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105【幸運或不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球童開始

  在關于李娜“炮轟”的報道之后,記者拿著報紙去問時任網管中心的孫晉芳主任,“李娜說國家隊的機制不好,您怎么看?”

  孫主任說了她的看法后,記者又拿著報紙給李娜看……

  李娜盡管心里很難受,卻終于什么都不敢再對媒體說了。

  任何機制都不可能完美無缺,都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或者缺陷。

  然而就當時全國的網球水平整體而言,除了彭帥和李娜等運動員披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外,選材機制其實也是舉國體制中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

  外國并不強調國家隊的概念。

  臨到有代表國家出賽的賽事,往往是臨時組隊。

  球員從小要么是由家人進行啟蒙指導,要么是在規模各異的俱樂部里進行學習訓練。因此球員的特點往往各有不同。

  而在華夏,運動員是從區縣、到市、到省再到國家,一級一級的通過體校進行篩選,各省市的選拔標準也都大同小異,選拔出來的選手往往也缺乏一定的個性和多樣性。

  在這樣的機制下,如果把克耶高斯和托米奇這樣的天才運動員擱在華夏,這倆貨不但不可能成為聞名世界的球星,還極有可能淪為社會的渣滓。

  訓練更是如此。

  就像馬克所說,隊員們在訓練比賽中都不帶腦子,打法都像一個模子出來的一樣。

  說到根本,舉國體制下的網球與職業化網球最大的不同,其實還是二者之間利益的偏差。

  對于舉國體制而言,其中心思想實際上就是金牌思想。以出成績奪金牌為國爭光為主要目的。

  甚至都不論這個金牌的“含金量”如何。

  既然參加職業比賽是為了國家榮譽,那么當個人和國家兩者利益發生沖突時,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就只能、也必須是國家利益至上,從而無條件選擇國家。

  屆全運會的網球團體預賽,與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的時間相撞。

  結果李娜、李婷、孫甜甜、鄭潔、晏紫還有彭帥這些已經在世界賽場上打出名堂的金花們,卻都不得已紛紛集體回國,代表各自省隊參賽。

  放棄擁有過百年歷史、地位崇高的四大滿貫賽事,而參加一個不具備任何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性運動會,對于一名職業選手來說,簡直難以想象,簡直是不可思議!

  然而這又是舉國體制導致的必然結果。

  作為代表國家的團體賽的聯合會杯其實同樣如此。

  美國的大小威姐妹可以因為時間沖突,或者只是因為自己不想參賽而缺席,卻沒有人能把她們怎么樣。

  而國家隊的金花們,卻甚至要為此而提前回國,回到各自的省隊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集訓……

  雅典奧運網球女雙金牌得主李婷2006年接受采訪談及“職業理念”時曾經說過一段很有總結性的話:

  “如果要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國外球員都是‘職業’的,而我們是‘專業’的。他們是通過比賽來生存的,而我們是通過訓練來生存的。我們的任務就是訓練和比賽,國家給我們支付這筆費用……”

  因此在舉國體制下,單雙打的獎金收入之間巨大的差距也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為有國家財力給你墊著。所以,怎樣能夠拿到金牌,那就怎么打……

  雖然運動員不太可能因為比賽的獎金而暴富,卻也沒有什么后顧之憂。

  除了獎金,“榮譽”倆字兒也是職業網球的關鍵詞。

  在四大滿貫奪冠的球員,都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冠軍獎杯上。

  取得過偉大成就的球員退役后,還有機會進入網球名人堂,得到廣大球迷永久的崇拜,在網球歷史上真正實現不朽。

  但這又與舉國體制相悖。

  因為舉國體制強調的,是國家榮譽而不是個人成就。

  李婷/孫甜甜在奧運會上代表的是中國,金牌也是為中國隊奪得的金牌。

  而費德勒目前已經是一個接近四十歲的老人,至今還仍然參加大滿貫比賽。卻只是為了盡力嘗試如何延長職業壽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加輝煌。

