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方臘起義(二十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宋海賊王

  李昕又問道:“鄭叔,往東南去的那條官道已經修好了吧?”

  鄭老漢答道:“稟主公,已經修好月余了。”

  李昕點頭道:“好,劉帥明日派一營士兵隨某一起去我們在興漢島要筑造的第三座城,還有除了劉叔之外的諸位也要跟著某一起去。”

  眾人抱拳道:“是,主公。”

  李昕說道:“好了,都回去吧,明日一早我們在城東南門會合。”

  次日一早,李昕帶著梁紅玉跟妹妹李婧在東南門與眾人會合后便沿著官道往東南走,為了趕時間眾人均坐著馬車走。

  李婧一邊坐著馬車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李婧感嘆道:“這路真平坦,坐在馬車上也感覺不到顛簸。”

  李昕得意道:“那是當然,也不看這路是誰修的。”

  李婧白了李昕一眼道:“是是是,就你功勞大。”

  梁紅玉看著沿途的莊稼道:“小妹,你哥功勞是大,你看看這些莊稼,再看看那些農人,再來興漢島之前他們還是沒有地種的流民,連吃頓飽飯都成問題,現在卻都已經有地種了,這就是你哥最大的功德。”

  李婧撅著嘴道:“紅玉姐,你怎么向著我哥說話了。”

  梁紅玉笑道:“沒有啊,姐姐只是實話實說。”

  李昕看著那些農人嘆息道:“他們都是幸運的,這次東南農民暴亂損失的人口最少也得有上百萬,這都是我們漢人的損失啊,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讓所有漢人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不再受到異族人的襲擾。”

  梁紅玉握著李昕的手道:“奴家相信官人一定會實現這個夢想的。”

  李昕點點頭道:“我會努力去做的。”

  眾人到午時才走到距離興漢城東南五十多公里靠海的地方,李昕帶著眾人在附近看了看道:“翟管事,就在這里修筑我們在興漢島的第三座城池,就叫宜蘭城,修的跟雞籠城一樣大,此地附近都是平原,很適合種莊稼,以后肯定會成為興漢島的糧食主產地之一。”

  翟管事答道:“是,主公,屬下明白了。”

  李昕繼續說道:“翟管事,興漢城西門跟北門都要修一座橋通往河對岸,橋面要寬些,要能同時走下四輛馬車;還有在雞籠城要修筑兩座太學跟興漢城的太學一個標準,這兩所太學一個叫師范學院,專門培養能教書育人的人才也就是教書先生,不過以后我們統稱教書先生為“老師”,還有一所太學叫海軍學院,專門用來為水軍培養人才。”

  翟管事抱拳道:“是,主公,屬下得令。”

  李昕又對趙飛說道:“趙飛,翟管事的這兩樣修筑任務,你要保證建筑材料的供應,如果產量不夠可以考慮擴大工坊或者增加人手。”

  趙飛抱拳道:“是,主公,下走會保證各種建筑材料的供應的。”

  李昕接著跟劉易說道:“這第三座新城開筑,肯定會有流民到達,劉易你知道該怎么做,這就不用某說了吧。”

  劉易答道:“是,主公,屬下知道該怎么做。”

  李昕轉頭又跟鄭老漢說道:“鄭叔,你們筑路隊下一步就是從宜蘭城開始,沿著海邊一直往雞籠城筑路,把這兩地連接起來,靠海的一側要筑造護欄免得以后馬車走的時候不小心掉到海里去。”

  鄭老漢抱拳道:“是,主公,小老兒知道了。”

  李昕說道:“好了,我們都回吧。”

  李昕把帶來的一營士兵留下后,便帶著眾人回興漢城了。

  劉易回去后便把許文昌跟張翼都叫了來,劉易說道:“二位,今日某從主公那得到了可以說跟你們有關的好消息。”

  許文昌問道:“哦,劉兄從主公那得到什么好消息了?”

  劉易答道:“今日某跟主公一起去了興漢島即將筑造的第三座城池所在的地方。”

  張翼說道:“主公要筑造第三座城池了?在什么地方?”

  劉易繼續答道:“第三座城池主公取名叫宜蘭城,在興漢城東南百里處,沿著東南門有一條官道直通那里。”

  許文昌若有所思道:“宜蘭城,這個名字挺好聽的,可這宜蘭城跟我們二人有什么關系呢?”

  劉易說道:“宜蘭城跟張兄沒關系,卻跟你許兄關系大了。”

  許文昌問道:“哦,劉兄此話怎講?”

  劉易答道:“宜蘭城地處平原地帶,那里四周都是平原,主公說那里以后將成為興漢島的糧食主產地之一,你說此事跟你這個專心研究農學的有沒有關系。”

  許文昌激動的站起來道:“劉兄此話當真?”

  劉易點頭道:“當真。”

  許文昌揮拳道:“太好了,自從接觸了農學這本書以來,這一年多某一直在研究高產稻種的培育,某搜集了很多長勢很好的稻種,把他們放在一起培育,根據興漢島的氣候,在這里種水稻能達到一年三熟,某自覺這一年多培育的稻種已經小有所成,只是苦于沒有大片的試驗田來讓某試種,這宜蘭城的開建正好解決了某的問題,某這就去找主公在宜蘭申請一塊田地專門用來做試驗田。”

  劉易攔下作勢欲走的許文昌道:“許兄著啥急,這都晚上了,你去了主公也該休息了,明日再去吧。”

  許文昌一拍腦袋道:“劉兄說得對,某這有些興奮過頭了,都忘記已經天黑了,那明日某再去找主公要地。”

  張翼問道:“劉兄,這宜蘭城既然很某沒什么關系,那關于某的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劉易說道:“主公今日親口說要在雞籠城再建兩所太學,其中一所叫師范學院,專門用于培養教書先生的,現在應該叫老師,你說跟你這個研究教育學的有沒有關系。”

  張翼興奮道:“那太好了,自從興漢城小學開學后,某一直在小學當老師,某一邊觀察孩子們一遍觀察跟某一起的老師,某發現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當老師,孩子們品性都不一樣,當老師的就要既細心又要有耐心,跟孩子們要多交流引導他們走上正道,老師并不僅僅是要傳授孩子們學問,還要培養孩子們好的品性,所以老師并不是好當的,老師也是需要培養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