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五章 暖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元4316年

  “怎么樣?這里適合育種吧?”回到府署后,第二天黎安明便來到了自家的那一萬畝地里。看著眼前的景象,黎安明歪著頭笑著問身邊一個農夫打扮的中年人道。

  名義上雖然有一萬余畝,但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在平地的卻只有不到五千畝,剩下的多是山地。

  不過現在的這五千余畝平地,卻是已經大變了模樣。

  無他,黎安明在去年玻璃做出來沒多久,就讓工匠們在這些田地里打造了上百個玻璃暖房,這個時代沒有塑料薄膜,黎安明要大規模育種的話,就只有這個辦法了。

  反正在別人眼里貴不可言的玻璃,在他這里只要燒些沙子就能得到。

  “黎公子,不得不說,在這樣的地里育種,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聽到黎安明問話,他身邊那個農夫打扮的中年人連忙拱了拱手說道。

  此人叫于啟晨,別看他打扮不怎么樣,但他確實是一個舉人,不過他還是徐光啟的弟子罷了。剛開始黎安明還真不知道,這徐爾覺不但給他送來了種子,連相應的人才也一并送來了十一個。

  和于啟晨一起到來的,還有十個徐光啟縣學的弟子,都是和徐光啟有過農業研究經驗的。這些人的到來倒是幫了黎安明的大忙,省了他重新培養農業人才的時間。

  于啟晨一行是去年的冬月間到達遵義的,那時這里的玻璃暖房才剛剛完工不久,他們剛到的時候就被黎文海安排人帶到這里來了。

  于啟晨現在還記得他們剛見到這些玻璃暖棚的樣子,就算現在再看這些暖棚,他還是覺得很震驚。

  黎安明聞言點了點頭,隨即走近最近的一個暖棚里,見里面不像是育種的樣子,倒像是在里面種植什么,于是他便問道:“這里栽種的是什么?”

  “回少爺,這里面點的是海椒。”聽到黎安明問話,其中一個老漢回道。

  點種,指的是每隔一定距離挖一小坑并放入種子的一種播種方法。這是一種傳統的播種方法,在營養塊等現代移栽技術沒出來前,點種便是普遍的播種方法。

  海椒,就是辣椒,因為來自于海外,故得名海椒,在清乾隆以前,主要作為觀賞植物。

  黎安明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包里有二三十顆遺落的辣椒種子。作為一個無辣不歡的人,黎安明沒錯野營或者出差時,包里總會帶一些辣椒面,這些辣椒仔估計就是平時遺落的。

  不過黎安明到這里的時候,發現遵義已經有人在種植了,不過不多,也不是用來食用的,這里的人們叫它海椒。后來他查了一下自己下載的資料,發現此時辣椒已經傳入大明,在廣東福建等地有少量種植,只不過不是作為食用調味品就是了。

  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后。后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境內最晚傳入卻用量最大且最廣泛的香辛料。明草花譜記載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國人都在長江下游,即所謂“下江人”。下江人嘗試辣椒之時,四川人尚不知辣椒為何物。有趣的是,辣椒最先從江浙、兩廣傳進來,但是沒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卻在長江上游、西南地區泛濫起來。到了清代嘉慶以后,黔、湘、川、贛幾省已經“種以為蔬”、“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

  穿越到此,黎安明也很不習慣沒有辣椒的日子,所以他便趁著收購糧食的機會,也順便在廣東、福建一帶高價收購番椒種植,運氣不錯,總的買到了四十來斤生的紅辣椒。

  “老人家,你好好照顧這些海椒,等它們成熟后,我重重有賞。”黎安明點了點頭,隨即對那個負責打理這個暖棚的老漢說道。

  這些人都是黎安明特意招募的,都是種地的好手,用來作種植培育再合適不過了。

  那老漢聽到黎安明的話,黎安明彎腰拱手說道:“少爺放心,老漢曉得的。”

  黎安明點了點頭后,便帶著于啟晨走出這個暖棚。

  于啟晨剛剛一直是懵逼狀態,不知道這位黎公子有栽種了些什么新玩意兒,海椒是當地的叫法,作為外來者的于啟晨肯定是聽不懂的。

  黎安明接著一連視察了好幾個暖棚,發現這些里面種植的全是各種蔬菜,于是他便問于啟晨道:“于先生,您們的番薯培育是在哪里。”

  土豆是不需要溫棚里育種的,那東西種植的時候只要把發芽的切塊,在地里掏溝種下去就行了。

  番薯就要麻煩多了,這個必須要在地里先育種,等薯藤長長后截成一節一節的才能栽種。如果把番薯發到百姓手里,他們是絕對不知道怎么下手的。

  所以今年黎安明便采取了大規模育種的方法,到時直接發放薯藤,教他們怎么種植就行了。

  “回黎公子,因為您要求的規模比較大,所以我等要了一千余畝地來培育薯藤,在前面的山谷中單獨培育。”于啟晨聞言指了指前方不遠的山谷說道。

  遵義就是這樣,要想找到一塊大面積的平地很難,更不用說在遵義府署附近了。所以黎安明盡量用以地換地的方法,把自家的土地盡量的換到一起,這樣一來也好方便操作。

  隨后黎安明又去山谷的紅薯育苗基地看了看,還順便把后世的一些方法教給了于啟晨等人。

  黎安明前世就是農村人,對春種方面的事當然不陌生,雖然他已經有十多年沒有下過地干活了,但是那些小時候刻在骨子里的記憶,他是忘不了的。

  栽包谷、栽土豆、栽山蘿卜(紅薯)、栽海椒、掰包谷、挖土豆山蘿卜、折海椒、打谷子等,相信這些恐怕是農村年輕人的噩夢吧?

  看了紅薯的育苗后,黎安明又分別到培育玉米、水稻的暖棚看了看,總的來說,他還是很滿意,今年他將會把后世的一些種植技術搬過來,先試種一年,效果出來后明年便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黎安明相信,有了這些技術,等災年來的時候,將會少餓死不少人。

  “公子,家里的銀子不怎么夠用了。”剛回到府上,黎安明就聽到黎荃來抱怨道。

  。。。。。。。

  (求、求推薦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