”互相問候的話說完,樂桐講到了正題。

  “近期我不想與匈奴人開戰。”張敖十分平靜的說道。

  樂桐聽了張敖的話一愣,本來想兩家聯合抗擊匈奴,張敖卻說不想開戰,這天沒法聊了。樂桐咬咬牙,看來今天好好說話是不可能了,只能用激將法了:“趙王莫不是被匈奴人嚇壞了?趙王如果膽小就躲在后邊由我們與匈奴人爭斗好了。”

  “我不是被匈奴人嚇壞了,我是被你們嚇壞了。”張敖笑著說道。

  “此話怎么講?”

  “你們連現在匈奴人的情況都不了解,卻妄言與匈奴開戰,肯定會失敗的。我與你們聯合會害的我也一起失敗的。”張敖很想說韓王信就是豬隊友。

  “匈奴人不過是草原上的野蠻人,優勢是善于騎射,但兵甲器具都要比我們落后許多。匈奴人組織松散不善兵法,與大漢國這些身經百戰的戰士對戰斷無勝理,只不過匈奴人打不過就會跑,想要徹底根除匈奴人很困難。”樂桐說起匈奴人來滔滔不絕,為的就是要表現出來韓王國不都是草包。

  “那我來問你,現在平原上誰說了算,匈奴人如果來侵犯我大漢一次可以聚集多少人馬?”張敖知道現在的人對匈奴還沒有塌下心來仔細研究的習慣。

  “現在匈奴人的首領好象是冒頓單于,匈奴分成一個個部落用兵時要進行抽調,能夠出多少兵要看各部落首領的心情,匈奴聚集起來的那點兒人馬對我們構不成威脅。”自蒙恬將匈奴人趕的遠遠的之后中原人就沒了對匈奴的畏懼之心。覺得匈奴人也就是一伙不時上門來搶劫的流寇,見到漢家的大軍扭頭就跑的那種。

  “匈奴人的首領是冒頓單于沒錯,只不過冒頓已經統一了草原各部,一呼百應,他已經有能力集結起幾十萬騎兵侵犯漢國。”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主要是要就是輕敵冒進的結果,連劉邦都會犯這種錯誤,張敖覺得韓王信不親眼所見不會相信張敖的說法。

  “趙王不必長他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趙國怕了不用找借口。”別說韓王信連太尉樂桐都覺得張敖有點兒夸大其詞。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近年來韓國向草原上派出過探子嗎?向來往的商賈進行過調查嗎?”張敖知道大漢的作戰對象一直是項羽,沒有人去關心過匈奴人現在是什么情況,實際上也正是由于反秦戰爭,秦國北方的邊防軍被調了回來,匈奴人才又緩過氣來,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了大漢強大的敵人,大漢與匈奴之間延續百年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匈奴人強大了,我們就不抵抗了嗎?”樂桐知道張敖說的沒錯,現在草原上的野蠻人是什么情況韓國還真不太清楚。

  “仗總是要打了,不過要選擇好時機,戰爭歸根到底打的是經濟,現在漢國剛經歷過與楚國的戰爭,已經沒有余力發動對匈奴人的戰爭,只能采取守勢,因此我建議韓王加固城池,并且他自己不要輕易冒險,要做好與匈奴打持久戰的準備。現在最主要的是加強對匈奴人的偵察,弄清匈奴的實力,了解匈奴的動態。所以我希望與韓王聯合起來共享在草原上獲得的情報。”張敖知道與匈奴人的仗早晚要打,現在他窮的連對匈奴人進行偵察都困難,很希望受到匈奴現實威脅的韓國一起來做這件事情。

  “這是好事,我回去會向我家大王建議兩國聯合行動。”聽了張敖的話樂桐謹慎了起來,不再想馬上靠進攻解決匈奴的問題。雖然是兩國卻都在漢皇劉邦的統治之下,樂桐覺得情報共享沒有什么害處。

  樂桐沒能說動張敖馬上進攻匈奴,在張敖建議下兩國派出專人負責交換有關匈奴人的情報,樂桐此來也不是一無所獲。

  送走了樂桐張敖對趙離說道:“說人家韓王不了解匈奴的情況,其實我們情報工作更不合格。”

  趙離想了一下,他跟隨張敖這些日子處理了許多政事,卻沒有與情報有關的。

  張敖見趙離不說話,繼續說道:“如果讓你負責情報工作,你能愿意嗎?”

  “只要大王需要,我愿為大王做任何事情。我這就在商賈中物色合適人選為我們收集情報,并向匈奴派出探馬。”趙離的父親早年就跟隨著張耳,他們一家對趙國是十分忠誠的,根本就沒想要不要干,而是直接去想怎么干。

  “情報工作是十分復雜的,不但要有人收集情報,還要有識文斷字頭腦靈活的人進行情況分析。”張敖正好利用這機會多傳授趙離一些知識。

  “現在識字的人挺難找的。”趙離為難了。現在讀過書的人確實很稀缺,愿意出來作官的人早就到關中投靠劉邦去了,在那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趙國好不容易留下來的一些讀書人早已安排在朝廷的各個崗位,想要挖人,丞相貫高會拼命的。

  “找識字的人別人困難,對你來說卻是易如反掌,你身邊就有許多識字卻整天無所事事的人。”張敖打這群的人主意很久了。

  “他們是什么人?我想不出我還認識這樣的人。”趙離絞盡腦汁的在想。

  “我說的就是經常和你在一起的那些貴族和大臣的子弟。”張敖覺得這些人是可利用的資源。

  “他們能行嗎?字倒是認識幾個,不過整天不干正經事,不敗家就行了。”趙離雖然也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現在越來越覺得那是一群廢物。

  “沒關系,把他們找來就知道能行不能行了。”張敖倒是信心十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