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章 抵達陳家村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神話聊天群

  被收起來的小塔不復先前那般寶光熠熠,似乎是神物自晦,古樸無奇。

  “師傅你這是干嘛,此物關系佛門運道,不該交給師兄他們保管才穩妥嗎?”

  法海下意識接過飛來的玲瓏寶塔,甚是不解。

  自己有幾斤幾兩他還是清楚的,涉及到一教氣運的大事,不是他妄自菲薄,就算渡厄期的修士在里面也就勉強能保住一線生機而已。

  可如今靈祐禪師居然將寶壓在他身上,著實有些令人費解。

  “無需多慮,此物成胚時我與你諸位師伯曾起過一卦,卦象中它命有一劫當應在你身上,且安心去罷。”

  看出法海的疑惑,靈祐禪師捋了捋白須,卻是并未再多說什么。

  “師父你總是這樣,好好把話說明白不行嗎?”

  撓撓腦袋,小和尚頗有些無奈。

  “就你話多,讓你拿著便拿著,為師自有分寸。”

  沒好氣地一個爆栗敲在法海光滑的腦袋瓜上,老禪師那副得道高僧的模樣一秒破功。

  “好了,時候不早,你便快些下山吧。”

  眼見小和尚還要說什么,靈祐禪師須眉一皺。

  大袖拂過,沒等法海把話說出口,又是一陣天旋地轉。

  再清醒過來,法海發現自己已是在山腳下。

  “我擦,老頭子你這么狠的嗎,為了趕小爺走連袖里乾坤都用上了?”

  猝不及防被摔了一個屁股蹲,待反應過來,望向緩緩闔上的山門大陣,小和尚滿腦門黑線。

  這也太真實了吧,都不挽留兩句就用神通把自己丟下山,還能不能好好(師)父慈(弟)子孝了?

  “既然老頭子你做得初一,就別怪我做得十五了!”

  口頭上威脅了一句,四下瞅瞅無人,法海隨手從路邊柳樹上取下一枝,便蹲在寺門前鼓弄起來。

  沒半柱香的功夫,某人又拍拍屁股站起身,滿意地欣賞了一會兒自己的大作,施施然朝著遠處走去。

  山門之上,用天眼通正注視著山腳下一幕的靈祐禪師差點一口氣沒喘過來。

  一頭活靈活現的老毛驢作嘶鳴狀,完了一旁還生怕他看不清似的大字標注上「靈佑」二字。

  指著和尚面罵禿驢,還有什么是你這個逆徒干不出來的嗎?

  揮袖鼓起清風抹去地上的痕跡,見畫作消失,老禪師總算一顆心平復下來。

  但很快,這份平和的心境再度被打破,卻見被浮塵恢復平整的地面,一道道金光升起,重新顯露出原先的模樣。

  這孽障畫只毛驢居然還用上了神通?!

  另一邊,走在曲折蜿蜒的鄉間小路上。

  想著老和尚這時候指不定正對著地上那幅大作吹胡子瞪眼,自覺出了一口惡氣,小和尚著實暢快了不少。

  心里念著千里外螭江的那1000點積分,法海足下法力升騰。

  明明看起來只是如尋常那樣邁出一步,但眨眼功夫,人已經出現在百米遠的地方。

  馮虛御風,天涯咫尺,這便是佛門縮地成寸的神通!

  修至大成,方寸間虛實交界,雖萬法不得觸及絲毫。

  當然,某位用來趕路的高僧,決計不會承認自己當年學習這門神通的初衷,完全是為了躲避師父的毒打。

  趁著趕路的功夫,法海也總算有機會領略一番這方世界的風土人情。

  說來也是好笑,盡管穿越至今已有二十載,但像這樣獨自在外云游卻還是頭一遭。

  三歲之前,那時他還叫做裴文德,作為當朝相宰裴休幼子,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家中父母憐惜,兄姊寵溺,諸事皆有丫鬟小廝替他分憂,唯一一次出門還是隨家人去賞元宵燈會。

  見識過都城長安夜景的繁榮瑰麗,達官貴人的金迷紙醉,但是對平民的生活卻也沒什么多的印象。

  后來皇子得了怪病,因為天生一顆佛心,裴文德被靈祐禪師相中代皇子入寺祈福。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知曉自己法號居然是法海,這方世界還有黎山老母之類的大能存在。

  再不明白自己穿越的是白蛇世界,便是白看了前世那么多小說。

  為了擺脫以后的命運,他幾乎一門心思都放在了修行上,直到功法有成才終于答應了師父下山入世的要求。

  山中無歲月,待到修為有成,再回顧已無翩翩少年。

  故而一路來,纖陌交通,雞犬相聞,本是鄉野的尋常景致,對法海來說倒也新奇。

  偶爾路過田舍,總有熱情的鄉人招呼他坐下喝碗水,稍作歇息。

  大概是附近尚未離開溈山寺勢力的輻射范圍,常常有僧侶往返鄉里驅魔診疾,這里的鄉民對云游搭腳的僧人很是好客熱情。

  好不容易擺脫農家邀請留宿的好意,等得天色黃昏,炊煙裊裊,一座小村莊的輪廓漸漸在天地交界處顯出形來。

  這便是法海此行的目的地,那處正在鬧魚妖的村落。

  感應了一番體內尚余不少的法力,估摸著收拾一個才妖丹境界的鯉魚精大概是沒有什么問題。

  法海整整衣冠,重新擺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慢悠悠朝向村子門口走去。

  經過村口,正琢磨如何找人搭話詢問那鯉魚精的情況,忽然法海看見不遠處的小路上有一個背著鋤頭的農夫步履蹣跚地走來,頓時心生一念。

  主動朝對方迎去,待到身前三丈,法海突然雙手合十作揖道:

  “這位施主,小僧法海,自寧鄉溈山寺而來,一路云游途經寶地,腹中饑餓,不知施主可否憐憫小僧,舍一碗齋飯吃。”

  來人約莫四五十歲的樣子,皮膚黝黑,雙手骨節粗大,指間老繭叢生,一看便是標準的莊稼把式。

  似乎是沒料到面前驀地多出一個人影,端是嚇了一跳,下意識舉起手中鋤頭作防備狀。

  等看清說話之人原來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和尚,一顆戒心方才放了下來。

  勉強扯起一絲笑容,那老漢合手作揖回禮,倒也沒有回絕。

  “家里雖不算富裕,卻也未嘗缺衣短食,若是大師不嫌粗茶淡飯,與老漢一齊回去便是。”

  “阿彌陀佛,那便多多叨擾了,施主宅心仁厚,日后必有善報。”法海誦了一聲佛號,面露喜色。

  這事兒算是成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