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44 距離無法產生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霸快遞員

  揚起手來未必是要招手,也可能是扇耳光。

  騎著白馬的也未必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齊年、陶進解決的寸島快遞問題,就相當于游戲里給新人練手的NPC。他們這一對菜鳥離打BOSS還遠得很呢。

  快遞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如果真是這么簡單,怎么會每天都有快遞公司倒閉的傳聞?

  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行業,這是一個弱者尸橫遍野的戰場。

  所有的強者,無不是站在前人成堆的尸體上。

  盡管齊年、陶進選的網點位置很好,但是因為黃魚嘴區域的客戶實在是太分散了,很多快遞員單程要跑半個小時才能到客戶那邊。每天單量少,快遞員的提成就得由網點來補貼。這和孫老板當時給齊年往寸島送的快遞一單補貼1到2塊錢一樣。

  新網點開業十幾天了,每天都在虧錢。而且還沒到月末給快遞員發工資的時候呢。

  這個網點一共九個人。齊年和陶進兩個人可以不領工資,但他們請的七個快遞員可不能不領工資。每個月每人要給3千塊保底工資,七個人就是2萬1千塊。

  按目前每天的快遞收入來算,一個月至少要虧掉1萬塊錢。

  在裝修、買設備、買車之后,齊年、陶進的家底就只夠撐兩個月的。這些家底可是在寸島上干了那么長時間的全部積蓄啊。

  快遞是個固定的生意,每天都一樣。如果不作任何改變,就會一直虧下去。

  這個賬齊年算得很清楚,陶進算得更清楚。開業到現在,已經虧進去兩個鉆石級裝備了。到月底就會虧四個。陶進的心在滴血:我的媽呀。我打了半年再加上補了些錢才能搞到一個鉆石級裝備。現在一個月要搭進去四個。這也太酸爽了吧?

  陶進趁快遞員不在網點的時候問齊年:“阿年哥,你看該怎么辦啊?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咱們就得破產。”

  “嗯。”齊年點點頭,非常認同陶進的判斷力。

  陶進見齊年光點頭不說話,有些急了:“要不,我們減幾個快遞員?這樣至少月底能夠打平不虧錢。”

  齊年說:“你說什么呢?才把快遞員招進來,現在就把他們減掉?這是人干的事嘛。再說了,就我們這幾個人每天的快遞都未必送得完。把人減了,快遞誰送?”

  “那怎么辦?”

  齊年覺得這個事情要從根本上來解決。但怎樣從根本上來解決,齊年還不知道。

  雖然之前請教過縣公司的趙老板,趙老板的建議是首先做好服務,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做營銷。

  但現在看起來,還沒等到服務質量做好的那一天,這個快遞網點就倒閉了。遠水解不了近火啊。

  趙老板玩的是大盤子,可以隨機應變地拿九個蓋子去蓋十個缸。可是齊年只有一個缸,而且連蓋子都沒有。

  晚上回到寸島,齊年把當天的數據錄進了電腦,對著他畫的那些圖表發呆。

  當月亮升到太平山頂時,齊年終于想好了對策。

  晚上沒睡好,齊年第二天早上起來時頭還有些蒙。

  他拿著手機剛走進院子,發現快遞屋的門開著。進去一看,是田雙雙坐在里面。

  “雙雙,怎么這么早就來上班了?”齊年把手機拿起來一看,“現在才5點半啊!”

  田雙雙拿出一個保溫杯遞給齊年:“給你做的早飯。”

  原來田雙雙不是早早來上班的敬業員工,而是特地趕在齊年去趕6點鐘的船之前帶早飯來給他吃的。

  齊年笑道:“是你做的嗎?是什么好吃的?”

  打開一看,上層放著兩塊紅豆糕,下層是小湯圓。

  齊年回屋洗漱完畢、換好了衣服。到快遞屋坐在田雙雙對面一面吃田雙雙的愛心早餐,一面聽田雙雙匯報工作。

  相對于焦頭爛額的黃魚嘴網點,寸島代收點的經營情況實在是太好了。

  田雙雙經過了店鋪裝修的磨礪,也漸漸開始有了大將風度。自從開始掛帥代收點以來,她就認真地做了一番調整。除了江哥外,她又請了兩個人手來替代之前的齊年和陶進。

  現在的件量比之前多了。以前齊年還騎助動車送貨呢,現在為了送貨方便田雙雙又添置了一輛電動三輪車。用兩輛電動三輪車來送寸島的貨,綽綽有余,至少可以管一兩年了。

  另外,因為新增了一輛電動三輪車,田雙雙按照齊年教的方法,用電腦設計了一個路由圖。把電動三輪車的派送路線都計算好了。這樣就不會出現像陶進以前那樣開著電動三輪車滿島亂竄的情況了。

