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整理了一下衣冠,面色肅然站在扶蘇面前,躬身一拜:“陛下,臣已經七十有四,處理朝政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想請陛下憐憫臣,容臣返回故里,頤養天年。”
“臣在此謝陛下隆恩。”李斯跪拜在地。
扶蘇負手而立,顯然對于李斯這一套說辭并不買賬,道:“李相,你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臣……”
扶蘇并未讓李斯繼續說下去,道:“朕初登皇位,正如馮相所言,朝局不穩,李相此時離去,不怕有負先帝所托么?”
扶蘇心中無奈,他知道,如今能令李斯改變主意的,恐怕只有自己那位已經去世的父皇嬴政了。
而他話語之中又暗點馮氏,憑著李斯多年浸淫朝局的經驗,自是不難明白話語之中的意思。
李斯淡淡一笑,道:“區區馮氏,對于陛下而言,何足道哉?”
“臣知道,陛下心中抱負不小,未來定能做出一番不俗的事業,臣在這里,對于陛下而言,亦是一種束縛。”
話語之中,李斯充滿了對于扶蘇的自信,或許這不是對扶蘇的自信,而是對于嬴政看人眼光的自信。
他相信嬴政選擇的人不會有錯。
“李相……”扶蘇話語加重了幾分,顯然并不愿意同意此事。
李斯臉上露出微笑,道:“陛下,臣有一人舉薦陛下,是臣師弟張蒼,與臣乃是同門,現如今在朝中擔任御史,陛下可對其委以重任。”
“其人對于數術鉆研頗深……”
扶蘇揮了揮手,打斷道:“李相,朕知道了。朕會令其做丞相府左丞……”
“然朕希望李相能夠在朝中多留兩三年,至少等朝局平穩,朕無后顧之憂之時,那時丞相在抽身而退。”
“這不僅僅是先帝的希望,也是朕的懇求。”這一刻,扶蘇的姿態放的極低。
李斯皺眉看著扶蘇,他不明白,為何扶蘇執意如此,按照道理來說,自己退隱,扶蘇應該喜聞樂見才對,就算是阻攔,也只不過是做做樣子,可看扶蘇如此,決然不是這么簡單。
“陛下,這……”李斯頗有些疑惑的看向扶蘇。
扶蘇無奈嘆了一口氣,道:“李相,朕欲行變法之事,若無李相相助,此事推行進來,將殊為困難。”
“變法?”李斯有些驚駭的看著扶蘇。
李斯的確沒有想錯,扶蘇的確會做出一番不俗的事業,可是李斯沒有想到扶蘇的氣魄和胸襟竟然是如此廣博。
變法,在這個時代,只有胸襟遠大,有著宏圖抱負的君主才會動這樣的心思。
例如戰國時代最先拉開變法序幕的魏文侯,之后的齊威王,楚悼王,秦孝公,這些君主皆是一時無兩的英雄豪杰。
同時得益于賢臣相助,皆是令自身國家強大起來。
曾經,嬴政也動過這樣的心思,只不過那時天下初定,百姓連秦法尚且不能適應,何況變法之后形成的法令條文。
盲目變法,反倒是令地方生亂。所以,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商鞅設立的那一套制度上打了補丁。
非是不愿為之,實是不能為之。
而扶蘇只不過這一語,便是令李斯明白過來,扶蘇執意要自己留下的原因了。
變法,實際上就是一場徹底的深化改革,變革越是徹底,變法所產生的效果越大,得到的收益也是越多。
例如商鞅變法,在變法之前,秦國私斗成風,父子混居,百姓困苦,農耕不振,商賈不興,六國卑秦。
可是變法二十年之后,秦國風俗大改,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民間私斗被徹底禁止。
如此變法,連秦人一直以來所崇尚的風俗都強行改變,自是最為徹底,可是遭受的反撲也是最為嚴重。
若非最后商鞅身受車裂酷刑,繼承之君主秦惠文王又是一代豪杰雄主,只怕秦國這變法最終也是要付諸東流。
扶蘇心中無奈,原本變法之事,扶蘇是打算極度保密,只有寥寥幾人可知,待自己整肅完朝綱,便立即實行下去。
可是,李斯要請辭,扶蘇就不得不透露一點了。
望著李斯,扶蘇緩緩道:“丞相亦知,我前兩年以來,走過這大秦不少地方,我大秦的法令不僅是在山東六國通行不暢,即便是我秦人的關中腹地,百姓未嘗沒有怨言。”
“這天下先帝是打下來了,可是,如何治理,卻是朕苦思冥想之問題。”
瞧著李斯的臉色,扶蘇繼續道:“不僅如此,這軍制朕亦是以為要變上一變。”
“新軍之戰力朝野共睹,然訓練之新軍不過是曇花一現,一戰之后,只余下不過八百人,日后若再有大戰,難道讓這八百人再頂上去么?”
“即便沒有大戰,這些老兵也會隨著時間的推遲,體力逐漸下降,到那時,新軍建設意義何在?”
李斯此時徹底被扶蘇的雄心壯志給震撼到了,僅僅是扶蘇述說了這些,已然令李斯頗為驚駭了。李斯以此不難推斷出,扶蘇所要的變法,將是不亞于百十余年在秦國實行的商鞅變法。
而這樣的變法最為艱難。
李斯心中隱退心思漸淡,不僅是因為扶蘇執意要留下他的原因。
更是因為他是堅定的法家弟子,盡管受教于荀子,可是所思所學,皆是與法家拋不開關系。
法家精髓便是在于一個變字,《商君書》開頭便已然點出了這一核心主旨:治國不一道,變國不法古。
而扶蘇所要構建的變法,李斯又豈能無動于衷?
是故,當扶蘇提起了剎那,李斯心中的打算便已經產生了動搖。
扶蘇最后道:“丞相,朕還請你為變法保駕護航,此事事關大秦社稷,萬望丞相不要推辭。”
李斯心中感到稍稍遺憾,這場變法注定是不可能由他來主持,他在這場變法中所起的作用便是盡力為變法排除干擾,消除阻礙,是變法的路途通行無阻。
只不過,雖是如此,李斯也已經心滿意足。
“臣謝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