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94章:早稻搶收安排(2)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彈道

  所以選擇黃洲鎮這里是考慮到效率,直接可以實現計劃二的“借刀收稻”。

  但陳家村事件后,黃洲鎮的鬼子上次吃虧了,便在河對岸的宋埠鎮修建了碉堡,嚴防像上次那樣梅嶺重慶軍從河對岸跑出來。

  要是以往,面對一道橋兩邊全是碉堡把守的狀況,或許還頗為吃力。

  但是現在全團有毒氣彈,有正兒八經的九二式步兵炮,看什么碉堡都不慫。

  當然了,三門九二式步兵炮一共就十八枚黃銅皮高爆炮彈,不能如此鋪張浪費,但是五十毫米口徑的毒氣彈三個營剛剛各自分發了二十枚下去,各營都存貨頗多。

  二營負責洲上村,在洲上村這個地方,預定的任務有倆。

  一是搶收早稻,洲上村是淤泥堆積較為嚴重的地方,為了舒緩河道,當地村民都會淘淤泥上岸,疏解了河道的同時,這些淤泥攤到田里也滋潤了土壤肥沃度,這里也是鬼子修建了據點、準備收割早稻的地方。

  二是要在這里再次攔截住來自黃洲鎮的炮艇,這個任務將主要由李崇率領團部的警衛班和特務排完成。

  按照李崇和三個營長的合計,三營在針對黃洲鎮的時候,會等待炮艇運著糧食離開碼頭后再動手。當運載著糧食的炮艇離開碼頭、抵達洲上村外的狹窄河道時,李崇將會用九二式步兵炮來嘗試轟一轟炮艇。

  至于為什么要在洲上村的河道三角沙洲處動手,純粹就是李崇的個人喜好了,他就是要讓黃洲鎮的鬼子炮艇小隊在同一個地方栽倒兩次。

  對于全團而言,洲上村也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第一次徹底打垮長埠鎮據點的時候,官兵便有了在洲上村的沙洲處伏擊拖延黃洲鎮支援炮艇的經歷。

  一營負責搶收沈家村的早稻。

  沈家村處于長埠鎮的河對岸,長埠鎮全團就更熟悉了。

  所以這一次李崇給一營長唐大堯下達了命令,讓長埠鎮據點直接變成毒氣據點算俅!

  商議之間,眾人都無可爭議的偏向了計劃二,都希望能夠直接撿現成的,而把需要自己動手割稻的計劃一當作補充。

  關鍵是計劃一有個明顯缺點,就是下田割稻的時候你咋知道這塊田的早稻被收割掉后,這塊田的主人萬一是普通鄉民的呢?

  萬一某塊早稻田是鄉民的口糧田,人家正指望著那點地收上稻、交完租后作為未來半年的口糧,那自己再去搶收早稻就是砸了弱小的飯碗啊。

  但計劃二就沒有這樣的擔憂了,小鬼子都把糧食堆在碉堡底下的打谷場上,那總不會再分發給老百姓了。

  石磨前,李崇一腳踩在石墩子上。

  “各營行動的目標我就幫你們確立了,你們仨有什么意見?”

  唐大堯擦了擦頭上的汗珠,“團長,咱們各營就負責這么一村一鎮的,是不是地方太小了?”

  湯大海對著唐大堯搖搖頭,“老唐,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些村哪個不是七八百畝地的,你嫌地小到時候可別跑斷了腿,那些個地主客真是坐擁良田百畝千畝啊。”

  了,到時候你們怎么和鬼子搶糧我不管,誰腿上有力多跑點地,我這個做團長的完全不介意,不過先做好本分以內的事情,首先要把預定三個地方的糧食搶收上來,在完成保底任務的基礎上,隨便你們三個營怎么折騰。只有一點:”

  李崇剛豎起一根手指,三個營長就齊齊出聲,“控制傷亡嘛!”

  站在一旁的沐子晴和劉湘兩位記者心中想著這個團氣氛融洽啊,沒有那股子布置戰前任務的嚴肅勁。似乎在這支能征善戰的隊伍面前,從鬼子眼皮底下搶收早稻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為了準確掌握各碉堡谷場的打稻動靜,最好在收稻人中能有我們的眼線,你們說說有什么好的辦法沒有?”

  一旁的特務排長喬子寧摸著下巴說道,“團長,發起眼線匆忙之間是不是不太妥當啊,匆忙之下眼線漏餡兒反而會惹麻煩。”

  “那你們三個營長,各自在負責的區域提前派出眼線。打碉堡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把糧食給運過來,所以事先一定確認好有糧再動手。”

  “那個李團長,我倒有個想法。”

  站在旁邊一直不做聲的沐子晴突然出聲。

  李崇抬頭看著她的眼晴,“沐記者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有什么想法可以說說。”

  沐子晴隨即開口說道,“我在來的途中呢,看到有一些腰間別著鐮刀,肩頭掛著布袋的趕腳麥客,你們挑一些士兵充當麥客不就可以充當眼線了么?”

  聞言,李崇和石磨前的眾人對視一眼,好像是這么回事啊。

  首先,麥客的出現絕不顯突兀。就不談從外地過來的趕腳麥客,往常到了農忙之時,梅嶺之內的山戶也會腰別一把鐮刀出山,給地主家收稻收麥打短工,掙點兒流汗錢。

  其次,全團具有適合扮麥客的人,各營這些日子都招上來不少新兵,這些新兵剛入營還沒幾天,身上的軍人氣質尚未形成,手上虎口也沒有常年累月摸槍形成的繭,拿上鐮刀就是正兒八經的莊稼人。

  “嗯,可行,這個點子不錯。”

  石磨前眾人紛紛點頭,確實是個好方法啊,裝成麥客混入稻田之間,在鬼子偽軍的監督之下干活,等把割好的麥子運到打谷場進行脫粒作業的時候,便可以在稻谷堆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向外送出訊號動手。

  各自清楚任務后的三個營長隨即回到各自營部準備布置,團部山下也從新招的新兵中挑選出十多人,他們還沒有換上新軍裝,腰間別上鐮刀,肩膀掛上布袋就是正兒八經的麥客。

  當然了,現在梅嶺在整個南昌地區鬼子的眼中就是“抗日”的代名詞,所以李崇特意交代了他們,若是被問及是哪里人,就說是奉新縣鄉下的。

  這一天,一個個“麥客”從梅嶺內灑了出去。

  像這樣的漢子如今走在路上,只要被到處征勞動力的鬼子偽軍看見,就會被攔路叫住,槍口對著從上到下檢查一番,然后翻看手掌虎口沒有槍繭之后,推推搡搡的征入到壯丁之中,帶往了各個碉堡下的打谷場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