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三五四 名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斬將

  所謂君子之交,唯有雙方的才學、地位相當,才能談的投機。

  國淵本對亂世有些厭倦,只求研讀經書,做到如其師經學大師鄭玄一般,沉淀自身學問,至于傳道授業,形同于將所思所想用于實踐,不會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

  劉策將自己的來意,與國淵說起,言道如今局面,公孫度生前對遼東多有刻薄,幽州三年免除賦稅,遼東的百姓皆沒有得到,而現在,涿郡土地增了近一倍,燕國更不用說,只看上谷郡,于百姓來說,何其幸也。

  當初公孫度在遼東,所占的也只有不到一半領地,向東又有高句麗,以及遼東半島,向北有烏桓鮮卑外族,諸如管寧的這些隱士,在遼東是躲避了戰亂,可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王烈甘愿冒著天下筆伐,領了上谷郡,置聲名不顧,那其它所謂的名士呢?

  能對得起他們的一身所學嗎?

  況且,方才不是已經說好了嗎?

  劉策有向北驅逐外族至狼居胥,你國淵也說這是漢室的功績,現在志向未至,你要再說什么袖手旁觀,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再說了,興辦學堂,教化百姓,順帶著提拔正直的人,督促百姓,監督著糧食賦稅,就像是如今王烈在上谷郡做的一樣。

  這糧官不屬于正統,也不算出仕,權且是舉手之勞罷了,這是個人施展抱負,與朝堂,與漢室不堪,沒有任何關系的。

  國淵本就有顧憐百姓心意,否則王烈也不會讓劉策前來勸說,強人所難的事,可是在交往中最為忌諱。

  于是乎,國淵被劉策說動,當日便收拾了些,與王烈告別,再回遼東去。

  劉策親自遣人送國淵一行,又寫下書信,告知小黑前因后果,想來,以小黑敬重名士的性子,又能將政事交出去,小黑定然會樂于成見。

  而從國淵的口中,劉策卻意外的聽到了另一樁事。

  先前劉策便回稟了劉和,說起王烈在上谷郡興學教化之事,劉和只說是善舉,然而,在燕國,涿郡,戲忠的政令施行的極好,可是這興學教化,卻始終沒有開始。

  先前,劉策還以為燕國事務繁忙,沒有人手,隨后更忙于新州督促建,到時將這事淡忘了。

  而國淵卻說,劉和對興學教化持著抵觸心意,年前被國淵和太史慈救下的劉政,是極為難得的賢能,太史慈有意讓劉政輔助劉和,帶著劉政去了燕國,卻是再沒有了消息,而劉策隱約記得,似乎劉政一直推脫抱病。

  如今想來,這就有些奇怪了。

  顯然,王烈對劉和的不滿,還有太史慈對劉和的態度,都早有端倪,只是劉策沒有細想過罷了。

  而王烈之所以沒有跟劉策提起,怕也是允諾推行興學的事,可是劉策一口答應的!

  其中緣由,劉和是怎么想的,或者其中是何人心意,怕是再難尋出。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郭嘉沒有隨同劉策再向新州,而是與國淵一同東出居庸關,再分頭各自回燕國,去遼東。

  郭嘉怕袁紹以盧植名義,再做些什么手段,好及早做些準備,甚至于燕國的事,身為本職,郭嘉也要再了解一些。

  另有董白一去,受郭嘉號令組建的隱軍,也需要郭嘉張羅。

  次日,劉策分了五百騎兵,與自己同行,又讓剩余騎兵守在居庸城,時而有所呼應。

  到了新州時,天色尚且早些。

  原本荒蕪之地,居建了許多村舍,雖然過于緊密些,在這荒原上多有突兀,也能從其中看到生活氣息,不會讓人覺得,這是胡人慣長徙草而居的樂土。

  “吁!來人止步,快快報上名來!”

  前方三五騎兵行動極快,在距離劉策引領騎兵極遠處,便有所警覺,又分了一人前來問詢,倘若劉策一行真是敵人,剩下之人便會舍棄同伴,去通報駐軍。

  這是小黑探兵常用手段,倒是讓劉策生出熟悉之感。

  劉策見到這問話士卒,雖然面臨著危險,但是并沒有恐懼,心中頗有贊賞,當即道:“我乃劉策,快去跟你家頭領劉沖說一聲,好讓他做些準備,哈哈。”

  “原來是劉將軍!”

  那士卒聽了劉策說起,再看著劉策面容,頓時喜形于色,再回頭與身后伙伴喊道:“兄弟們,都過來吧,是劉將軍。”

  此行,隨同劉策是,多是趙云招攬的胡人騎兵,若只以騎術驍勇來說,這些胡人騎兵皆是能征善戰的精騎,只是這行軍打仗,畢竟講究戰陣,與胡人在塞外部落間的廝殺,完全不同。

  騎兵訓練,往往要數年之久,是以,趙云救援張合,帶的人,還是慣用的親兵,引領者另外的胡人騎兵。

  劉沖派出的這些探兵,也是看到來得有許多胡人,才會更警惕一些,畢竟,前幾日,跟劉沖打的那些,不是烏桓人,就是匈奴人。

  有劉策在場,便是再多胡人,探兵也不會覺得什么,趙云、劉策、太史慈從烏桓人手中,奪下這新州之地,已被士卒們傳的神乎其技,私下覺得,一騎當千怕是也不足以形容劉策,至于劉策身后這些胡人,是否脅迫劉策,根本就沒有人想過。

  有了探兵引路,劉策行進的更快了些。聽了騎兵奔騰聲,劉沖自然有所警覺,不過得了探兵的傳訊,才沒有嚴陣以待,又知劉策親自帶人來了,劉沖多有驚喜,赤著臂膀,便站在居中高處,碩大的身軀,讓人不覺想起,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即視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