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騎砍

  進入建興三年正月以來,江都就開始了長達半月之久的全年最長假期。

  與往年一樣,會持續到正月十五大朝會為止。

  期間衙署封閉,處少數坐堂的堂官、輪番執勤的役吏外,其他多數官吏都處于休假狀態。

  前線有趙云、馬謖;中原方面關羽終于低頭不再掙扎,北府又始終保持克制。

  所以諸葛亮做了一個相對安寧、穩定的新年。

  對日益繁華的江都士民來說,執政的諸葛丞相能平息即將爆發的內戰……那就是很大的本事。

  故這個新年,在年味兒很足的江都內外,不拘士民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以及繁華、富足。

  作為對北府克制態度的回應,諸葛亮才逐步遣返南中兵、益州兵,在這個新年期間,約有兩萬軍隊從江都溯游而上,撤回益州,接受新刺史射援的處置。

  射援做益州刺史,是朝廷能接受的條件。

  起碼,射援的底線比李嚴高一線,也不似李嚴那么酷烈、激進。

  在這種日益和睦,就等春耕后啟程前往雒都的時刻里……曹丕之死、魏軍動向,都不是什么值得注意、在意的事情。

  對諸葛亮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反而是處理好關興的婚事。

  關興主動把婚姻交給朝廷,也等于是退了一大步,有益于助長朝野的和睦風氣,就看朝廷如何回應。

  因此年初正月上旬的寶貴假期里,諸葛亮乘車走訪荊州各家,既是探望舊人安撫情緒,也是傳播關興婚事,爭取直接找一個合適的賢惠女子,或者讓合適的女子主動出現。

  不把風聲放出去,魚兒又怎會上鉤?

  可是周邊許多人都推薦馬良的女兒,那個被罰沒抄入宮廷,陪在皇太后身邊被保護起來的少女。

  不得不承認,馬良的女兒只是相貌白凈,但有相對頎長、健康的身體;同時家學深厚傳承久遠,又是諸葛亮眼看著長大的,自然知道性格嫻靜,是一時良配。

  若馬良在世,這個女兒很有可能會嫁給馬良自己物色的青年俊彥……無關乎對方出身,只要相貌堂堂,才學過人,性情豁達,能溫厚待人就可。

  諸葛亮自然清楚馬良招納女婿的要求……馬良是想把女兒嫁給諸葛喬的。

  可惜,喜歡繪畫的諸葛喬喜歡另一個擅長繪畫的女子,以至于形成悲劇,使局勢烈度得以增長,間接推動了內戰的齒輪。

  撮合婚姻這種事情,諸葛亮也算是熟手。

  先派向朗、向寵家族的女眷在永樂宮向皇太后慶賀春節之時,旁敲側擊詢問馬良遺孀。

  這里得到答案后,就剩下馬謖這一關。

  與馬謖關系再好,可這類聯姻大事……是外姓人不方便直接干預,插手的。

  疏通馬良妻小后,諸葛亮在春節休假期間出游麥城,即為了與馬謖會面,商議這樁關系長遠的婚事;也為了就近觀察麥城周邊的產業發展趨勢。

  麥城是北府之源,不管嶺南的施政措施,還是南陽、關中的種種舉措,都能看到麥城的影子。

  哪怕這里已經被田信廢棄,就連橘林館也轉贈給了張姬,可麥城遺留的士民依舊有一種文化、手工業、農牧業的活性。

  麥城,左三街坊的茶樓里,諸葛亮站在二樓小隔間里的窗戶處眺望西邊,西邊沮水那邊是一望無際的翠綠油菜花田地。

  現在還不是江北油菜花綻開的時節,大約還要等十余天。

  到時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開,視線內不是升騰云霧,就是金燦燦成片的油菜花田。

  主簿胡濟抱著一個北府特色的文件夾站在屏風前,講述今日的調查總結。

  麥城因地處沮水、漳水之間,建筑用地緊缺,因此拆除城墻后,形成了左三右四(左西右東)七座街坊,這七座街坊之北就是麥城桑麻田,種植了百頃規模的桑麻。

  麥城因東邊漳水邊修筑了橘林館、軍營,所以比西邊多出一個街坊。

  因此,實際上只有六座街坊有正常的城鎮商業運轉;圍繞造紙業、紡織業、木工制作形成的手工業依舊在這里蓬勃發展。

  商人、工人、農民、山民都是逐利的;在利益推動下,當初那批北府管理的熟練工人轉移后,留下的百姓又重新恢復了當初的產業。

  只是因失去北府的技術指導、資源傾斜扶助,以及官方的保護,因此麥城發展速度依舊不如當年鼎盛,但依舊傲視周邊各縣。

  就連現在的六座街坊,依舊保持著當年的管理條例。

  譬如諸葛亮腳下的茶樓,每個街坊只允許一座茶樓……茶樓如此,旅館、女閭、鐵匠坊及各類雜貨鋪,都有數量限定;一個街坊內,普遍只有一個同類型的鋪面,一些關系居民生活的如糧鋪、菜攤、制衣鋪、藥鋪則不受限制。

  諸葛亮細細聆聽,第一時間就得到結論:所有外地人都會涉及的服務業,每個街坊里只有一個。

  這很重要,這些外地人做固定的區域里活動,接受管理,自然能偵查、預防外地人搞事情。

  從麥城立縣,再到七座街坊成型,前后也就一年余的時間。

  一種從上而下的秩序就籠罩在麥城各處;哪怕秩序的制定者已經離去,可這種秩序帶來的凝聚力,依舊使得麥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當時接掌麥城的田信入伍不足一年,就從廢墟、荒蕪之上建立了麥城。

  如今天下州郡的士人,誰不知麥城白紙?紡織機?

  “偉度今見麥城所遺舊政,有何觀想。”

  諸葛亮也不轉身,眺望遠處,心中頗感暢快……麥城還有大面積種植的油菜花,這是與小麥、豆類套種、輪播的主要作物。

  經過榨油坊榨取的油料,已經是江都官吏、士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油料。

  燉菜已經被炒菜代替,時代已經從日常飲食中發生了巨大的革新、變故。

  可惜很多人吃著煎炒的佳肴,卻忽視了這種切身的變故。

  胡濟不假思索就回答:“陳公不遵禮儀教化可謂由來已久,今細觀麥城舊政,可知陳公深得法家真傳。職下審時度勢,深感慶幸。”

  一個深得法家真髓的人,怎可能是心慈手軟的人?

  對此,諸葛亮轉身審視胡濟,很是滿意說:“待開春后,我有意調遣一批青年俊彥入關中觀政,研習陳公舉政措施。偉度系我心腹,理應表率諸人。”

  面對這個有些為難人的要求,胡濟想了想,也就拱手:“職下愿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