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七章 大封特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我為漢王

  劉凱看青州的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就安排徐庶李典等人繼續帶兵留守青州,而自己帶著趙云天劍軍回到東平國。

  好像青州發生的一切都和他劉凱沒有一絲關系。

  劉凱在出兵冀州之前,一直讓滿寵等人在致密城為劉凱招募流民訓練新兵。

  回到東平后劉凱讓崔琰安排戰死將士的撫恤事宜。

  劉凱還是非常重視這件事情的,所以東平軍將士們的善后標準非常之高。

  劉凱還想過,在大漢朝廷給他下放權利之后,就為這些陣亡的將士追加更高的榮譽。

  總之是不能讓死去的人就那么死了。

  在出兵冀州之前,他還一直讓滿寵等人在致密城招募流民入伍。

  這次回來正好還能補充下天劍軍的戰損,訓練新兵的事情可一直都是高順負責的。

  沒讓劉凱久等,陳宮帶著朝廷的信使一起回來了。

  陳宮早在從洛陽離開前就大概知道了朝廷的封賞,也派人給劉凱傳了信。

  這次前來宣旨,劉凱反應也就沒那么大了。

  還是如同上次一樣,一個太監帶著十多個侍衛在東平王府前宣讀。

  劉凱帶著東平王府眾人跪著接旨。

  “東平王劉凱響應朝廷號召,剿滅黃巾賊子十萬有余,朕因為宗室子弟中有東平王這樣的人為朕分憂解難而欣慰。

  特封東平王為青州刺史,加食邑萬戶,將任城國并入東平國,賜東平王劉凱開府稱制的權利,最高可自行封賞兩千石的職務。”

  雖然早早就知道了朝廷對他的封賞,可是真的當任命下來,劉凱還是挺高興的。

  要什么來什么。

  以前還怕青州那些太守國相造反,現在他直接成了那些人的頂頭上司。

  青州境內的黃巾軍也都清除干凈,這一下子省事多了。

  劉凱接旨后讓下人帶著太監隨從去休息了,還讓人給宣旨的太監送了百金酬謝。

  相信太監回去之后應該少不了說劉凱的好話。

  劉凱隨后把陳宮叫到了書房。

  “公臺,這次可真的是幸苦你了。”

  陳宮笑了笑說。

  “殿下,此次能夠這么順利還真的是靠趙云將軍斬殺張梁之功,還有您的萬金起到了作用。”

  劉凱也跟著笑了笑。

  這年頭再大的功勞有屁用,皇上該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有那兩個大太監吹耳邊風,就算劉凱沒有這么大的功勞,想來封賞也不會太差。

  “公臺,既然寡人已經成了青州刺史,也算是正式接管青州了,我們要不要直接前往青州現在。”

  陳宮想了想說。

  “殿下,臣回來的時候,聽說皇甫嵩將軍已經將張寶的黃巾軍主力全部屠殺了,目前全國上下黃巾賊子已經不足為慮。

  臣覺得應該盡早前往青州,主持青州大事。”

  劉凱也知道前些日子皇甫嵩徹底平定冀州黃巾軍的事情。

  按照歷史的發展,就該要發生涼州之亂了。

  劉凱這段日子也琢磨出來一點發展規律出來。

  雖然自己的出現是一個異數,而且必定會導致后面一系列事情的混亂,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他還是改變不了歷史的進程。

  頂多就是推動一下而已。

  就如黃巾之亂,因為他自己的舉報時間上提早了,規模也擴大了。

  但還是沒有能夠抵擋的住朝廷的官軍。

  馬上要發生的涼州之亂必定會吸引所有的目光到西方去。

  這時候就是劉凱積蓄實力的最好時機。

  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劉凱想到了在青州的背水一戰。

  如果不是原子手表加強了趙云還有臧霸,只怕他現在已經死翹翹了。

  如果下次趙云不在他的身邊,現在剩余的五百點說英雄點數必定是不夠挽救這個局面的。

  劉凱整理好思緒后,對著陳宮說。

  “公臺,寡人決定將治所遷往北海國劇縣,咱們接下來主要的目標有兩個。

  一是要發展青州,讓青州富庶起來,才能夠承擔的了更多的大軍。

  二是廣招人才,寡人要讓天下英杰都為我所用。”

