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53章 瀘西村的夏收(廿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空間農女種田忙

  祁莊給出的工分本子和存折,根子上在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三原則,安排村民干活,讓有勞動能力的男女老少都能從中掙些錢,有錢在手腰桿也硬,讓每戶家庭里的老人婦女和孩子的日子能好過一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事能少一點。

  那十五戶自耕農的土地仍然租給祁莊,同時,一年兩稅也是照樣要交,無比羨慕不用再交稅的佃農們,可要他們放棄田地也做佃農又有點舍不得,祖上傳下來的土地還是能繼續傳下去的,其他家庭能傳什么呢?

  重獲新生的瀘西村仍然得到了媒婆們的喜愛,之前跑光的媒婆們這會兒又重新出現在村里。

  村里現在人人都在掙錢,十里八鄉的姑娘都爭相想嫁過來,本村的姑娘則沒一個人想往外嫁,掙不著錢,任憑媒婆把男方說得多么好都是假的。

  祁莊也在人群中推波助瀾,讓想嫁姑娘的人家盡量跟本村聯姻,都知根知底,嫁到外村女兒就是送去的人質,女婿家有點什么事就會逼迫女兒回娘家借錢,借不到錢回去肯定挨打,一來二去的,最后無外乎大姑娘投井上吊的結局,辛辛苦苦養大的姑娘死了多可惜,就算一時嫁不掉留在家里掙錢也是好的。

  村民們此時的心路歷程就跟四柳村差不多,都要有這樣的一段思想心智發展的過程,等姑娘們真被家里留住了,就是下一步,以招工的名義將姑娘們帶去工場,除了寄工錢回家,其他的日子她們都是自由自在的。

  瀘西村因夏稅而起的熱鬧到此算是徹底終結,說起來好像時間過了挺久,其實前后不到半個月,整個縣的夏稅時間都沒結束,衙門里的師爺們算賬算得頭昏眼花,收稅的衙役們依然在底下各個村鎮來回奔波。

  祁可放心地回到涼水鎮,開始準備今年第一屆涼水鎮交易會。

  福縣氣候炎熱,秋收時間晚,她可以和去年一樣,先弄完交易會再趕去福縣。

  鎮上印坊印刷的精美請柬廣發出去,一本請柬上印了兩個時間,一個是涼水鎮工農產品交易會,一個是四柳村山珍交易會,兩個交易會的日期各不一樣,感興趣的可以來回趕場。

  直白地印出工農產品四個字讓收到請柬的人們有些看不懂,但想想涼水鎮數量繁多的工場,立刻就對“工農”二字有了理解。

  工是工場出品,農是農田出品,涼水鎮沒有山,所以四柳村交易會改為專門的山珍交易會,時間也提前到山珍大量出貨的夏秋季節。

  熟悉四柳村的人都知道村后山藏有祁可的菌菇房,一年四季都有各種各樣的菌子,但夏秋季是野生菌子最豐富的時節,在這個時間辦山珍交易會是最應季的。

  祁可這幾年賣菌子都賣出了自己的規矩,一年四季都有的是人工種植菌子,以及應季而出的野生珍稀菌子,只要能種植的菌子品種就別想從祁可手上買到野生的,她手上不會有一顆有毒菌子流到買家的飯桌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