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094、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居然是工具人

  在母親的葬禮上,阿怡忍住了眼淚。這一刻她完全體會了母親送別父親的心情——即使再哀傷,即使再悲慟,她都要堅強地撐住,因為往后小雯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阿恰沒想到母親會患上絕癥。在阿怡眼中,周綺蓁就像《百年孤寂》里老邦迪亞的妻子易家蘭一樣堅強,即使活不到一百多歲,也一定會成為一位壯健的老人家,看著子孫長大獨立。當她細心察看病榻上的母親時,她才驚覺年近五十的母親不再年輕,多年的操勞將身體磨蝕掉,眼角的皺紋就像枯干樹皮上的龜裂一樣深刻。她握著母親的手默默流淚,可是周綺蓁卻表現得泰然自若。

  “怡,別哭。還好你堅持中五畢業便工作,我現在走,至少不用擔心你們兩姊妹吃得飽不飽,穿得暖不暖……”

  對周綺蓁來說,死亡并不可怕,尤其她知道丈夫在彼岸正等著她。她唯一放不下的,就只有兩個女兒。

  結果比起醫生的估計,周綺蓁更早離世。兩個月后,她因為血鈣濃度過高引起并發癥,腎衰竭和心臟病發死亡。

  阿怡從小雯眼中看出她還有一絲猶豫,于是緊緊握著妹妹的手,暗暗鼓勵。小雯望向女警,再瞧瞧桌上填上了自己名字和年齡等資料的口供紙,呼出一口氣,小聲地、斷斷續續地說出一個多小時前的事。

  小雯在油麻地窩打老道的以諾中學就讀。以諾中學鄰近九龍華仁書院、真光女書院、基督教信義會信義中學等等,位于油麻地學校區,雖然學生成績不及華仁或真光等名校,但也算是區內熱門的教會學校,加上校方提倡利用網絡、平板電腦等“科技噱頭”協助學習,在學界小有名氣。小雯每天上學,必須先搭一程專線小巴從樂華村到觀塘地鐵站,再乘半個鐘頭的地鐵到油麻地站,下課就反過來搭地鐵到觀塘站轉乘小巴。雖然以諾中學下課時間是四點鐘,但小雯有時會在課后留在學校圖書館做家課,所以在十一月七號這天,她比平時晚了一點回家,五點左右才離開學校。

  ——先給她一點時間吧。

  在小雯身上,阿怡看到十年前的自己。那個失去父親、眼神空洞徬徨的自己。

  阿怡覺得,小雯因母親病逝所受的打比當年自己失去父親更大。阿怡本來就不愛說話,但小雯一向開朗,在母親離世后變得話少內向,反差尤其明顯,跟以前判若兩人。阿怡還記得以往一家人快快樂樂吃晚飯的情形,小雯總愛在餐桌上談學校生活,諸如哪位老師在早會說錯話出糗、班長向導師打了什么小報告、班上流行什么無聊占卜話題,說得口沫橫飛。那些愉快的片段,恍如隔世之遙,如今小雯在餐桌上只低頭默默地扒飯,如果阿怡不主動打開話匣子,小雯會在吃完飯后吐出一句“我吃飽了”便離開座位,再縮回自己的“房間”面無表情地滑手機。自從阿恰外出工作后,周綺蓁改動了像俱位置,利用柜子和書架分隔出兩個小小的空間,好讓女兒們有一點隱私。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七號下午六點多,阿怡接到意外的電話后,憂心忡忡地趕到九龍城警署。警員領她走進刑事調查隊的辦公室,身穿校服的小雯正由一名女簪陪伴著,坐在房間角落的一張長椅上。阿怡甫看到小雯,立即趨前抱住妹妹,可是小雯沒有回應,只是茫然地任由阿怡緊緊的擁著自己。

  “小雯一”

  阿怡放開妹妹,正想發問,小雯卻像是終于回過神來,反過來抱住姊姊,將臉孔埋在對方胸口,淚如雨下。她哭了近十分鐘,情緒漸漸平服,身旁的女瞥便對她說:“妹妹,你不用害怕,你姊姊也在這兒了,你就將事發經過告訴我們吧。”

  阿怡如此想。她不想逼妹妹改變,尤其小雯正值十四歲的尷尬年齡,阿怡理解到硬要這個年紀的孩子克服內心的悲傷只會適得其反。阿恰深信,不久小雯便會走出陰霾。

  的確,小雯在母親病逝半年后漸漸回復昔日的神情,阿怡也看到妹妹偶爾露出笑容,只是她們沒想到,家族的并沒有因為母讓世而終止,命運將她們導靈更嚴苛的處境之中。

  從九月開始,因為有香港市民反對政府提出的選舉改革方案,發起示威抗議,而當政府動用防暴警察鎮壓民眾后更令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大量不滿的市民涌上街頭,占領堵塞金鐘、旺角和銅鑼灣的主要馬路,癱瘓部分地區交通。由于路面的公共交通工具改道及停駛,市民紛紛改乘地鐵,于是地鐵乘客暴增,尤其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月臺上塞滿等了兩、三班車仍未能乘搭的市民,車廂里更擠得令人透不過氣,別說好好抓住扶手吊環,大部分人連轉身也做不到。乘客只能背靠背、胸貼胸、踮起腳跟站立,隨著列車加速減速向前或向后挨過去——不過因為太擠,倒不用擔心跌倒,車廂里連讓人倒下的空間都沒有。

  小雯在油麻地站上車后,只能站在第四卡車廂盡頭的位置,緊貼著左邊車門。觀塘線列車只有旺角站和太子站在左面上下車,往后的車站乘客都是使用右邊車門,所以列車經過太子站后,小雯便等于站在車廂一個死角。她一直習慣站在這個位置,因為她要到觀塘站才下車,待在這角落便不用每個站移動身子讓位給乘客進出車廂那么麻煩。

  “不,不,那才不好::”

  “怡,答應我,你要堅強一點。雯雯是個纖細的孩子,以后便得由你照顧了。”

  其實周綺蓁早察覺身體有毛病,只是一直沒理會,把骨髓瘤的病征——例如貧血、骨痛、肌肉無力——當成工作時間太長導致的關節炎和過勞等等。事實上,就算她曾因為關節痛求診,醫師也只當成一般的軟骨退化和組織發炎來治理,畢竟多發性骨髓瘤多發生在年老的男性身上,在四十余歲的婦女身上發病,頗為罕見。

  兩天后,阿怡在充滿恐懼的等待中,得悉了診斷報告。周綺蓁患了癌癥,而且已是末期。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由于漿細胞異變,產生骨髓癌細胞,在身體多處的骨頭里形成癌組織。如果發現得早,患者可以存活五年以上,也有病發后成功治療活十年以上的病例;可是周綺蓁的病況已是末期,化學治療和移植造血干細胞等等也不會有效。醫生估計,阿怡和小雯的母親只有不到半年的壽命。

閱讀我居然是工具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