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三章 三年(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香江的導演

  最后趙紅走的時候,趙教授給了他一張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通行證,這可把他高興壞了,趙紅知道里面的書籍只能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對于趙紅來說簡直太好了。

  八月三十一號的早上。

  趙紅穿著樸實的衣服就去學校報到了,他為了不和其他同學差別太大,他的衣服都是是和他同學的一模一樣,都是在內地才買的。

  他把自己在香江帶來的衣服全部收了起來,他也沒叫剛哥他們兩個跟隨,還有就是他的身份在學校是保密的,在整個學校就只有幾個校領導知道。

  看著那熟悉的校門,趙紅上一世在北京讀書的時候,不知來了多少次,就是為了看一眼美女。

  北京電影學院,是BJ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是以后亞洲電影學術交流的中心,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在這里走出去的大牛數不勝數。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

  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

  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占地達105畝,

  到報到處報了到,就被行政人員安排到了男生宿舍三零二號房間。

  趙紅不打算一直住宿舍的,但是偶爾還是會住一晚的,到宿舍的時候就看見三個同學在打掃房間。

  趙紅一進去就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叫趙紅,今年十六歲(虛歲),家就在北京(虛報實屬無賴),以后大家多多關照!”。

  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就不得不有所隱瞞了,還好上一世在北京上過四年大學,一口京片子說的很熟,倒也沒什么破綻。

  三個人中的一個瘦瘦的小個子也自我介紹道:“大家好!我叫張藝謀,來自SX省西安,今年二十八歲,是攝影系的。”。

  他說話頗為靦腆,長的瘦小而青澀,趙紅一眼就看出這是以后大大有名的國師老謀子,他話不多,老老實實的樣子,他說出自己年齡時還有點不好意思。

  后面另外兩人也自我介紹,另外一個瘦個子是顧長衛也是來自陜西XA市,今年二十一歲也是攝影系的,他就比較活躍一點。最后介紹的是一個高大俊朗的帥哥叫張豐毅。

  他來自HUN省CS市,今年二十二歲,是表演系的學生,學校安排不同系的學生混合住在一起。

  他們三人非常的吃驚趙紅的年齡,都覺得他恐怕是這一屆最小的吧!

  趙紅和三人之間很快就熟絡起來,大家彼此互相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還給幾個排一下大小,沒什么虛頭八腦的,就以年齡來排,張藝謀老大,張豐毅老二,顧長衛老三,趙紅自己就老四了。

  報了名之后,就是為期半個月的軍訓,在這過程中趙紅又認識了許多人,比如,陳凱歌、胡玫、李少紅、和吳子牛等等,他們大多數都是以后名人。

  在軍訓期間,趙紅的兩個保鏢被他放假回家探親去了,在軍營中是不可能出事的。

  軍訓之后,大家正式進入大學生活。

  ********

  不知不覺中趙紅也在北電讀書三年了,趙紅已經十八歲了。

  時間已經來到一九八一年九月一號,立馬要開始最后一年的大學生涯了。

  這三年中趙紅過得非常的充實,他是清華圖書館的常客,清華的許多學生都知道,有一個校外學生經常和他們搶座位。

  這年代學生是非常好學的,圖書館時常人滿為患。

  想找一個空位真的不容易,趙紅每次在他們上課的時候,就把座位給占了,讓好多同學恨得咬牙切齒。

  趙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三年的學習效果也是驚人的,看的書怕有幾千本了。

  剛開始看的大多數是歷史書籍,像資治通鑒和史記更是反復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就是易經也被他翻了無數遍,雖然記下來了,但還是不大看得懂。

  歷史書看的差不多了就看中外名著,阿Q正傳、阿納巴斯、百年孤獨、豹、邊城、變形記、玻璃珠游戲、茶館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現在的趙紅從面相上看,長的精致而不妖嬈,身體修長而不嫵媚,眉間有著濃濃的英氣。

  他現在已經一米八零的身高,長的比以前更加帥氣了,褪去原來的青澀變得成熟起來。

  他的皮膚光滑如玉,從來都是素顏出鏡,在大街上的回頭率幾乎百分之百。

  連趙紅自己都驚嘆自己的容顏,直感嘆系統出品果然不同凡響,這套拳術太神奇了,真是越早練效果越好,再加上他那濃濃的書卷之氣,簡直就是個絕世美男子嘛!

  在這三年中他也到處去旅游,體驗了杭州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風情。

  攀爬了泰山、衡山和華山等山,感受到泰山的雄渾,衡山的秀麗,華山的奇險。

  在云南西雙版納體驗了傣族人的熱情好客和大理的古城風韻。

  在湖南張家界親身感受到如仙如畫的自然美景。

  在湖北神農架體驗先人神農為后人開拓的艱辛。

  去過桂林漓江,見識了漓江的山山水水,水果真是清澈見底。

  還在武夷山見識了大紅袍,在北戴河感受到偉人的雄心壯志。

  趙紅去了敦煌莫高窟,在那里看見殘破的壁畫,說不出的心痛,里面的壁畫不是被盜走,就是被人為破壞。

  但是在殘留的畫跡中,仍然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讓趙紅高山仰止,真想夢回大唐。

  由于前世看過少林寺電影,趙紅也到嵩山少林旅游。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

  趙紅在現場看到的是破敗不堪的畫面,后世的少林寺是電影大火之后,政府慢慢修建的。

  但是他那崇敬的情懷一點都沒有減少,只有幾個僧人,他們那種為少林不顧一切,艱難的住在荒僻山野。

  這是后世比不了的,后世不管少林寺修得再高大雄偉,也擋不住它那世俗氣息。

  去了嵩山少林寺,與它齊名的武當山自然不能放過。

  武當山,中國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