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二零五 殊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斬將

  戰后的余勢仍在當空盤旋,有些腥淡的血味似乎在提醒著所有人方才發生的廝殺。

  從徐榮的眼中,劉策看到了毫無掩飾的卑藐,那是與實力無關,人與人地位不同,身份尊貴卑賤差距的俯視,換言之,縱然徐榮先前說起劉策也算有些本領,也只是因為劉策本領才勉強高看一眼。

  這等目光神色,往日時候,劉策多次遇到,在袁紹軍中運糧的那幾年,司責計量的糧官,多半就是這種態度。

  不過,徐榮提及的盧植,言語間稱盧植為盧師,讓劉策對徐榮的傲慢興不起半分波瀾,便是心氣極高的小黑,依著平日秉性,早就反唇相譏,此時,隨在劉策身旁,嘴角蠕動幾下,終究有些氣餒的低頭看著地面。

  當世上,講究的是學識,門系。

  不管是出仕,還是養望,都需要受人舉薦,家世何處,師承何人,占著極為重要的位置,亦或說,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就比如,看到一處險地,一處高山,腦中想著,我要依著險地,如何布防,可以使得自己派兵布陣,戰局優勢。

  看到一條水,又會想到,若是敵人來攻,我如何埋伏,引誘對方過水,我再半渡而擊,一舉破敵。

  倘若說出這番言論的是袁紹,或者袁術,那么聽到此言的人,多半會驚奇,由衷感到,這人果然是兵略大家,所思所想,都與凡人不同,日后定當會有一番作為,可謂是袁家的麒麟兒。

  而這番話若是由小黑口中說出,便會有許多人指著小黑恥笑,你家中的田地種了么,柴木可曾夠用,米鹽還能吃幾天,還不去山中打獵,取了皮毛藥草,去城中換些用物,真是知為貧寒家中分憂。

  世間兩分,早在多年前便已經形同陌路。

  盧植是涿郡涿縣人,聲名在幽州也是遠揚,學成歸來時,收了數名弟子,其中就有公孫瓚與劉備,后來盧植被征為博士,又平了揚州叛亂,拜為九江太守,更與蔡邕、李巡等人發起的校勘儒學書籍的倡議,將其豎立在太學門口,被世人稱為太學石經,盧植名望更進一步。

  待到張角叛亂,天下大亂,盧植掌兵,在冀州連克張角,無奈受人排擠,先后被罷免,又啟用,隨后董卓入京,終因拒了董卓招攬,而辭官歸了幽州。

  對于盧植,劉策是極為敬重的,正如王烈一般,雖然劉策根本沒有機緣與他們有些交集,在劉策心中,始終對他們懷著敬畏。

  到了此時,劉策原本一些想不通的地方,也豁然開朗了。

  劉策終于明白,為什么劉和如此堅決的來親自迎戰公孫瓚,又什么執意讓劉策不要插手其中。

  劉和一定說服了盧植襄助他,平定幽州戰亂。

  從一開始,劉策就知道,與公孫瓚一同的徐榮,非但沒有威脅,反而會幫助自己擊潰公孫瓚,只要公孫瓚敢起軍來攻取燕國,就會變成孤軍,而公孫瓚一直期待的援軍,根本不會到來,便是到來了,也是兩面夾擊之態,讓公孫瓚敗的更快一些罷了。

  或許,公孫瓚敢出兵,徐榮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時之間,劉策突然為公孫瓚感到莫名的悲哀,到了最后,還沒有看清局勢,身為局中人,被自己看不起的劉和玩弄于手掌之間,仍不自知,死在徐榮到來之前,或許已是公孫瓚的幸事。

  能猜到盧植參與,其實不是什么難事。

  盧植不堪董卓亂政,歸隱在幽州,公孫瓚身為盧植的弟子,在幽州執政,竟然沒有請老師出山,這本身已經說明兩人之間關系極差,劉和身為天子侍中,與公孫瓚有不共戴天之仇,能說服盧植助他,實則輕而易舉。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劉和手持天子劍,見到盧植當面,以天使的名義,告知盧植,天子讓他領兵救援天子于危難之中,想盧植身為漢臣,縱然對先帝有些埋怨,可事關天子事,身為臣子,怎能袖手旁觀,于是,就有了與徐榮約定的事,只是,原本定下誅殺公孫瓚的時日,卻是幾月以后,沒想到公孫瓚提前有了舉動,也就迫使劉和為之應變。

  事前,劉策根本不知道盧植與徐榮的事,正是因為袁紹敗退,劉策擔心幽州局面失控,才想要奪取先機。

  先前遇到劉和時,劉和與劉策說,有些事他還無法說,當時劉策沒有疑問,便將戰局交給了劉和,眼下想來,劉和閃爍其辭的,大抵就是徐榮與盧植的事。

  自從劉和來了幽州,除了打著父親的名號,收斂部下,實則沒有什么出彩的表現,不然,邢舉也不會一點顏面都不給劉和,就自相謀亂了。

  劉和需要向所有的幽州人,來證明他的能力,證明他比劉虞更勝一籌的能力,才能真正使得幽州歸心。

  功高蓋主的事,劉策一直都在留意。

  正因為如此,劉策一直分兵,將燕國城中的所有事,都歸于劉和,讓劉和自行任命,便是戍軍中,也讓劉和派遣尾敦田疇節制,宋珪一手訓練出的弓箭營,連同宋珪本人,劉策也讓了出去。

  劉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明他的心意,早在許久前,戲忠當著劉策面,就夸贊劉策,在處事方面,做的極好,這點比自己做的更好。

  劉策不由的想著,以戲忠的智慧,時常與劉和交心,戲忠是否從中看到了什么?為何事先沒有與自己說起過只言片語?

  這等疑惑,也只有歸還了燕國,再尋戲忠私聊了。

  眼下,徐榮正站在身前,對于徐榮說的事,劉策已經信了十分。

  這等事,只需要與劉和驗證一番,自會有定論,劉策對盧植敬重,徐榮自稱盧植弟子,就算是看在盧植顏面上,劉策也不會對徐榮難為。

  況且,徐榮守著幽州南部,讓袁紹不能北進,又出自于遼東,其中關節,劉策不知曉,只要徐榮說的屬實,公孫瓚已然身死,等若是幽州已經落入了劉和手中。

  從與劉和北進,到如今,不過半年時間,這其中,經歷了許多險阻磨難,然而短暫時間,將幽州平定,不管是對幽州百姓,還是對劉策來說,都是十足好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