  陳宮聽完劉凱所說,也覺得跟他自己想的發展方向很是符合。

  隨即就點頭應諾。

  劉凱下令之后,整個東平王府就開始動了起來,開始遷往北海劇縣。

  一路上根本也沒有黃巾軍的侵擾,很是太平。

  不到七天,劉凱等人就先行到達了劇縣。

  此時劇縣還是那副殘破不堪的樣子。

  李典徐庶等人只是將黃巾軍全部擊潰,但是并沒有安排人修繕這些郡城。

  很順利的劉凱就從孔融手里接手了劇縣。

  但是他們并沒有入駐,劉凱想既然以后要已這里作為他的大本營,這么點地方肯定不是不夠用的。

  現在經歷戰火,整個城池都不能看了。

  但是正好讓劉凱進行重建。

  劉凱的意思是將原本的劇縣定為內城,在里面修建糧倉,兵營,器械庫等,官員的治所也在內。

  因為原本劇縣就沒有多少人,黃巾軍起義之后百姓要么都加入了黃巾軍,要么就全都跑到鄉下去了,城池一直都是黃巾軍的主要攻擊目標。所以改造根本不會受到什么干擾。

  改造完內城后再進行擴建。

  外面整個居民居住的外城。

  因為現在沒有人,所以劉凱讓孔融陳宮制定頒布利民政策,吸引周圍逃難的流民過來定居。

  這樣一來整個劇縣在戰時就有了兩道城墻在進行防守,守城壓力大大降低。

  孔融聽到劉凱的想法后,就感覺劉凱的心思根本不在這一城一州。

  突然有了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但是現在也不好脫身了,只能按照劉凱說的去辦。

  孔融后來組織了民眾,劉凱也讓隨行的天劍軍一起對劇縣進行改造。

  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要知道天劍軍之前可是經常幫流民蓋房子的。

  很快內城因為有之前劇縣的底子在,所以就改造完成了。

  劉凱呢也從城外搬到了城內。

  有了居所辦公后,劉凱召集了手底下所有的將軍謀士前來劇縣議事。

  這時候也該論功行賞了。

  在所有人都到齊之后,劉凱也沒有過多的寒暄,而是直接就進入了主題。

  “諸位,現在寡人身兼東平國王和青州刺史,朝廷也給了寡人開府稱制的權利。

  寡人覺得是時候該給各位應有的封賞了。”

  劉凱說完后,底下都議論紛紛了起來。

  畢竟誰還不希望自己能有個官職名號。

  劉凱咳嗽了兩聲,示意讓安靜一下,然后就開始了封賞。

  “封孔融為北海國相,崔琰為東平國相,沮授為濟南國相,田豐為樂安國相,徐庶為齊國相,高順為東萊郡太守,李典為平原郡太守,趙云為奮武將軍,于禁為虎威將軍,臧霸為威虜將軍,滿寵為奮威將軍,太史慈為揚武將軍,潘璋為揚威將軍。”

  眾人聽完之后,都很高興,但是也有人發現了劉凱對于陳宮并沒有封賞。

  劉凱看了看底下的反應繼續說了下去。

  “公臺呢,一直跟隨寡人左右,寡人不舍封到各地為官,所以寡人封陳宮為青州長史。”

  把陳宮的職位解決后,這次封賞也終于落下了帷幕。

  隨后派人前去洛陽,上報這些人的官職一事,等朝廷正式下發任命文書,這才算數。

  讓各位武將先下去著手兵營的事情后,劉凱對著文臣們說道。

  “諸位,現在寡人為青州刺史,而現在青州正處于百廢待興的時候,諸位回去后想一想將來該怎么發展青州,明日再來寡人這里為我出謀劃策。”

  劉凱本來想直接就進行商討的。

  因為本來大的方針他之前跟陳宮已經商議好了。

  但是劉凱還是想看看他手底下的這些人會不會有一些他跟陳宮都沒有想到的好主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