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65章 江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肌肉影帝

  出名還是因為擔任《一代宗師》的編劇和武術顧問,得了金像最佳編劇獎,在江湖上的傳說變成軼事。

  慢悠悠點上一支煙,坐在自己面前,看似體積很大的一團,但密度并不大,坐在椅子上,沒什么感覺。

  話也是慢悠悠的,每句都帶一點無來由的抱歉,滿臉笑瞇瞇道:“原本想找廖凡,感覺他的氣質挺合,從來沒有敢想過您這位大神。”

  丁誠哈哈大笑,練武的人都挺直,有點意思。

  徐浩峰直到簽完正式合同才感覺美夢成真,對面的丁誠是什么人?

  五金大滿貫影帝,

  票房馬上破百億,

  每部作品不是得獎就是打破記錄,

  可以說現在是無數導演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演技不用說,更何況本身竟然也是詠春高手?

  沒想到天上居然會掉餡餅?

  “毫不夸張的說一句,以我的眼光看,你的詠春絕對已經登堂入室!”

  徐浩峰說到專業,嚴肅道:“自小在姥爺家長大,老爺子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接人待物的遲鈍和評判事情的迂腐,幾乎是他的翻版。”

  “因為生活知識的積累嚴重不足,有的時候就會發生好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好比看到一輛車從200米以外開過來,你沒有辦法避開這輛車,最后想來想去都是無效的方法,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撞飛自己。”

  “解決生活矛盾,最后都是采取雞飛蛋打、玉石俱焚的方式,暴力總來源于經驗的不足。”

  丁誠很感興趣,每個少年都有一個江湖夢,縱馬長歌,快意恩仇,從他的小說里仿佛能窺探出當年武林的鳳毛麟角。

  “姥爺教的那套習武方法,是上戰場,或者做刺客的訓練方法。他的師傅尚云祥學的是刺客系統,當年八國聯軍進京,他是刺殺八國聯軍的人。”

  “所以才有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半年打死人的說法!”

  “頭幾年練的時候,血氣壓不住,殺氣重,生活肯定自尋煩惱,容易出亂子。”

  “只有過了殺心這第一道關,后邊就可以像二姥爺和他師父那樣,把它升華成一種修身養性的東西。”

  見到丁誠饒有興致的表情,趕緊擺手道:“我可不行,標準的嘴把式!”

  徐浩峰苦笑著,要說換成其他人,自己這兩下還能裝裝逼,可在丁誠面前……

  裝逼遭雷劈!

  “哎,每次想到明天要訓練演員,我又要耍武術了,心里都是忐忑的,比他們還要緊張。”

  “因為又要接觸這種在年輕的時候讓我覺得害怕的東西,但是演員看不出來,也不能讓他們看出來,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老祖宗的武術是那么條理分明,是那么的有道理。”

  “反而就是因為這個東西有道理,才必須得打磨得非常準確,表達得非常簡潔,如果沒有道理還想殺人,你肯定被別人給殺了。”

  喝口茶,繼續道:“以前電影拒絕殺招是有道理的,首先不好看;其次這些殺招是保密的,讓它亮相,讓年輕人學,沒人愿意承擔這個責任。”

  “我以前不愿意說,是因為歲數還小。現在歲數大了,沒有負擔了,也沒人跟我較勁了。”

  “加上網絡發達,全世界的殺招上網全都有,想學殺人,哪兒都可以學,用不著從電影學,所以我才敢展示這個東西。”

  丁誠點點頭,現在動作片反而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觀眾希望看到的是簡潔高效的武打場面,三兩招一過手,拳拳到肉的真實爽快。

  “電影好玩,就是它能夠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不太懂武術的觀眾看我的電影,說這個動作漂亮,其實這個漂亮是通過角度的變化來的。”

  “它和港式的靠姿態和節奏的變化取得的視覺美感還不一樣,用各種方法都可以獲得這個漂亮,所以也不欠我這一路。”

  面對丁誠,徐浩峰忍不住把心里藏的話掏出來,一是因為欣賞演技和人品,二是大家都是練武之人。

  丁誠給對方倒滿茶,真誠道:“給我講講當年的故事吧?”

  徐浩峰笑著點頭道:“其實武林這個詞,說白了是武術家拔高自己的身份才有的。因為以前是只有文人團體,比如詞林琴林,才敢稱為“林”。

  “直到民國武術家才開始像王羲之那樣稱呼自己的團體,不叫武林之前就叫武行,或者叫把式。”

  丁誠用心聆聽,功夫可以通過系統練,這些門道必須聽親歷者講才真實。

  “以前非常奇怪,除了習武的軍官受尊重,那些保鏢走標、看家護院的,還有街頭賣藝的,都被這個城市排斥,甚至不讓這些人進城。”

  “江湖其實是更低一等的,就是騙子的世界,當年習武之人和江湖人雖然有業務聯系,但是不能當朋友,不能有私交,如果有交往也都是集體行為。”

  丁誠恍然大悟,最少港島影壇也是分開的概念,《笑傲江湖》《葉問》這種就被稱作武俠片,而《古惑仔》《英雄本色》只能叫做江湖片。

  “這兩個群體都說一樣的所謂江湖沖口,也就是黑話,但是兩者的定位不同。武行和江湖如果以大白話來講,通常稱江湖人是“玩兒的”,或者“玩家”,而武行人稱自己“會的”。

  “這個人身上是有真功夫的,江湖人一看武行人動手,他就說你是會的。”

  “而江湖人為什么被稱為玩兒的?因為以前舊社會如果說一個人是玩兒的,其實是有點半侮辱的話。”

  “早年打架其實真有點以武會友的意思,仁義就是:上不打頭、下不踹腿。”

  “比我再大十歲十五歲的人,因為時代的原因,打架就是在街頭發生沖突。那時候哪兒哪兒都有煤堆、磚頭堆,找到鐵鍬和煤塊是最方便的武器。上一代人打架,手里必須要有家伙。”

  “但是到了我這一代,或者比我再大五六歲的一代人,其實反而是以打架動家伙為恥。”

  “就算打也都是空手,以打人臉和踢小腿骨為恥。因為一旦打了,這個孩子就沒辦法回家上學,都會知道昨天打過架,如果再一瘸一拐那肯定就是輸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