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傍晚,侍衛將一封書信送到楊若晴的手里。
  楊若晴一眼看到封面上,駱風棠的親筆字,當即眼前一亮。
  好一段時日都沒接到他的家書了。
  揮退了侍衛,楊若晴趕緊回屋迫不及待的拆開了書信。
  “晴兒:吾妻,許久未見,甚是掛念……”
  呀呀呀,僅僅只是第一句,就把楊若晴給甜到了。
  一想到那家伙用拿劍的手,提筆給她寫出思念的話語,楊若晴心里就控制不住的升騰起一種強烈的反差,而這種強烈的反差,同時也讓楊若晴情緒價值拉滿!
  等到團團圓圓被王翠蓮和蓉姑帶著來后院這屋尋楊若晴的時候,距離楊若晴看完信,已經過去了快一碗茶的功夫了。
  “娘,我也要看信。”團團人才剛進門,稚氣的聲音便傳入了內室。
  “小耳朵這么機靈啊,這么快就知曉了。”楊若晴笑著望著走進來的一對幼子。
  “給我,我瞅瞅。”
  團團已經走到了楊若晴面前,一本正經的朝她伸出小手。
  楊若晴嘴角抿著笑,將信紙遞到他手里:“好,給你看!看你是不是看得懂!”
  團團接過信紙,歪著腦袋打量起來,圓圓也被好奇心驅使湊到哥哥身旁,兩顆小腦袋走在一塊兒看。
  他們兩個還有幾天就三周歲了,楊若晴和駱風棠早就商定好了,等他們五周歲的時候就送去蒙學,三周歲了,等過年開始,就要帶著他們扎馬步。
  三歲啦,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人生的小船要開始試水,扎馬步是第一步,早上再也不能無條件的睡懶覺,要起來開始鍛煉身體啦!
  “怎么樣啊?你們爹在信里說啥了呀?”王翠蓮憋著笑,故意問兩個小孫子。
  楊若晴說:“來,給大奶奶說說。”
  結果,兩個小家伙在那里抓耳撓腮,兩顆那么大的腦袋,硬是湊不出一個字來。
  甚至,在研究信紙的過程中,還給拿反了。
  “娘,我要蒙學,我要識字!”團團紅著臉,把信紙塞回了楊若晴手里。
  他嘴里哼哼著:“大爺爺和大奶奶說的對,不識字,太吃虧啦!”
  圓圓也贊同的點頭:“平安叔說,不識字,別人把我賣了,我還幫別人收錢。”
  家里人之所以跟他們說這些話,是有時候看他們討淘氣,大家們就說,這要是去蒙學去了就好了。
  小孩子嘛,就是那樣,原本那件事他們都不清楚到底是做嘛,可是當家人用這樣的語氣,在這樣的場合里說出來,就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就會認為那件事不好,不要去做。
  就要讓他們自己知道,不去做那件事,你會很被動,會吃虧,他自己才會愿意去做。
  楊若晴拿回了信紙,愛憐的摸了摸他們倆的大腦袋,柔聲說:“好,等你們六歲的時候,我們就蒙學……”
  “不,我明日起床就要蒙學!”團團說。
  圓圓點頭:“我跟著哥哥,哥哥咋樣,我就咋樣。”
  “明兒就蒙學啊?那你們能認認真真學認字嘛?”
  “能!”
  “蒙學的時候,一個時辰不許離開課桌和凳子,只需喝一點點茶水,不可以吃東西,也不可以玩玩具,更不可以打瞌睡,你們能做到嗎?”
  “能!”
  “哥哥能,我更能!”
  “好,那明日我跟你們大嫂商量下,讓你們大嫂給你們啟蒙?”
  “好!大嫂啟蒙!”
  “那你們可要好好學,你們爹很快就要回家了,到時候你們認字給他看,嚇他一跳,好不好?”
  “好,嚇爹一大跳!”
  “我要讓爹大吃一斤!”
  楊若晴特地多看了圓圓一眼,這壞小子,現在開始偷偷摸摸調皮啦,跟著村里小孩子們在一塊兒玩鬧,學會了不少俏皮話。
  她懷疑這個‘大吃一斤’很有可能是壞小子故意說的,里面有玄機。
  果真,面對來自楊若晴審視的目光,圓圓目光閃爍,壓根不敢跟楊若晴目光對視。
  好了,結案了!
  楊若晴輕輕揪了下圓圓的耳朵,耳垂很厚實,用老一輩的話來說,耳垂厚實的人,長大了不愁吃喝。
  “晴兒,棠伢子啥時候回來?”一旁的王翠蓮也問。
  楊若晴說:“信上說,把手頭的事情交接好久動身回來,路上不耽誤,不管如何,都能趕上回來過年。”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滿打滿算一個半月,也就是說,半個月之后就要進入到臘月,家家戶戶要著手準備過年的相關東西了。
  “好啊,能趕上回來過年可就太好了,哦對了,大志呢?大志啥時候回來?”王翠蓮又問。
  提到這個,楊若晴笑了,道:“我正要跟大家伙兒說這事兒呢,大安又發了信回來,咱志兒考中了進士,喜榜已經到了長淮洲,后天送到咱家!”
  “哎呀?后天?這么快!那要準備好多東西吧?”
  不僅王翠蓮激動起來,一旁的蓉姑也是滿臉紅光,非常的激動,可是卻又手足無措,不知該往哪方面去準備東西。
  畢竟,她當初雖然是長淮洲某個大官家的家生子,可是那個大官家,也就是祖上出過兩位同進士,到了后面是一代比一代衰敗,家族里面,尤其是后院,各種蠅營狗茍的事情真是的不夠看。
  納小妾和宴請如何操辦,要準備哪些東西,這個蓉姑門兒清啊。
  但是類似這種家族子弟考中了進士,皇帝專門派人下來家里發放喜榜,昭告鄉里這種大事情上……蓉姑可就沒轍了。
  楊若晴微笑著點點頭:“該準備啥東西,我都已經準備好了,到時候人到了村里該怎么做,我會提前一晚,把大家伙兒召集到跟前去細細說的。”
  “大媽不要擔心,還有你蓉姑,你也不要緊張。”
  “好,好,我們不擔心。”
  “我也不緊張。”
  話是這么說,可是她們倆的聲音都有點微微顫抖,這就是所謂的不擔心?不緊張?
  哈哈,楊若晴有點蚌埠住了。
  “還有啊晴兒,錦陵呢?錦陵考得咋樣了?”王翠蓮又問及錦陵。
  左錦陵現在可是駱家的女婿啊,是王翠蓮的孫女婿,能不關注嘛!
  提到這個錦陵,楊若晴臉上的笑容可就更深了。
  “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