  在金牌思想、國家榮譽控制下的舉國體制中,在奧運金牌,亞運會金牌甚至是全運會金牌面前,職業網球的諸多規律都會被漠視。

  網球項目在1988年回歸奧運家庭后,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在2000年就明確提出走職業化道路的方針,只是當時方針的重點,是選擇以女雙為突破口。

  仔細想來,這其實就是為了亞運會和奧運會。

  因為獎金額度關系,國外職業選手不重視雙打。所以很少有來自同一個國家的選手常年配對。

  華夏選手只要能固定搭檔參加比賽,就能夠以默契優勢取得好成績。

  所以至于當時的所謂“職業化”,只不過是讓那些金花們多多參賽,最大限度地獲取積分,從而得到奧運會的參賽資格而已。

  但這些畢竟是一項有益的嘗試。

  試水“特色職業化”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讓網管中心的領導們堅定了將網球職業化進行到底的信念。

  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已經嘗到諸多甜頭的網管中心終于做出了允許運動員自主訓練、自主參賽、自負盈虧的決定。

  也就是說從2009年開始,網管中心終于將“四朵金花”李娜、鄭潔、晏紫和彭帥放權單飛,實現她們四人最大限度的職業化。從而也最大限度地為保證她們的技術水平和比賽收益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新措施實施后,運動員將獲得更大的自主權,真正走上自負盈虧的道路。

  放飛后的運動員,將自己花錢聘請教練、安排訓練、支付參賽費用。比賽獎金和商業開發將是她們獲得的主要回報。

  獎金上交的比例也比在國家隊時大幅下降。

  當然,放飛的遠動員必須無條件代表國家參加聯合會杯、亞運會和奧運會等重大比賽,也是這份放飛協議中的重要條款之一。

  這種模式其實已經與國外職業網球運動員的參賽模式已相當接近。

  這樣可以更大地調動運動員的主動性,爭取打出好成績,提升自己的排名,獲得更多的獎金。

  這項舉措從2009年開始實施至今,終于實現了“舉國體制與華夏特色職業化”的融合。

  因此,此時的王一男是非常幸運的。

  經過前輩們歷經數十年的坎坷探尋,到他將要轉為職業時,一切已經水到渠成。

  王一男又是不幸的。

  “四朵小花”因為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在體制里面靠國家和地方的投入而成長起來的。因此她們即使放飛之后,仍然要將12的比賽獎金和8的的商業開發收益上繳國家。

  王一男隸屬于廣東網管中心……

  因此他現在的身份自然也屬于體制之內。

  因此如果按照一刀切的慣例,如果他也要轉為職業,獎金和商業開發收益所要上繳的額度,自然要和四朵小花一樣。

  然而即使把王一男上體校和被選入省集訓隊的時間都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半年的時間。

  不但王一男不甘心,就是楊咪也是非常的不甘心。

  其實自從2008的北京奧運會結束后,當年的十月份,國家網管中心就已經決定為四朵小花開綠燈了。

  楊咪遲遲沒有把王一男的轉職業一事辦下來,其實就是因為要上繳的獎金和商業開發收益這個一刀切的基數。

  四朵小花得到放單飛的消息時,幾乎是沒有任何多加考慮就非常踴躍地跑過去在協議上簽了字。

  楊咪卻不可能讓王一男也立即去簽這個字。

  王一男的運動生涯,從開始到現在,幾乎完全都是靠柰克中國的和少部分天佑保險提供的資助才得以實現的。

  如果再往遠一點追溯,還有陶敏的個人資助。

  國家或地方在王一男身上的投入,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沒有人比楊咪更了解這些內情了。

  也沒有人比楊咪對這件事會這么執著。

  不僅僅因為她和王一男之間的不尋常關系。

  王一男轉職業后,楊咪還要擔任他的經紀人。而屆時楊咪這個經紀人的收益,也將主要來自于王一男和米雪二人的獎金和商業開發的收益。

  雖然此時楊咪還沒有就這些細節和王一男深入探討,但兩人之間的利益捆綁卻已經是毋庸置疑。

  一直到了2009年的四月份,王一男轉職業這件事才終于有了結果。

  而此時的四朵小花卻早已經在職業的賽場上四處征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