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得到九鼎、河圖、洛書其中之一,那么便足以證明天命在秦,屆時,那些暗中想要作亂的宵小,就要考慮一番自己是不是在違逆天意!
而那些本就徘徊猶豫的百姓,則會毫不猶豫選擇跟著秦廷走,天命都在秦了,只有大秦才是希望。
略微思考,扶蘇知道河圖洛書肯定是沒戲了,這兩樣太過神秘,想要找到,實在是太過天方夜譚。
而九鼎,或許還有機會。
在此之前,秦始皇也不是沒有找過九鼎。嬴政東巡之時,曾經派人在泗水打撈九鼎,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可扶蘇記得,歷史上小豬不就在汾陰扒拉出一個九鼎么?還將年號改成了元鼎,如果自己將這個九鼎弄出來,那么,一切都將不是問題。
九鼎出,天下安,海晏清,鳳凰來。麒麟現,嘉谷生。
這句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歌謠,足以真切的說明九鼎此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在九鼎面前,熒惑守心都已經算不得什么了。
九鼎所發揮的作用,將不亞于一個核彈扔在了華夏大地上引起的震動,可以想象,九鼎一出,必然是天下聞風而動,屆時,哪怕就是那些隱居在山林之中的老妖怪們也會出動,只為了一睹九鼎的真面目。
只不過,此事還急不得,還需要好好籌謀一番。九鼎這樣的超級大殺器都拿出來了,如果不能趁機撈足資本,對于扶蘇來說,無疑是血虧的。
心緒漸漸平復的扶蘇知道此事他一個人可還辦不成,一切都還需要從長計議,略微思索一番,扶蘇將目光鎖向了李由。
一則李由馬上就要帶兵趕到宣曲,如果真的挖出九鼎,沒有秦軍的保護是萬萬不行的。
二則在郡縣之中,唯有李由和自己有一些交情,不帶著李由,這個情報如何光明正大的傳給嬴政?
憑借著九鼎,扶蘇將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咸陽,而別人連一句廢話都說不出口,質疑扶蘇,就等于質疑九鼎,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等著死全家吧!嬴政也斷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即便和扶蘇再大的仇,再大的怨,當九鼎出現在世人面前,都必須明智的閉上自己的嘴巴。
三則便是九鼎并不在三川郡內,拉上李由,等于平白無故讓李家欠了他扶蘇一份人情,對于日后扶蘇在朝中的布局,將會大有好處,而扶蘇所做的卻不過是舉手之勞,還有便是有了李由的參與,與河東郡的郡守協同起來,將是前所未有的方便。
在接下來的等待之中,扶蘇開始對自己的住處做了一些布置,既然是夢遇仙人,自然要搞出一些奇異之象,不然的話,如何讓別人信服口服?
兩日后,李由終于率領秦軍趕到了宣曲,這也是這個時代的非常顯著的特征,文武界限不明顯。文官可以帶兵,武將也可以隨時轉職文事,而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更是需要文武兼備,就比如在北方直面胡人的地方。
而同時,郡守也有一定的調兵權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用兵力,而不需要皇帝手中的虎符,這也是李由為何能調兵來此的原因。
而扶蘇也在這兩日之中,盡力將手中的計劃進行完善,推算其中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確保萬無一失。
事關九鼎,這一次的決定將不亞于自己初入這個時代,選擇假借仙人名義,獻出白紙的那一次冒險之舉。
扶蘇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將一切突發情況預算清楚,同時制定出相應的對策,以此提高自己計劃成功的可能性。
當李由帶著大軍來到此處,任家此刻終于反應過來,只不過,此時方才反應過來,已經有些太晚了!
隨著宣曲被團團包圍,此刻,任憑任氏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插翅難逃。李由率先帶著一隊人馬,將宣曲縣衙占領,同時將一干官員盡數管控起來。
遍查縣衙的官員,卻是發現宣曲縣的縣令不見了,對此,李由只是冷哼一聲,便帶著秦軍來到了任家。
伴隨著李由一聲令下,任家的大門眨眼即被攻破,如狼似虎的秦兵涌進了任家這個金碧輝煌的宅院。
任憑昔日將這個宅院修飾的再好,屋內古玩珍奇不計其數,此刻,這些卻是盡數化作了任家的催命符,成為了任家的罪證。
當一隊秦兵將宣曲縣令拎到李由面前時,李由獰笑一聲,宣曲縣令立即被嚇的魂不附體。
“郡……郡守,這些……這些與下臣無關……”看著李由冰冷的面孔,宣曲縣令結結巴巴,連一句話都說不完整。
宣曲縣令也沒有想到,居然是李由親至,這已經足以證明此事郡守已經不會輕易放過去了,他這個宣曲縣令恐怕不是做到頭這么簡單了。
李由卻是沒有去看宣曲縣令如何,只是讓人將其押下去,同時防止其自殺。
而任先也被如同一條死狗一般拖到了李由面前,任先臉上滿是悔恨之色,幾日前,他就已經感覺到了事態的發展有些不尋常,可是種種顧念,讓他變的猶豫不決,才導致了今日這副局面。
這讓任先憤恨不已,在他想來,如果幾日前他就率軍反了,一切都不會是現在這幅樣子。
李由沒有去管任先的這般想法,命人將任先看管起來之后,李由便來到了長水鄉。
此刻,長水鄉已經被包圍的水泄不通,正是接到了扶蘇的信件之后,李由才決定親自來到此處,此地隱藏著如此一股精銳的騎兵,由不得他不重視。
所幸,長水鄉已經被包圍,一群被包圍的騎兵,最后的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騎兵相比于步兵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廣闊的空間之中利用速度的優勢,尋找步兵陣型的弱點,從而一擊即中,取得勝利。而一群被包圍的騎兵,則會在步兵的步步蠶食之下,失去活動的空間,最終被消滅殆盡。
在李由的調配之下,秦軍火速便對長水鄉進行了合圍,才鑄就了現在這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