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60 人是人,不是機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霸快遞員

  幾個月后,總部的決定已經明確了。要么齊年解散地區同盟,取消交叉持股;要么齊年退出仞市的經營權。

  當然,不論是哪種情況,都不影響齊年在總部的股權激勵計劃。

  如果是前者,那么齊年在仞市做的很多變革就會化為烏有。一切都回到了原來用價格戰血拼的狀態。而這種不良的商業形式,又是齊年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是后者,齊年就會像仞市公司之前的何總一樣,轉讓市公司,然后到省公司或總部去任職,從企業家變成職業經理人。這也是齊年不愿意看到的。

  現在齊年陷入兩難的境地,無所適從。

  符佳的電話猶如雪中送炭一樣。符佳又一次建議齊年出來自己開公司。對齊年而言,他可以完全發揮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對符佳而言她也多了一個投資標的。兩全其美。

  符佳對這事兒是認真的。她安排過幾次見面會,都是一幫投資人和企業家見面,談理想談夢想。齊年也知道這些投資人都是認真的。他們很想找到合適的企業來投資。

  他們不是投項目的投資人,而是投人的投資人。在投資界有一個說法:投資就是投人。可是絕大多數投資人還是投項目,并沒有去投人。

  投項目就是投不同的人,把資金放在項目池中,等著其中一兩只蛋孵化成小雞;

  投人就是投不同的項目,這個人的項目運作能力已經得到了證明,只不過他需要一個項目獲得成功。是將人放在項目池中,等著孵化成小雞,而且這種方式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

  在西方對這類創業者有一個專業術語,叫連續創業者。比如:鋼鐵俠馬斯克就是如此,先是做Paypal,獲得第一桶金之后做特斯拉,然后做又SpaceX,最近又開始實施星鏈計劃。

  馬斯克除了Paypal這個項目以外,之后的每一個項目看起來都是如履薄冰。然而他卻因為強大的人格魅力和執行力,把許多人不看好的項目持續推進下去,直到獲得巨大的成功。

  就連特斯拉這個誕生才十年左右的電動汽車企業,也帶到了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程度,有人估計不久就會變成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讓投資人獲得巨大的回報。

  以前齊年參加符佳的活動只是抱著獲得人脈,或與行業大伽、金融大伽聊天以獲得新思維的態度。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并不是很用心。

  這一次符佳打電話來,齊年已經動心了。

  符佳也明顯感覺得到齊年的態度和之前不一樣。

  她說:“學霸,快說說,你有什么好想法?”

  齊年說:“想法倒也不確定,不過快遞這個行業機會還是很多的。之前不是跟你講過我讓田宏出去創業的事嘛。我讓他專注于快遞行業專攻一個細分領域,他現在做得就很成功。找準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極致就有機會了。所以,我想我也就是做快遞比較專業一些,要做的話可能還是做快遞吧。”

  符佳說:“嗯,快遞這一行業目前正是風口期。很多投資人會很感興趣的。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拿個商業計劃書出來。”

  齊年說:“商業計劃書可沒那么快。”

  “沒事兒,我都等了你好幾年了。不在乎那一天兩天的。”

  符佳的建議很好。不論齊年是不是真的想激流勇退,但是靜下心來做一份商業計劃書,也有助于自己理清思路。

  說干就干,齊年又開始回寸島休假了。

  齊年的小伙伴們已經習慣了齊年的這個狀態,只要是他回島休假,就意味著一場變革會到來。

  所以齊年回島之后,也沒有人來騷擾他。

  他以前也在管理會議上說過:“公司如果一天離不開他,那說明這公司就只是一個小作坊。等到什么時候他離開一個月,公司還是照常運轉,就說明公司成為了現代化的企業。靠制度管理,而不是靠人治。”

  公司也的確是按照齊年的這個管理思路在規范。幾個主要的管理人員也學習齊年的這種管理思路。齊年也十分樂意給他們放大假,讓他們在辛苦工作之后好好休養。

  人是人,不是機器。

  人也有各種需求,這種需求就包括以假期為休整和獎勵。

  在經營快遞公司的這幾年中,齊年在不停地在學習。尤其是學習東西方經營管理大師的管理理念。

  有效的管理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把人當人,一種是把人不當人。

  把人當人的管理,是以人性為前提,把人性的本能激發出來,讓人自律。比較有效地將公司打造成一個創業平臺,管理手段就是自我激勵,讓員工自己當自己的老板。

  把人不當人的管理,就是將人當成流水線上的機器,用標準、制度、流程來規范人的行為。比較有效的就是類似麥當勞這樣標準化做到極致的公司。職位經過科學而細致的分工,其目的是讓員工在專注于自己的崗位的同時不必有過多思維,排除人性的干擾,各人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齊年認為很多經營管理者都是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的。然而,恰恰是這種博采眾家之長的管理很容易遭致失敗。齊年總結其中的失敗教訓就是:沒有界限。

  該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崗位,需要按第一種方式管理。比如:主要的管理職位、營銷職位等。

  該默守陳規的崗位,需要按第二種方式管理。比如:主要的流水線操作職位、會計、研發、人力資源等。

  對于轉運中心的管理,就是標準、制度、流程,沒有任何個人可操作的空間;而對于陶思婭帶的市場部,則是在遵守國家法律、公司制度的前提下可以任由發揮。有激勵計劃在,不必擔心員工磨洋工、尸位素餐的問題。

  這是齊年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的成果。齊年也經常將他學習到的Knowhow傳授給他的同事們。希望大家共同成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