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五十八 上善若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斬將

  天已放晴,劉策讓仆兵在容城外,支起鍋灶,巳時早饗便在容城外起做。

  接連幾日,功曹胡止都遣人送來吃食,看這情形,只要軍伍在容城呆一日,胡止便會供養軍伍一天。

  劉和傷勢早已被包扎,涂了上好傷藥,只要不出力使左臂,亦是不影響劉和日常做事。

  雖然劉和要與士卒同住,以示心意,然而,卻被鮮于輔和戲忠勸阻,戲忠直言,他已經用錢財和布帛安撫了軍心,又有胡止送來的吃食,這幾日,因雨不能出行,連軍中訓練也是不能持久,說不得是士卒過的最舒爽的幾日。

  既是士卒無怨言,又何必多此一舉來著?

  劉和臥榻時,戲忠找過劉和,說起在城中的部署,耳聽得戲忠籌集的糧草和軍餉,以及容城商賈屬官寫下的允諾,若真是最終如戲忠所望達成,軍備器械糧草問題,盡皆迎刃而解,最厲害的是還有后手,戲忠也順手布置下。

  需思量的,不需要思量的,戲忠全然做下,劉和覺得除了給戲忠吶喊助威,其實也做不了什么。

  鮮于輔勸阻,劉和可不聽,戲忠既然說了,劉和不圖虛名,也就不再堅持。

  辰時起后,劉和換了衣衫,驅散了胡止派來守護他的衙頭,讓鮮于輔脫下軍服,扮作家仆模樣,隨他去城南之處。

  眼見容城街道店鋪,與之前,并無異樣,也沒有聽聞本城住民狀告一事,想來士卒安分,沒有依勢壓人,損了己身聲名,劉和對于戲忠前時的議建才有所安心。

  有鮮于輔引領,劉和登上城墻,下方情形一覽無余。

  偏南處,清理出來的空地上,鮮于輔的親兵,高順的陷陣營,還有千余步卒,軍伍嚴整的列在一處。

  劉沖騎著一匹紅色馬兒,在最前方止住,手中兀自持著寬大巨斧。

  “以往之事,休要提起。今后,這軍中,平日訓練,皆歸于我。若是不認識我的,不打緊;有懷疑我本事的,也不打緊。”

  “我今日,告訴你們,我叫劉沖,是咱們幽州人,我就是一個粗人,不懂得什么禮數,如果你們有不服的,可盡管來找我。”

  “能把我打趴下,我這個位置,就是你們的,如果覺得打不過我,就暫且聽我的,我先說好,訓練中,要是有誰偷懶,我劉沖可不客氣。”

  “我們都是男人,都沒有少一兩個卵籽,想要官職,拿軍功來換,要銀子,也拿軍功來換,砍一個兩個腦袋,我不嫌少,砍十個二十個腦袋,我也不嫌多,要是砍幾百個.....”

  “嘿嘿,這牛皮誰都會吹。”

  “你要是砍了公孫瓚的腦袋,也不用和我打了,我這位置就讓給你了。”

  “聽清楚了沒有?”

  迎面千余士卒臉上多有些笑意。

  一同哄笑喊道:“聽到了。”

  又有人間或大聲道:“劉沖,你要說話算話。”

  劉沖似做扭過頭,尋找其人聲音,終究目力不如小黑,尋不到其人,頓時怒道:“我劉沖說話,十匹馬都追不上!在座的各位,都是一個見證。”

  其下,又是一陣哄笑。

  這幾日大雨,除了輪尋換防,又受劉策令,不能私自外出,在廂房中,地方不大,不能訓練。

  文無第二,武無第一。

  眼見劉沖這幾十人似與劉策相熟,就是再蠢的人,也知道鮮于輔讓出軍權以后,近水樓臺先得月,劉沖小黑或許便直接當了頭領。

  有對鮮于輔不忿的,有自以為本領不凡的,以言語起哄,說話間也不乏惡意。

  戲忠單獨拿出一捧錢銀,還特意支出一張鍋,取過胡止送來的彘腿肉,切成大塊,放在鍋中以火煮,又備了菜蔬,放做幾盤,言道可為軍中切磋,最勇者獨享。

  彘腿比之馬肉,味道要好上許多,往日間,也就是喜慶年余,才能割來一兩粘鍋,還是不能盡食。

  雖說士卒此前也吃過馬肉,也有肉香,不過兩項比較,高下立分。

  戲忠儼然是劉和最依仗的智謀之人,有戲忠在前看著,有心思之人,打定主意要在戲忠身前露上幾手。

  經過戲忠這番推波助瀾,立時便騰出一塊空地,以角力決勝。

  劉沖力大,便是在袁紹軍中時,也是與文丑相若,在此地,哪有什么敵手。

  早經過劉策提點,敗了十幾人后,再無人敢上前挑戰,劉沖沒有獨享一鍋彘肉,以刀分與眾人,雖然一人所獲不過小塊,劉沖此舉卻是贏得了眾人的認可,便是有人私下有小心思,也是不敢當面提出來。

  劉沖不管是體型,還是力量,都比劉策大些,武藝經過兩年磨練,更是有所精進,劉策也是那日被戲忠甩手離去后,才有所醒悟,如今領了一軍統領,再不能如以往那般凡事親為了,所以才誠心讓劉沖立威,好督促步卒早些訓練。

  畢竟,這千余步卒,戰力著實太弱。

  至于那些不服之人,眼下暫且過去,日后戰勢起,想來劉沖也能服眾。

  劉和與鮮于輔站在容城外墻之上。

  看著遠處劉沖懾服眾人一幕,劉和微側過頭,向鮮于輔道:“可曾有些感觸?”

  鮮于輔搖了搖頭,不知劉和所言何事。

  “公孫瓚的步卒,在幽州鮮有敗績,與外族交鋒時,也是幾乎全勝,后來與袁紹一戰,自號白馬義從的精銳被一舉殲滅,敗退之后,我父親領著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被公孫瓚一千士卒擊潰,鮮于輔,想來,我父親領的士兵,就是如同這些吧。”

  鮮于輔受劉虞之恩,劉和是劉虞的兒子,劉和能如此評說劉虞,鮮于輔卻是不敢回應,只是在一旁低下頭,終究是沒有說話。

  劉和原也沒打算聽鮮于輔回應,自顧道:“前時,我只想著為父親復仇,要親力而為,此時想來,實在有些可笑。”

  鮮于輔附身拱手道:“少主不沾兵事,能有如此心志,已是難能可貴。”

  “經過這一箭之傷,我撿回一條命,自生死間游走一遭,說來也怪,以往許多不通之處,如今豁然開朗了。”

  說到最后,劉和只覺得心中清爽,又徒然生出一種快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