  快遞屋的貨架田雙雙也進行了編號,每一個自提的快遞包裝上也用大頭筆寫了編號,放到對應的貨架上。這一招是田雙雙在縣里做裝修的時候從縣網點、其它代收點那里學來的。

  她還和網點、代收點值班的那些姑娘們混熟了,加了聊天方式,隨時和她們互動呢。

  唯一遺憾的是那些網點、代收點都配備了快遞管理APP,查找、統計快遞、計算收入、輸出數據都很方便。田雙雙還是在用齊年教的EXCEL來手工做表格。

  齊年安慰她說,等這陣子忙消停了,也找IT團隊開發一個APP。

  “開發APP得花不少錢吧?”田雙雙雖然是富家女,一貫對錢沒什么概念。可是自從她開始跟著齊年做起快遞來,她對錢的概念可太清晰了。每天賺著塊兒八毛的,對錢能沒概念嗎?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她家里給的錢和從快遞上賺的錢是兩碼事,這一點田雙雙還是分得清的。作為項目的合伙人,田雙雙這個白富美其實也是窮得叮當響,每一分錢都要力求花到實處。

  哦對了,現在已經沒有一分錢了。據說連那首著名的兒歌“我在馬路邊揀到一分錢”,也改成了“我在馬路邊揀到一元錢”。

  別東想西想了,努力工作,好好掙錢!因為過不了多久,這個歌詞也許又要改了。

  “開發個APP花不了多少錢。”齊年擺擺手。齊年對田雙雙拿手的裝修材料不熟,但對軟件開發可熟得很。他上大學的時候經常兼職干這個。開發同樣的東西,大學生兼職團隊的價錢只有市面上的五分之一。很劃算。

  工作匯報聽完后,齊年匆匆趕往碼頭,去趕6點鐘的船。

  齊年8點半準時到達黃魚嘴網點。這個時候,陶進和快遞員們已經在分揀快遞了。齊年讓他們停一停,召集大家一起開了個會,把自己昨天計劃的內容告訴了他們。全體員工聽到這個主意,高興壞了:本來就應該這樣嘛。

  齊年的想法其實是對現有流程的變更。和田雙雙在寸島上進行路由優化一個道理。

  快遞員是負責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收派的,一般不涉及干線。黃魚嘴網點的干線運輸都是由齊年和另一個快遞員負責。時間早的話攬收的快遞包裹就由齊年開五菱面包車送到縣公司,如果時間晚了趕不上回寸島的船就由另一個快遞員送去。

  早上一般都是由那個快遞員開車去把當天的快遞包裹拉回來。在網點進行分揀后,再由所有快遞員騎助動車去派送。送完了再騎助動車回來拉另一批再回去送。

  助動車裝載能力有限,而裝載能力最強的五菱面包車大部分時間都閑在網點附近的臨時停車場里,它的最大功效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這個面包車完全可以當作一個流動的網點嘛。

  快遞員里有駕照的人還是挺多的。以后貨先拉回網點作分揀,然后由面包車拉到各人的區域,卸貨、裝上助動車。誰先派完件,誰把車開回網點把下一批貨都取來,再給各人送過去。這樣就省得每個人都騎助動車往返拉貨浪費路上的時間。

  經過兩天磨合期和對時間、線路繼續優頭之后,第三天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平時要忙一天的活兒,這天只做到下午3點就收工了。

  接下來沒什么事做。齊年就給大家放假了。自己早早地開著五菱面包車去縣公司送了貨,回來還有時間跟陶進一起吃個飯。

  齊年給陶進倒了一杯啤酒問:“阿進,你跟那個客服小姐姐處得怎么樣了?”

  陶進猛飲了一口冰啤,打了個嗝說:“嗯嗯。還可以。”

  “還可以的話,找個機會哥去給你提親。”

  “說什么呢你?”

  在路由優化后,每一天的心情都倍兒好,十分的好,萬分的好!

  直到月底。

  月底那一天,陶進終于明白想保住他的鉆石裝備的美夢徹底破滅了。

  月底那一天,齊年被財務數字嚇倒了:怎么路由優化了,成本減少了,虧損竟然還比預料的還多?

  原本預期的破產時間是兩個月。用新的財務數字一推算,破產就在半月后。浪漫不?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