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其實不止是田昌茂,田老爺子被莊建業說的一系列參數給驚到了,旁邊的田麓一也沒好到那兒去,直接張大了嘴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沒辦法,實在是DPZ—2D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參數太嚇人了。

  要知道國內同級別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的重量最少也要1.8噸,通常在2.5噸左右才算正常水平,推重比能達到60以上就算是了不得的成就,比沖能達到200秒就能參評國家級獎項。

  然而這一切在DPZ—2D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面前根本就不夠看的,除了推力稍微差點兒外,與九十年代初,國內航天部門從俄國進口的RD—120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在性能上大致相當。

  要知道RD—120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海平面推力也不過才74噸,比沖320秒,看似在數據上超過了DPZ—2D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一大截,可要是算上RD—120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3.4噸的總重量,那超過的那點兒推力和比沖就真的算不得什么了。

  畢竟更輕便的火箭發動機帶來的好處可是能直接反應到載荷上的,而載荷的多少才是航天領域最關鍵的指標。

  當然這還只是其中一個點,作為業內資深人士的爺孫兩個看得自然比一般人更深。

  想要擁有如此強悍的推重比,火箭發動機的大小并不是重點,關鍵在于核心的燃氣渦輪泵的功率必須要大。

  如此才能將火箭燃料箱的燃料以最快的速度,最爆裂的方式灌入燃燒室,隨即混合燃燒,最終形成想要的推力。

  因此燃氣渦輪泵壓力越大,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就越充分,提供的推力也就越大。

  而想要提高燃氣渦輪泵的壓力,就必須提升燃氣渦輪泵的功率。

  通常國內在這方面的終極水平也就是15兆帕左右,再高的話,燃氣渦輪泵的葉片就承受不住火箭發動機內部的高溫、高壓以及低溫燃料的腐化侵蝕。

  正因為如此,都已經進入21世紀了,國內液體運載火箭的燃料依舊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這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使用的老式推進劑。

  尤其是其中的偏二甲肼,本身就是極強的有毒物質,以至于天價這種物質時,工作人員必須全程穿戴防護服。

  除此之外,這類推進劑燃燒是對空氣和水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火箭殘骸降落的時候,如果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對周圍地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這也就罷了,最關鍵的還是成本,無論是偏二甲肼還是四氧化二氮,那都是特別稀缺的化工產品,無論是制備還是儲存,幾乎都是用錢一步步堆出來的。

  弊端如此之多,國內航天領域的業內人士難道不知道?

  當然知道,可是沒辦法,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組成的推進劑燃燒值大,最燃氣渦輪泵的壓力要求不高,國內可以很輕松的完成這類推進劑的火箭發動機制造。

  若是換成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由于燃燒值降低一大半兒,需要燃料渦輪泵提供更大的壓力才能達到同等推力,可國內幾個航天生產廠并不具備這類復雜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

  正因為如此,即便知道煤油這種燃料更便宜,燃燒后殘留更少也更環保,但因為技術上的問題,也只能繼續使用上一代推進劑。

  類似的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同樣如此,也是卡在大功率燃氣渦輪泵這個核心部件上。

  而在這方面前蘇聯和美國卻是整個星球上的翹楚,前蘇聯因為突破相關方面的技術,在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這條技術路線上可謂是一騎絕塵,如今推力達到700噸的RD—170火箭發動機都已經快成了美國液氧煤油運載火箭的特供產品。

  而美國自己的—25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則是從航天飛機一路發展過來,如今成為德爾塔系列重型運載火箭的主動力,成為美國征服星辰大海的主力。

  剩下的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亦或是國內,與這兩個國家相比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更準確的說,若不是蘇聯解體,導致一大批航天技術外溢,歐洲這些地方有沒有能力發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10噸的大家伙還真就不好說。

  然而即便是前蘇聯的航天技術外溢,高性能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技術同樣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特別是大功率燃氣渦輪泵,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俄國某些人趁著國家混亂不是沒拿這東西出去換錢。

  買的人是不少,可出了美國外,剩下的就算拿到了圖紙和參數,同樣是半個毛線都造不出來。

  這就好比學渣拿著學霸的答案,同樣抄不出及格的試卷一樣,并不是學渣不努力,實在是學霸的道行太高深。

  試想一下,蘇聯在液體運載火箭導彈方面研究了多少年,其他人才折騰了多久。

  不說別的,前蘇聯的SS—18“撒旦”超重型彈道導彈那就是一款典型的液體燃料彈道導彈,還有蘇聯海軍裝備的R—29系列潛射彈道導彈,同樣是液體燃料配置。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蘇聯人都已經把液體燃料玩兒出花了,相關的火箭發動機自然也不在話下。

  所以沒有蘇聯那種雄厚的材料科學,流體力學,生產技術,制造經驗,就算有圖紙,有專家,那也是東施效顰。

  所以無論是歐洲還是波斯、南韓,研究一番后,最終無奈的還得乖乖掏錢買俄國的原裝貨。

  國內也不例外,趁著蘇聯解體,國內拿到了幾臺RD—120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樣品和部分技術資料,可拆開了一番研究后發現,哪怕是老毛子六七十年代的產品,以當時的國內技術水平依舊沒法仿制。

  其他不論,單是RD—120上的燃氣渦輪泵上面的暗灰色涂層究竟是什么,當時的航天專家們就直迷糊,最后只能是一邊仔細研究樣品,一邊花大價錢引進俄國的產品。

  正是有著這么一番不堪回首的經歷田昌茂這才會被電視中的DPZ—2D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給震撼到了,只覺得難以置信和不可思議。

  就在田昌茂想著莊建業究竟是怎么辦到時,一直驚訝的張著大嘴巴的田麓一就跟詐尸一樣,大叫一聲:“我知道了……是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對,沒錯兒,航空、航天的技術關卡就是這么被打通的……爺爺爺爺你怎么了?別嚇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