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九章 計劃通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北地直播間

  牽扯到兩個連接兩座城市,可以建造滑雪場的地方又在比較曖昧的城市分界上。

  所以這一方面肯定要先弄清楚。

  這邊地界上公路多長,你們那邊又是多長,方便按照比例分攤建設費用。

  不過兩邊市里十分默契的決定修建三級油面雙車道公路。

  就是三級道路標準,瀝青路面,雙向單車道一共兩個車道的公路。

  三級標準最低是每天行駛兩千兩中型貨車,更多的作為游客游覽和自駕游為目的的沿海公路這樣的標準完全足夠。

  就算北寧市西部城鎮運送畜牧等產品,也到不了那么繁忙的程度。

  普通平地要修建這種標準的道路,大概費用一公里都在六七十萬左右。

  他們可以申請政策,一般能申請到五十萬最低可能會到四十五萬。

  好歹三百多公里呢,能省一點還是要省一點。

  就這樣不算其他攝像頭之類的東西,光路面就需要一點三個億。

  后面修建的自然公園橫跨兩市范圍,這方面的占比,也必須要明確下來。

  這關乎到未來門票等一系列收入的分配多少氛圍。

  算下來之后,再看大體需要多少預算,兩邊根據占比進行分攤。

  不過因為里面多了一個海迅集團的加入,所以在分配上面,就輕松了很多。

  道路修建海訊集團不準備加入,他們想要通過建立完善滑雪場和森林公園等項目,拿到兩市的特許經營權。

  授權他們未來可以經營這些盈利項目。

  在這些項目上,兩邊政府不需要花一分錢,全部由海迅集團投資,當然大面積種植樹木恢復森林這一塊除外。

  因為投資巨大,所以海訊集團想要以投資為本,簽署至少五十年的經營權力。

  后面如果想要繼續經營,那時候就需要交納承包款項,往后延期,而且海訊集團擁有優先權,除非他們不愿意續約,才可以承包給其他人經營。

  五十年的要求兩邊政府答應了。

  但前提規定了海訊集團必須要給兩邊各提供多少崗位,植樹造林上面也需要他們分擔一部分所需資金才可以。

  三方面的人不停的各種開會協商,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

  海訊集團甚至還派出了專門的談判小組,過來加入整個的談判環節。

  陳大力一時間顯得有些無所事事,畢竟這些方面根本就輪不到他站出來說什么。

  本以為自己跑一趟可能白耽誤功夫,但后面他慶幸自己幸虧跟過來了。

  因為有政府介入,這條路兩頭肯定不是陳大力能說了算的。

  一頭在馬加市是不假,但另一頭從原本的連接查可辛村,變成了連接曲丘鎮。

  省會城市跟一個小村莊修建一條這么長的連接道路,在領導們看來就是個玩笑。

  即使計劃里陳大力標明了會分出道路連接曲丘鎮。

  但是從北寧市出發,這是不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即使拐到曲丘鎮,道路會從三百多公里變成四百公里。

  陳大力只好表示希望可以自己村子出錢,依附在修路政策下面,修一條從這條路通往查可辛村的公路。

  作為計劃的提出者,領導們也不會太過為難他,便同意了這個請求。

  經過為期半個月的協商和有關部門的緊張測量和計算,這件事最終十分迅速的定了下來。

  由馬加市和北寧市共同出資,修建一條距離四百公里連通馬加市到北寧市曲丘鎮的沿海公路,前期投資在兩個億。

  然后是兩市決定修建北地自然公園和大型滑雪場。

  由海訊集團出資一點五個億,修建大型滑雪場及配套基礎和相關設施,還有自然公園的基礎及相關設施,并授予五十年的經營權。

  最后是三方前期共同出資五億資金,用于沿海地區的環境恢復工作。

  消息一出,在全國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在馬加省內直接引起了轟動和關注。

  尤其是旅游相關的從業者還有北寧市西部的那些村鎮。

  別的先不說,就曲丘鎮的房價,在消息剛一公布,就瞬間漲了一大塊。

  其他地方全是羨慕曲丘鎮走了狗屎運的,抱怨為什么這家這邊沒有這么好的計劃。

  村里對此也是一片載歌載舞。

  消息里并沒有提到公路會連接到查可辛村。

  但是這些天陳大力天天都有跟村長進行通話聯絡,村子自己出資修路的事情大家伙都是知道的。

  最后還得自己花錢修路這些大家都無所謂。

  主要是終于有了這么一條可以直接開往省會的公路,讓村里的交通瞬間通暢起來。

  大家以后冬天再也不需要繞那么大一圈,要走兩天時間才能抵達馬加市。

  只需要開五個小時左右的車,就能直接到省會。

  甚至比去鎮上花費的時間都要少。

  因為去鎮上的路并不是筆直的,因為通往內陸,為了躲避一些丘陵地形,多少有些彎路。

  沿海地帶多是平原,沒有太多需要公路避讓繞行的地形。

  所以在花費車程上,就變得更迅速。

  這無疑方便了太多太多。

  整條路是按照三級標準來修,但是分出來到村里這一條路,只能修四級。

  因為陳大力提出來自己村里掏錢,領導才同意分出來這條去村里的路。

  即使走沿海平地,距離大概也有七十公里左右。

  如果按照三級道路標準,哪怕四十萬他們村也修不起,更不要說陳大力咨詢過道路管理局的專家,知道這一塊路有大面積灘涂地段。

  道路的造價,肯定比一般路面修路高出來很多。

  哪怕是五萬一公里的水泥路面,在這些地段,價格也會變成十五萬一公里。

  為了防止公路不受灘涂影響,需要墊高等措施。

  增加的費用是用在這一塊上的。

  不然為什么原來鎮上修路,為什么不考慮直接走沿海連接另一個漁村然后再到鎮上。

  這樣無疑更快捷更方便。

  就是因為中間有大片的地段,造價要原高于普通路面。

  而且那樣走近路,當時的領導哪來的機會從里面多謀取利益呢?

  所以地方上有沒有一位好領導,對老百姓們的生活等各方面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