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角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鑄神兵

  用了兩天的時間,才將山寨里面要帶走的東西搬運到山下。

  將其裝好車之后,劉橫也不繼續在此停留,開始返回鹽場城堡。

  上千山賊俘虜的加入,讓隊伍看起來明顯壯大了很多。

  劉橫原本擔心臧霸會前來報復,一路上小心翼翼,卻并未看到對方的蹤跡。

  而走了快半天的功夫后,一隊官軍突然出現在了他們身前。

  赫然是北海國的軍隊前來增援武安國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援兵。

  可惜仗已經打完了,這些人來的明顯晚了些。

  雖然明知這些人是為了武安國而并非是為自己而來,但劉橫也不想讓其白跑一趟,每人賞了一百錢,算是聊表心意。

  他剛來青州人生地不熟,哪怕多結交點地位不高的軍士也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意外得到賞賜,一眾軍士自然歡天喜地,看向劉橫的目光瞬間變得不同。

  有了這些援兵的加入,劉橫終于不再擔心臧霸以及太平道的人出現。

  一路上沒有任何的意外出現,劉橫一行人滿載而歸的回到了鹽場城堡。

  “末將拜見公子,您可算是回來了……”

  周倉遠遠的就出門迎接,雖然對于自家這位大人已經越來越有信心,但這次三方爭搶,危險性依然極大,周倉自然難免擔心。

  拍了拍周倉的肩膀,劉橫笑道:“老周,這次沒能殺掉臧霸,下次咱們一起再干他。不過吳敦那廝已經被我殺了,算是為你討回了點利息。”

  “吳敦被公子殺了?”

  周倉頓時張大了嘴,一時間有些緩不過神來。

  雖然劉橫在去山賊老巢之前已經答應過周倉要為其報仇,但事實上周倉并未抱多大期望。

  倒不是他不相信劉橫,而是知道這次的情況有些復雜。

  三方爭搶之下,青州營并不具備太大優勢,畢竟人數太少了,所以能夠順利打下山賊老巢就已經很不容易,哪里還有殺掉臧霸吳敦等人報仇的機會。

  可沒想到,劉橫竟然真的把吳敦給干掉了。

  “吳敦算什么,土雞瓦犬之輩罷了,下次碰到臧霸我把他生擒了,讓你親手來殺。”

  劉橫一聲大笑,卻也不再多言,開始進入鹽場城堡。

  一邊走,一邊和戲志才觀察著城堡的建設情況,時不時還要探討一番哪里是否存在問題。

  隨著人手的增多,三座堡壘的建設速度明顯開始提升,此時已經有了雛形,尤其兩側靠海邊礁石的小型堡壘,基本上已經差不多,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真正投入使用。

  不過主堡和城墻想完工還需要不少時間,這也是石料太缺的緣故。

  雖然附近也有山石的存在,但劉橫手里沒有炸藥,光靠人工采石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但連成一片的木屋和未建成的堡壘也同樣擁有了一定防御能力,而且更是將里面的情形牢牢實實的遮掩了起來。

  除非有人混進里面,否則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樣子。

  整個鹽場城堡看起來,已經有了一座小城的模樣,就是形狀有些古怪,并非是常見的方形,而是三角形。

  三座堡壘,兩面城墻,一側靠海,基本上等同于一個等腰三角形……

  “從今天開始,這里便叫做三角城了!”

  劉橫做出了決定,也該給鹽場城堡這邊加個名字了,但他懶得在這上面多費心思,干脆就以形狀來命名。

  而且三角形是最為堅固的圖形,以三角給城堡命名,劉橫也存著讓三角城永遠無法被攻破的寓意。

  和神兵山莊一樣,這里也是劉橫起家的地方,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就算日后他哪怕會有更多的地盤,神兵山莊和三角城的地位也永遠無法被取代。

  而黃巾之亂的重災區便是冀州,所以扶柳縣那邊的神兵山莊最后很可能受不住會在戰火中毀掉,那么三角城的地位就將變得更為重要。

  這也是劉橫肯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也要建造出一個石頭城的原因,這里不容有失,否則神兵山莊一毀,他將瞬間無家可歸。

  接下來的幾日劉橫每天除了正常練習引氣圖滋養兵器,便是呆在鹽田那邊。

  其他地方的建設已經用不到他時刻看著,倒是鹽田這邊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快速曬出鹽,曬出大量的鹽,這對于劉橫來說是性命攸關的事情。

  這次去打山賊老巢,雖然收獲頗豐,但三角城這邊耗費也是極大,再加上還要訓練出更多的軍隊,又要造船,哪一樣都離不開大量的金錢支撐。

  魏郡鐵礦那邊劉橫不清楚審配談的如何了,所以這私鹽基本上是目前來說他手里最能賺錢的生意,當然不容半點有失。

  將蒸發了一次的鹵水引入那些結晶池之內,數天過后,劉橫終于成功的曬制出了第一批海鹽。

  這也是天氣炎熱經常烈日高懸的緣故,雖然這種天氣會造成天下大旱莊稼基本上已經無法種植,但是對于晾曬海鹽來說,卻是最好的時候,因為晾曬的速度比之平常能夠加快很多。

  劉橫建造鹽田和晾曬海鹽的方法全部都是按照后世而來,這東西也沒有太多技術性,再加上又碰到這種罕見的天氣,產鹽數量已經不比后世差。

  一畝鹽田,保守估計年產量也應該在三千斤左右。

  而這三角城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晾曬海鹽,所以里面大部分的面積,全部都建成了鹽田,大約兩千畝左右。

  這樣的話,整個三角城的產鹽量,每年應該在六百萬斤。

  一石鹽大約是六十斤左右,那一年就是十萬石。

  此時鹽價大約在一石800錢左右,十萬石那便是八千萬錢。

  這筆錢說少不少,說多也是不多,換算成稍好一點的戰馬來說,也不過才兩三千匹左右。

  但就算如此,對于劉橫來說也能勉強支撐前期的開支了。

  而且食鹽是消耗品,劉橫只要把產量搞上去,也依然不會擔心銷路的問題。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啊……”

  看著不遠處那堆成小山一般,顏色并不潔白反而還有些發黃的粗制海鹽,劉橫也是忍不住有些小激動。

  劉氏米行是祖上留下來的,所以算不上劉橫自己賺到的。

  反倒是這些海鹽,才是劉橫靠自己弄出來的,自然更有成就感一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