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張敖決定去拜訪一下韓信,不光因為韓信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也是張敖面臨的現實問題。

  項羽死了,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勝利告終,劉邦想要完全掌控天下,接下來就要對他自己分封的諸侯王下手了。

  張敖記得劉邦前前后后一共分封了八個異姓諸侯王。他們分別是:燕王臧荼、韓王信、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其中趙王張耳冒死,張敖繼承王位后被貶為侯,只有長沙王吳芮獲得善終,剩下的幾位不但被劉邦殺了,而且死的十分凄慘。

  越知道歷史的進程張敖的壓力越大,張敖不想逆歷史的潮流而動,去反抗劉邦,他明白自己就是個普通人,跟劉邦較量只能是死的快點兒,但張敖也不想每日里活的提心吊膽,總怕劉邦一不高興要了自己的腦袋。

  “人活著真是累啊!”張敖自言自語的走出了大帳,招呼隨從前往韓信的營地。他不得不抓緊時間,現在因為圍攻項羽大家都聚在一起,等戰事結束后再與韓信頻繁聯系肯定會讓劉邦疑心的。

  經過層層關卡張敖終于到了齊軍大營韓信的帳外。有士卒入內通稟張敖規規矩矩的站在那里等候。

  現在的韓信可以說達到了人生巔峰,劉邦封韓信做了齊王,韓信領軍打敗了項羽,既擁有了巨大的權勢,又有讓天下人羨慕的榮耀。

  “齊王有請。”沒用多久張敖被傳令的士卒請入了帳內。

  “張賢侄,怎么有空到我這里閑逛啊?”韓信如今只有三十歲,比張敖大不了多少,但人家的地位在那,叫張敖一聲賢侄也不算太過分。

  “漢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我這里先向齊王道個喜,這都是齊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結果。”張敖自動屏蔽了韓信話語中的刺,反正張敖以前確實也沒干過什么正經事,被說成閑逛也沒有錯。

  “張賢侄這功勞也不小,提出利用楚歌瓦解楚國的軍心,看的出是深習兵法了,倒可以好好探討一下。”抬手不打笑臉人,張敖吹捧韓信,韓信也只有投桃報李了,而且韓信始終覺得唱楚歌是個好計策,因為本來他也是這么想的,只是被張敖搶先說出來了。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我也只懂一點兒皮毛。我這次來只是想向齊王請教一下算說知識。”張敖趕緊轉換話題,同韓信討論兵法,自己不是找虐嗎。張敖嚴重懷疑這里邊就是個坑,韓信想好的四面楚歌之計被自己搶了先,有機會肯定要羞辱張敖一番的。

  “張賢侄也懂得算學?”韓信來了興致。韓信不但對兵法有深入的研究,對于算說一道也造詣深厚,這兩樣都是韓信驕傲的資本。

  張敖在后世就聽說過韓信亂點兵的傳說。說是一隊士卒站在那里,韓信不用去數,只要讓士卒“一二三”“一二三”這樣數下去,記住最后一個數是幾,然后再“一二三四五”這樣數下去,同樣計住最后一個數,再從一數到七,記住最后一個數,有了這三個數韓信就可以知道這一隊士卒有多少人。

  有人可能覺得韓信沒必要將事情搞的這么復雜,只要讓士卒列隊然后從頭到尾報數不就清楚了嗎?但這種事情在當時還真辦不到。當時的士卒從全國各地而來,說話都聽不清楚,而且沒有文化,讓他們從一數到七已經是極限了。當然這個故事主要突出的是韓信的計算能力。

  張敖之所以提起算學也算是投其所好了。張敖覺得自己也是上過大學,考過高數的人,同韓信討論一些數學問題應該沒有問題。

  “對于算說我只是略懂,我想向齊王請教如果計算的數值十分巨大該怎么辦?”張敖將話題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提出問題然后自己解決問題,給韓信獻個寶,韓信必然高看自己一眼,兩人的關系就可以拉近不少。

  “數值巨大的計算可以使用工具啊。”韓信鄙夷的說道。覺得張敖連這個都不知道還敢說對算學略懂。

  “工具,什么工具。”張敖吃了一驚,覺得自己要失算了,要是自己弄出來準備獻寶一樣送給韓信的東西,韓信已經有了那才叫丟人了。

  “要用的工具就是算籌,來人將我的算籌拿過來。”韓信心情很好,決定讓張敖長長見識。

  聽說是算籌張敖放下心來,還好這東西沒有張敖準備給韓信的東西先進。

  不一會兒功夫士卒捧著一個漆盒走了進來。漆盒上的漆斑駁落,黑乎乎的已經看不出本色。張敖想這肯定不是韓信當了齊王之后置辦的東西,看樣子韓信用它已經很多年了。

  韓信打開漆盒,盒里分成兩格,裝滿了手指長短,筷子粗細紅黑兩色的竹簽。“不管多大的數都可以用這個計算合分、減分、乘分和經分,你可以出個題目我演示給你看。”韓信從漆盒中拿起算籌,輕輕撫摸著說道。

  “我制作了一個新工具,使用起來要比算籌更方便。”張敖還真聽說過這算籌,歷史書上說祖沖之曾經用算籌演算過圓周率,因數算籌越來越密擺不下才沒有算的更精密,張敖始終沒想明白祖沖之是怎么算的,現在韓信給他演示出來八成也不會懂,趕緊繼續談論自己還明白的事。

  “有比算籌好用的計算工具?你做的?”韓信連發兩個疑問,第二個疑問的聲調明顯要高很多。

  “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算盤,配合相應的口訣可以進行各種計算。”張敖從懷中拿出來一個制作精美的小算盤說道。

  “這個能進行計算?這不是你的玩物?”韓信拿過算盤,輕輕晃動了一下,算盤發出清脆的聲音。當王爺的兒子就有這樣好處,張敖要想做東西,自然有手藝高超的匠人用上好的木料來制作。

  “您看算盤是這樣用的,一上一,二上二......”張敖撥動算珠向韓信介紹著。

  “果然是個好東西,就這么幾個簡單的木珠竟能進行如此復雜的運算。”以韓信的智慧,理解算盤的加法口訣還是很容易的。他拿著算盤嘗試著大小各種數值,果然要比算籌要好用的多,韓信的心情無比激動,拿著算盤愛不釋手。

  “這算盤用上一千年都不落后。”張敖并不是吹牛,算盤到計算機出現之前都是最好用的計算工具。

  “張賢侄,此來不光是為了給我看算盤這么簡單吧?”韓信看張敖正高興突然問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