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騎砍

  宮中武庫,呂懿等近臣五十余人狂奔到這。

  武庫令的上司、同僚就出現在呂懿這群人里,哪里還敢阻撓,引著人大開庫門。

  武庫內有四座漢闕,內中貯存鎧甲、弓弩,還有地下為防火開挖修建的地窖,地窖內貯藏箭矢。

  呂懿套上一領朱漆皮鎧,邊走邊扎著束甲帶,來到漢闕最高處,這里視線更清晰。

  可見東城、北城處處煙火彌漫,街道上僧侶、信眾狼狽奔逃,各家部曲抱團追殺;浮屠道信眾也有闖入民宅避難的,也有信仰浮屠道,此刻操持器械出門廝殺,拯救道友的。

  他目光緊緊盯著宮城東側,也是東城唯一的軍營,這里是武衛營,武衛校尉朱才駐屯地。

  武衛軍是王公衛戍部隊,不似羽林、解煩、無難三軍,還要時常出征。

  軍營中吏士已然開始武裝,呂懿長舒一口氣。

  還沒等他扎好束甲帶,張秉從北門率領衛士抵達,見武庫門洞開,頓時氣急大呼:“呂賊得手矣,快隨我殺賊!”

  “殺賊!”

  張秉連聲督促,武庫令見喝止不住,當即揮手:“射!”

  武庫矮墻上二十余丈強弩攢射,張秉腹部中箭身子一頓,依舊揮劍,竭聲吶喊:“呂懿謀反!”

  武庫守軍又是一輪箭雨射出,無盾又無重甲的北門衛士無法抵擋,殘存者拖著張秉及傷員就往后撤。

  武庫守軍可不會手下留情,強弩波次輪射,北門衛士秩序潰亂,護著張秉不顧一切逃跑。

  逃到北門時,加上張秉只剩七人,個個染血,驚慌、憤怒不已。

  急促、密集馬蹄聲傳來,諸葛恪領著羽林騎士抵達,高聲質問:“傷張君者何人?”

  張秉癱坐在城門甬道,背靠墻壁,右手抬起指著武庫方向,眼睛瞪的圓溜溜,想要說話可吐不出字音,血液從口腔涌出,依舊死死盯著諸葛恪。

  一名負傷的北門衛士顫音回答:“是呂懿作亂,他已占據武庫!我等奔至武庫,遇伏大敗!”

  張秉又吐出一口血,點著頭,盯著諸葛恪。

  諸葛恪對著他用力點頭,回頭看一眾羽林郎,聲音清厲:“亂賊據有武庫,格殺勿論!”

  “喏!”

  羽林騎士齊呼應命,策馬疾馳從寬闊的北門甬道通過,先頭三百余騎策馬而過,后面跟著羽林步兵。

  這時候諸葛恪才下馬,走到張秉面前,耳際全是羽林步兵沖奔的跑步聲,甲葉嘩啦聲音。

  諸葛恪推了推張秉肩膀,張秉艱難回頭,目光中含著笑意,以及釋然。

  張秉的淚水從臉頰滑落,嘴角又翹起,吐出一口黑紅淤血塊兒,張口要說什么,牙縫里滿是血液。

  諸葛恪輕輕擺手,看一眼張秉身邊的幾名北門衛士,又翻身上馬,在后續羽林步兵簇擁下緩緩前進。

  所謂的羽林兵,幾乎是諸葛瑾一手拉扯起來的。

  諸葛瑾由長史轉為中司馬,管的就是孫權的近衛部隊,吳王國建立,諸葛瑾拜為左將軍,原來督管的部隊也改編為羽林兵。

  這是車下虎士、帳下兵、繞帳兵、馬閑軍等一系列孫權近衛兵接連受損,失去重建意義后重新建立的近衛部隊。

  沖入北門的羽林步兵一分為三,一部分追隨騎士進圍武庫,一部分隨諸葛恪立陣在后苑校場觀望形勢,還有一部分……占據北門及周邊城墻。

  此刻,后苑棲塘寺佛塔已被點燃,微風中火焰直竄云霄,高二十余丈,黑煙滾滾,無疑宣告動亂已經波及王宮。

  連接棲塘寺、王宮的復道天橋已被作亂的武僧縱火點燃,彌漫煙氣,助長各種的恐慌情緒。

  這伙名為武僧,視為江東大族部曲的死士點燃復道斷絕退路后,就朝孫權所在發起決死突擊。

  鉤盾令步協守御宮殿,殿外解煩兵結陣絞殺,三十七名死士未能堅持多久,就被悉數亂矛刺死。

  孫權一襲鎏金明光鎧,手握長槊立在階前,靜靜注視眼前的剛剛結束的戰斗。

  “至尊,羽林兵已進據后苑。”

