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得勝,在本地確實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聽說他出身貧苦,被當時政府迫害的家破人亡,他才去昆崳山拉起了一支窮人自己的隊伍。
這方圓百里的窮人,提起他來,那都得暗暗地豎起大拇指。
雖說大劉幾個長工,暫時繼續蝸居在李寶財家,可是,他們卻在心里期待著。
期待著他們窮人中有某位英雄,能把他們給拉出火坑。從此,他們也可以跟普通人一樣,老婆孩子熱坑頭。
齊世本抽著煙,心中騰騰地燃起小火苗。
可是,這種事如果議論多了,被東家聽到后,說不定能惹出什么麻煩呢。
他磕了磕煙袋:“以后,你們說話注意點兒,少議論這些沒用的。”說完下炕走了出去。
老劉幾個跟齊世本處的年頭也不短了,知道他是個面冷心熱的人,也從來不會在東家面前告黑狀,這才沒事就找他拉拉呱,喝喝酒。
見他走了,老劉覺得齊世本說的也有道理,忙對大家囑咐:“這些事,就咱們幾個知道就行了,可別宣揚出去。”
“嘿,紙里能包住火么?這事誰不知道,還用的著俺們去宣傳?”其中一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不服地嘟囔著。
“還說!……來,打牌,打牌~~”老劉仗著自己年齡大,資格老,沉著臉呵斥一聲。
大家這才閉上嘴,開始摸起了撲克。
齊世本回到自己的小屋,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咱們都是亡國奴了!”
“齊世本,你就是頭騾子!”
“你的子子孫孫都是給人家扛活的!”
二哥的這些話縈繞在耳邊,震得的耳朵嗡嗡作響。
今晚的炕燒的不太熱,窗外的寒風順著窗戶縫兒溜進來,讓齊世本覺得今晚格外的冷。
可是又想想,二哥他們,肯定是提著腦袋在干那冒險的事情,如果一旦成了……
呼地一聲,齊世本全身的熱血沸騰。
仿佛感覺這屋子都不像剛才那么冰寒了。
第二天一早,齊世本依然早早起來,忙了一通后,吃過早飯就領著幾個短工繼續去東山挖洞。
一行人剛出西院,經過東院的大門口時,就見李寶財的大兒子李元豐站在那里。
“大少爺。”齊世本趕緊向對方點頭問好。
李元豐比齊世本還小一歲,卻已是三個孩子的爹了。
他長得瘦瘦高高的,臉色有些青白,跟他爹李寶財長得完全不一樣,倒有三分隨他的母親李王氏。
“齊哥,我爹找你有事呢,今天俺就帶著這些短工去干活兒吧。”李元豐對齊世本倒是比較客氣。
因為有了這么能干的長工,他爹也就怎不么來勞煩他。
“好。”齊世本把手中的馬鞭遞給了李元豐。
李元豐接過鞭子,在齊世本的幫助下坐上了馬車。
臨行前,齊世本囑咐了一句:“大少爺,你一路小心點兒,別用鞭子抽這倆騾子,省得他們尥蹶子。”
“嗯。”李元豐點了點頭。
“大少爺,你帶著他們繼續往里面挖就是……還有,地瓜干在最外面的那個缸里,你別再打開別的缸了……”
“好了,好了。”李元豐不耐煩地回了一句,就駕著馬車離去。
見他們走了,齊世本來到正院的堂屋,一進門就見李寶財挺著個籮筐般的大肚子,在地上轉來轉去的,臉色非常不好。
“這群奴才,反了,反了!”見齊世本進來,李寶財憤憤地罵了一句。
雖然知道李寶財罵的并不是他,可是齊世本聽在耳里卻十分不舒服。
奴才!
現在誰還不是個奴才?整個中國的人民都成了亡國奴了!
見齊世本沉默不語,李寶財停住了腳步,回到太師椅上坐好,點著了他的煙袋。
“小齊,這日子沒法過了,日本鬼子來了,窮鬼又造反……這樣,你今天套著馬車,去馬家溝村和戚家夼找俺那兩個親家,讓他們趕緊準備準備,過了年俺就把閨女給嫁過去。”
李寶財的大閨女李金枝,今年已經十八歲了,本來也定著明年秋天兩家就辦迎娶的大事。
可她的小閨女李銀枝,今年才十四歲。
窮人家一般都早早地嫁閨女,反正閨女早晚是人家的人,留在家里還得管飯,打發出去還能省下一口糧。
可李寶財家不至于缺閨女的一口飯吃吧?
“二小姐明年也出門子?”齊世本生怕自己聽錯了,趕緊追問了一句。
出門子,是本地土語,出嫁的意思。
“哎,原本想著留她幾年,可現在看看,這閨女留不得呀!日本鬼子進了咱中國,聽說可沒少禍禍大閨女小媳婦的。要是把她留在家里,萬一再留出點事來?俺這怎么跟親家交代呀?”
聽著李寶財這番解釋,齊世本點了點頭。
是呀,閨女要是在娘家出點事,不但娘家的臉面不好看,真的也沒法跟親家去說。
可要是嫁出去就不一樣了,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那就是別人家的人,別人家的事。
再有個三長兩短的,跟娘家也沒什么關系了。
“好。”齊世本答應了一聲。
“外面院子里,俺已經給兩個親家準備好了點禮物,你順便捎過去。去了后,好好跟人家說說。你得當時就讓他們定下日子,最晚不能拖到明年三月份去。”臨行前,李寶財又細細地囑咐了一遍。
“嗯。”
齊世本又回西院的飼養場牽了兩匹馬,套了馬車,去前院裝上禮物,就先往李金枝的婆家馬家溝村。
來了一說,親家老倆口滿口答應。
順利辦完之后,齊世本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李銀枝的婆家戚家夼村。
沒想到齊世本一說起這個問題,老兩口就作難了。
最后,親家公的答復是:“俺那兒子沒在家,在青島上洋學堂呢,等俺給兒子捎封信,看他什么時候能回來。”
齊世本一聽就愣了。
這事沒辦好,回去也沒法跟東家交代呀。
他只好勸著對方:“親家老爺,二姑爺在外面上學是好事,可是他過年不能不回來吧?不行咱就抓緊辦,趁過年就把喜事給辦了。”
這話說的讓親家兩口沒法再推辭,可看那樣子又萬般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