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河捕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沙漠中的農場

  好吧,兒子最大,睡客房就睡客房!

  吃完丈母娘給煮的手搟面,在家人家都嫌棄,想想在家也沒事,下午睡了一覺,現在也不困,睡不著。

  還不如出去轉轉,看看村里有什么好玩的。

  跟在廚房忙活的丈母娘打了個招呼:“媽,我出去轉轉啊!”

  “哦,去吧!早點回來啊!”

  “好的,我知道了!”

  出了門,想想往商業街轉轉去,晚上那里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

  還沒到地方,就能聽到街上的熙熙攘攘的熱鬧,有碟片店的音樂,還有喝酒的吆喝聲,有笑聲。

  走近看到幾個小吃店里都是客滿,看里面穿衣打扮的游客能占一半,村里自己人不算多,還有幾個衣服上沾著泥巴的應該是別的村里,看樣是找人干活,管飯,自己家不愿意做,來小飯館吃飯還省勁。

  以前村里找人幫忙都是管飯就可以了,來幫忙的人其實不是為了錢或者那一頓飯,所以主家管的飯真的就得實心實意。

  一般早晨都是做個豆腐腦買幾斤油條,煮上些雞蛋,中午最低也得炒盤花生米,炒個雞蛋,在弄二斤豬頭肉,熬上一鍋鮮魚,最好在弄盤豬肝,豬耳朵什么的,這些都是下酒菜。

  累了一上午,就著下酒菜喝上杯蘭陵大曲,“嗞”的一口,一上午的疲乏去一半,喝個微醺,吃個自己蒸的面因子饅頭,不酵母發的面,稍帶點酸頭,但是吃在嘴里,口感好。

  不過村里有了小飯館后,一些人家招待幫忙的人吃飯就挪到這里了,這事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在家自己做,有人情味,但是做飯也是很麻煩,本來就是因為活需要人,做飯還得家里留下一個人做飯。

  到小飯館招待吧,好處就是省勁,但是在外面吃飯和在家招待完全不一樣。

  本來人家來幫忙就是人情,在農村都對各家各戶的很清楚,誰家有什么都知道,所以請人在家吃飯是最能體現心意的。

  所以說這事兩個做法,都有利有弊,這也算是發展道路上的煩惱吧。

  李赟正在街上慢悠悠的走著,看著街上的熱鬧,正看的有勁著呢,就聽身后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李赟,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轉過身一看是,后村六大娘家的三哥李為民,他比李赟要大一旬。

  “哎,三哥,你在這干嘛?”

  “這不是下午干完活,過來吃點飯,你吃了嗎?一塊過來吃點。”

  “我在家吃過了,你們趕緊吃吧。”

  “過來吧,不吃咱一塊拉會呱。”

  想想自己確實也沒啥事,過去跟他閑聊會也不錯。

  跟三哥進了他吃飯的小飯館,和三哥一起吃飯的給遞了個凳子,李赟接過凳子,坐下。

  看著和三哥一起吃飯的都不認識。

  “三哥,你也比給我介紹一下,這都是你的朋友嗎?”

  “哈哈,忘了給你介紹了,這都是跟我一起開車的朋友,在咱村里工地上干活的。”

  “你們開的什么車?”

  “工地上不是挖土方嘛,我買了一個翻斗車,和這幾個朋友一起拉土方呢。”

  他這一說,李赟明白了,是那片水淹地的改造工程,挖掘機是旅游公司買的,但是拉土方的車都是在這附近村里找的,這活是累點,但是一天干下來,按方結賬,還是能掙個幾百塊錢。

  目前在老家這地算的上高收入的活了。

  “哦,這活干的怎么樣?”

  “還行,看進度在有個把月能干完。”

  “你們干活也別著急,工地上路不好走,注意點,翻個車,你們就白干了。”

  “知道,都互相看著的,沒事,哎!對了,等會我們去河里下網抓魚,你去不去?”

  “你們干一天活了,還不累啊?”

  “嘿嘿,抓魚就等于玩了。”

  “行,既然你們不累,我就跟著去玩玩,好多年沒在河里下網了。”

  可別說,這兩年李赟很少干活了,在邊疆集團所屬的水庫已經到了五座大型水庫,捕魚隊都是采取的大型拖網捕魚,李赟別說是去下網了,一些水庫都沒去過。

  去河里下個網,溫習一下小時候的感覺也是不錯的。

  秋天雨水多,河里有水,魚都是晚上出來吃食,活動也都是逆水往上游走,這晚上去下個網正好。

  聽說李赟一起去,三哥他們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吃完,一起向河里走去,走到工地那里,三哥從看工地的小房里拿出一個蛇皮袋子,背上順著工地里的小道到了河邊。

  晚上的河道,在星光下,隱約看出輪廓,河水泛著粼光,到了自己村里這段的河道,其實就可以算是水庫的上游了,灌了一季的雨水,水庫的水位和河道差不多平了,在外面看不出河水流動,不過下水就能感覺河水還是在往下流,只要水流動,魚就會往上游。

  脫了衣服,用手抄水,還有點涼啊,不過深秋的水溫也到了涼的時候了。

  抄著水往身上撒,一會身體就適應水的溫度。這都是小時候洗澡的經驗,這些經驗可都是用教訓換來的,每年放暑假都有洗澡淹死的消息傳來,不是自己村里的吧,也都是方圓十里八村的。

  如果水涼,身體還沒適應水溫,突然下水很有可能引起身體抽筋,在水里,抽筋就等于沒了行動能力,這可是要命的。

  所以在下水前讓身體適應水溫是很關鍵的,俗話說的: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其實不確切,應該淹死的都是大意那些人。

  三哥從袋子里取出網,看樣有好幾把,遞給李赟一把網。

  網都是理好了的,解開系著的繩子,用左手抄進上邊的網眼,右手捋開一邊,看網眼是插二的,網眼不大,不是抓大魚的網,也就抓個鯽魚。

  不過正好,抓了鯽魚回家燉湯,啥也不放,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燉上兩個小時,那湯的顏色就跟牛奶似的,盛進碗里在放點鹽,放點香菜,那味道就一個字“鮮”,兩個字就是“真鮮。

  在老家還有個說法,就是坐月子的女人,喝鯽魚湯奶多,具體因為什么,李赟不懂,但是正好弄回家給韋欣喝。

  拿著網,腳底下試探著下到河里,先把右手的一邊在岸邊找了個老柳樹的根,拴到上面,剩下的就好弄了,岸邊的水還能夠著地,腳底下可以明顯的感覺出是沙子,慢慢的一邊放著網一邊向河中心走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