  鉤盾令步協親自探查一圈,跑回來報告形勢:“只是武庫廝殺不止,不知內情。”

  孫權微微皺眉:“命元遜來見孤。”

  “至尊,火勢延燒……恐有不測之險。”

  步協指著四周:“臣恐奸賊假借滅火之名,蠱惑無知,欲行不軌。”

  見孫權不動,步協又勸:“至尊乃社稷根本,還請至尊移步。”

  孫權遲疑,思考前后得失。

  此時此刻,中司馬門。

  解煩兵各部陸續入宮,集結列陣于中司馬門前,司馬門,本就有檢閱軍容的職能。

  這道門將王宮一分為二,跟雒陽一樣分成了南宮、北宮,南宮是辦公所在,可供吳王祭祀、宴會、議政,及公卿辦公理政;以北就是寢宮、后苑。

  越來越多的人在部曲護衛下抵達中司馬門,然而守衛中司馬門的徐詳列陣守御。

  除了老上司諸葛瑾還能完完整整站在他面前外,其他強闖的將校多被擒拿,羈押在一側。

  宗室將領陸續抵達,集結宗兵于西部;守御南宮的無難兵也結陣列在南部,無難督張承出現在陣前時,諸葛瑾身子晃了晃,只覺得眼睛一黑,欲跌倒在地。

  還是徐詳反應快,將諸葛瑾攙起:“子瑜公……子瑜公?”

  而東部,張昭牽馬,發須花白雄赳赳氣昂昂走在前面,身后跟著許多將校,一致簇擁著上虞侯孫紹。

  孫紹后面跟著一輛青傘蓋戎車,戎車上供著孫策靈位。

  隨著戎車出現,無難督張承率先向戎車跪拜,似在跪拜舊君孫策。

  施禮后,張承返身登上戎車,手中長麾斜斜向西,所部無難兵陣列向西調轉。

  張昭聲音洪亮:“浮屠道作亂,抄掠吏民,燒殺王宮,至尊生死不明!上虞侯文武兼資器量恢弘,可暫理國政,諸君以為然否?”

  西邊宗室將領抱團商議,以孫靜四子、孫權的堂兄孫奐為主。

  原因無他,輩分最大而已。

  孫奐也在猶豫,不想長兄孫暠長子孫綽擅作主張,拔劍斜指中司馬門,領著二三百部曲離開群體,向解煩兵陣列緩緩行進。

  宗室將領很清楚,這是孫策病亡時,孫暠與孫權爭位引發的結果。

  作為吳軍閱兵場所,中司馬門前有足夠寬闊的場地供各軍廝殺。

  可誰敢放開手腳廝殺?

  這跟殺浮屠道是兩回事,這里爆發內戰,那整個建業城就活不了幾個人!

  諸葛瑾奔出陣列展開雙臂企圖阻止孫綽領兵靠近,孫綽大喊:“子瑜公!休要阻撓!此我家事也!”

  這個時候張承也看不下去,扭頭看看老爹張昭,又看看老丈人諸葛瑾,抬手一揮,當即就有百余騎驅馳而出,朝諸葛瑾奔去,眾目堂堂下將老丈人拖回無難兵方陣。

  “咚!”

  突然鼓聲從東邊傳來,六架鼓車緩緩抵近,上面二十四面大鼓被擂響,音波震動空氣,牽引無數人心跳,鼓聲也傳入孫權耳中。

  鼓車前行,都督潘濬終于登場,身后跟著朱才所部武衛兵。

  呂霸持戟步行,遠處的宋謙露笑。

  宋謙也是松一口氣,闊步上前,為武衛兵指引列陣的場地。

  除了蔣欽、朱桓的水軍,建業城里城外該來的部隊都來了。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