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騎砍

  離開皇宮,田信騎乘蒙多,入住北城東北角的府邸。

  北城遠遠比南城廣闊,現在還有近半土地空置,繼續作為耕地。

  “夫君,陛下如何說?”

  庭院里,關姬為田信捧來輕便服裝,田信自己更衣:“沒什么好說的,我勸不動他,他也勸不了我。他太急了,我說他能活到八十歲,他不信,非要爭這個機會。”

  “夫君說笑了,陛下戎馬三十載,暗傷舊疾纏身,自不會信夫君這話。”

  關姬整理田信脫下的圓領窄袖勁裝款式的禮服,猶豫模樣:“夫君,陛下北伐有幾成勝算?”

  “六成。”

  田信不做猶豫:“陛下這里算的是接近八成……若真有八成,曹丕早就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了。”

  見關姬情緒低落,田信繼續說:“陛下突然談及陶謙讓徐州,丹陽兵兵變迎呂布入主徐州一事。意有所指,我沒接下話。”

  現在江都的城門校尉習珍是個比較中立的人,在這個位置上,意愿偏向于中立,本就是一件很危險,不正常的事情。

  習珍、習宏兄弟是追隨龐統,隨龐統加入漢軍的;龐統意外陣亡后,龐林又冉冉升起,龐統的兒子龐宏也前程遠大,習氏、龐氏家族的累世友誼得以鞏固。

  習珍不一定向著自己,但他絕不可能坐視龐宏、龐林被自己牽連。

  所以習珍沒得選,會做一個中立的城門校尉;任何違背朝廷調兵程序的軍隊,都會被習珍擋住。

  如果江都有變,習珍將士雙方的保險絲,會在第一時間被熔斷。

  關姬抱著禮服陷入思索,如果江都對應下邳,那么丹陽兵對應的就是趙云的衛軍。

  衛軍屢經裁革、合并,現在有二十八個營;效仿北府軍屯模式,在江都周圍執行軍屯,輪番服役,所以軍營中時刻有七個營的衛士在當值。

  二十八個營,北府割來的二十個營縮編為十五個,關羽割讓三營縮編為兩個,湘州四郡的七營郡兵所變為五個。

  這是趙云精練的一支部隊,可再怎么精練,原有的吏士烙印還在,大概兩三年時間里才能磨去大部分烙印。

  因此衛軍二十八營,受自家影響的有二十二個營。

  關姬思索再三:“夫君,陛下此言何意?”

  “沒別的意思,要么我帶走這些人去開拓嶺南,要么就真正放手,由子龍將軍予以混編。”

  田信說著拿起桌上砂壺,吸一口,站在堂前望著庭院內茁壯成長的幾簇大葉芋頭,白色陽光落在庭院里,微微有些刺眼。

  回憶丹陽兵迎呂布入徐州時的情況,當時許昌朝廷有詔令,劉備帶人南下去跟兵多將廣的袁術鏖戰;隨著丹陽兵叛亂迎接呂布入徐州,補給斷絕,劉備困守孤城,已經到吏士相食的凄慘地步。

  實在是不忍心,又等不來許昌朝廷的援兵,劉備只好委屈自己向呂布服軟。

  彼此形勢有些接近,北方曹丕可以理解為大一號的袁術,劉備這回要親征,擔心徐州之事重演。

  這跟信任自己沒有關系,要知道,當年完全是丹陽兵一手包辦,呂布坐享其成。

  呂布事前跟丹陽兵沒什么聯系,純粹是丹陽兵想換個更能打的老板。

  亂世之所以亂,就在于太多的事情不可捉摸,許多人的行為標準是混亂的,沒有長遠規劃,甚至靈機一動,就敢干抄家滅門的事情。

  如果江都的留守部隊突然在某些因素引誘、推動下將一面‘陳’字大旗插到江都城頭,那什么都就完了。

  現在要警惕魏國奸細乘機離間,制造內部對立情緒。

  關姬將禮服折疊裝入推拉箱柜里,步點輕快來田信身側,也看著庭院里茁壯生長的芋頭,這是田信從嶺南帶來的優良品種,葉子格外大,跟荷葉類似:“那夫君如何決斷?”

  “我不想再跟著陛下去賭,既然是隱患,那我就帶這些隱患去開拓疆土。”

  田信將她攬入懷里,心中孤獨感漸漸消散:“嶺南開發非三代人不可,若再遷衛軍二十營去嶺南,兩代人即可開發完畢。”

  三代的開發,是相對緩和的,能能給土著部族許多余地……兩代人的開發,那將是狂風暴雨,適者生存。

  兩代人,看似漫長,實際也就三十多年罷了。

  北方最缺的人力,嶺南不缺;等江東的降臣團隊、船工到嶺南后,整個南洋都是自己的后花園,缺什么拿什么。

  等北方恢復元氣……這么大的傾銷市場,全球僅此一份。

  內戰早晚會爆發,這是自己壓制不了,諸葛亮也壓制不住的事情。

  除非自己肯把一個開發好的嶺南再改易,交還給朝廷;或者把財富密碼共享,否則所謂的世家、豪強,只能淪為買辦、承包商、各地總代理。

  關姬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詢問:“那陛下北伐時,我一家就遷往嶺南?”

  “對,眼不見,心不煩。”

  田信說著長吁一口氣,眉眼間含笑:“這些年以來,我越發相信一件事情,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是真的不受兵主眷顧。”

  關姬卻給了他輕輕一肘:“明明是夫君玩笑之語,使馬季常自疑,同僚間難相處,吏士更厭惡抵觸,馬季常還如何統兵?馬幼常剛強獨斷,欲逞能自證統兵才能……這已觸犯兵家忌諱。”

  道理是很很淺顯的,兵主是否寵眷馬家兄弟……已經不需要辯駁。

  馬良統兵作戰的根基已經被摧毀,哪怕他參贊軍機,有正確的策略、戰術,也沒幾個人愿意采納。

  劉備、諸葛亮、關羽、馬良這些人肯定是不認命的,哪怕僅僅為了證明自己預言是錯誤的,也要給馬良、馬謖證明的機會。

  難道提醒馬良、馬謖會是北伐時的不穩定因素?

  有什么用?難道劉備不清楚?只是我行我素,不認命,更不認自己對馬氏兄弟的評價。

  馬氏兄弟此次北伐的壓力絕對很大,劉備要帶著漢軍北伐,表明漢室天命在手,能成功征討逆臣;馬氏兄弟更要用戰功證明自己預言是錯誤的。

  北伐成功,那各自安好,自己在嶺南安心過日子就行了。

  如果北伐失敗,還敗在馬謖、馬良兄弟手里,那自有反噬在。

  北伐不論成敗,各方都能甘心。

  今天與劉備見面,只是拔除了最后一個心患,將衛軍這支名義上受控于朝廷的軍隊,實際受自己很大影響的軍隊進行重編。

  從此以后,皇帝的是皇帝,陳國的是陳國的。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