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833 新學分裂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唐

  孔穎達按照輩分是孔子三十一世孫,也是在這一時期孔子后裔中文學成就和政治地位最高的一個人。

  但孔家的家主并不是他,而是他的侄孫孔德倫。

  孔德倫是孔穎達大哥的長子長孫,貞觀十一年被李世民晉封為褒圣侯,食邑百戶,在參加朝會的時候位同三品。

  然而這位不說文不成武不就,也確實沒有任何突出的才華,全靠祖宗恩蔭過日子。

  所以雖然他是家主,但孔家真正說話算數的還是孔穎達。

  不過不管怎么說都是家主,沒有寫書的能力,讀書的能力還是有的。在看到《學派的興亡》之后大驚失色,連忙找到孔穎達。

  “叔祖,夏國公的新書您看了嗎?這可如何是好啊。”孔德倫慌張的道。

  “慌什么,天還沒塌下來呢。”孔穎達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

  “我不慌成嗎,夏國公這是要翻天吶。咱們是圣人之家,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怕祖先聲譽不保啊。”孔德倫道。

  “聲譽不保,為什么不保?他的書里有辱及先祖的地方嗎,我怎么沒看到?”孔穎達道。

  “怎么沒有?他說先圣之學是士大夫之學,非天下人之學。還說儒家不如法家,這不是辱及先圣是什么。”孔德倫道。

  “他有說入學非天下人之學了嗎?我記得是在士大夫之學的基礎上創辦的入學,還把打破成規把學問傳授給天下人。”孔穎達反問道:

  “還說先圣是最早提出完整學說之人,難道這不是褒獎嗎?諸子百家幾乎都受到先圣學說的影響,這個不是褒獎嗎?”

  “這……”孔德倫一時語塞。

  孔穎達繼續說道:“以前儒家的先圣是誰?是三皇五帝,是周公,然后才輪到我們的先祖。”

  “他們認為先祖的學問是從周公那里學來的,不是自己創造的。夏國公的書里是怎么寫的?”

  孔德倫若有所悟的道:“夏國公書里沒有提周公,只說儒家乃先祖所創。”

  孔穎達道:“現在你還認為此書辱及先祖了嗎?”

  孔德倫下意識的搖頭道:“沒有,他把先祖的功績重新還給了先祖,也解釋了先祖為什么能成為萬世師表。”

  孔穎達道:“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孔德倫正想回答,忽然想到了什么,又皺眉道:“可如果我們支持他的話,恐怕會徹底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啊。”

  孔穎達嘲笑道:“呵……先祖的榮光重要還是得罪讀書人重要?再說我們乃圣人之家,就算得罪了他們又能如何?”

  “只要他們還要靠先祖的學問吃飯,就要把我們供起來。幫夏國公就是在幫我們自己,實在幫先祖奪回被竊取的學問,你明白了嗎?”

  孔德倫一咬牙道:“明白了,叔祖您放心,我這就通知下去,我孔家支持夏國公。”

  孔穎達滿意的道:“去吧。”

  等孔德倫離開,孔穎達才嘆了口氣,精神突然就萎靡了下來。

  “父親,您真的要幫夏國公嗎?”孔志約從隔間走進來道。

  “你不懂,這不是一本書那么簡單,而是圣人和岳山的一次洗牌,站錯位置的都會被打落下去。”孔穎達心事重重的道:

  “我們圣人之家尤為敏感,一步踏錯可能真的就萬劫不復了。”

  孔志約道:“那也沒必要如此著急表態啊,可以再等等看。”

  孔穎達道:“等不得啊,有些事情一步慢就是步步慢。我剛剛得到消息,孟家已經公開支持,并且派了最優秀子弟孟銑去書院進學。”

  “如果我孔家不能及時作出回應,以后就再也無法踏入核心圈了。”

  “我靠著新學好不容易才讓孔家重回巔峰,又豈能在關鍵時刻退縮,必須要敢在最前面表態支持。”

  孔志約嘆息道:“現在一切都蒸蒸日上,大唐君臨天下,圣人和夏國公這又是何必呢。”

  孔穎達道:“因為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鑰匙就掌握在圣人和岳山手里。他們這是在挑選自己滿意的人一起邁入新時代的大門,不被他們滿意的舊時代殘黨都會被一一打落。”

  孔志約不解的道:“他們就不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孔穎達冷笑的道:“呵呵,你還沒有看透讀書人的本質。當年秦國尊法的時候其他學派的人站出來反對了嗎?”

  “漢武帝尊儒的時候,最顯赫的道家、法家吱聲了嗎?墨家更是在沉默著走向滅亡,不要太高估讀書人的力量。”

  孔志約道:“可他們這么做得罪的是世家豪族。”

  孔穎達道:“如果是百年前世家豪族還有機會逆轉乾坤,現在的他們也不過是一群抱殘守缺之輩而已。”

  “你要明白,時代已經變了。天下的局勢早在前隋時期就已經改變,到大唐建立世家豪族徹底失去了他們堅固的堡壘和私兵。”

  “到今上登基在軍事上依賴關隴軍事權貴,文事上借助新學的力量。先是書院打破世家對學問的解釋權,又用科舉打破他們對做官的壟斷。”

  “后來更進一步,借助清查人口和清丈土地把世家豪族最后一點家底都查的一清二楚。”

  “前段時間世家豪族最后一點特權免稅權都給廢除了,他們連謾罵的話都不敢說一句。”

  “夏國公的原話是,世家豪族現在不過是一只張牙舞爪的紙老虎,已經沒有當年左右天下的能力了。”

  “圣人用了二十年時間來布局,一步步削弱世家豪族的力量,今天終于開始收割了。”

  孔志約擦了擦頭上被嚇出的冷汗,道:“幸虧有父親您在,否則我孔家……”

  孔穎達卻一點得意都沒有:“你高興的太早了,我年歲已高說不定哪天就走了。沒有我的壓制,就怕孔德倫被人說動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本來我想讓你去封國躲開這場風波,就算將來德倫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有我的情分在岳山也會保全你的。”

  “可我畢竟是孔氏子孫,豈能明知家族有危險還要棄家族于不顧。所以我決定讓你留下來,等我不在了,你幫我好好看著點孔家。”

  孔志約惶恐的道:“父親,我……不是我不愿意,實在是我能力有限啊。”

  孔穎達道:“我知道你不是做學問的料,但你也有你的長處,你在醫學上的天賦連藥王都贊不絕口。”

  要是平時父親肯定自己的醫術他會很高興,可這會兒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醫術不過治病救人而已,能為有限啊。”

  孔穎達道:“我知道,以前你可能無能為力,但現在有一個機會。”

  孔志約疑惑的道:“什么機會?”

  孔穎達道:“圣人準備改太常寺為衛生部,并把原屬于皇商行的醫學院體系劃給他管理,新建的衛生部和六部平級將直接歸政事堂管轄。”

  “我準備舉薦你去衛生部任職。你和醫學院的人本就關系融洽,藥王對你也頗多贊譽,有這層關系在,做起事來必然會得心應手。”

  “有我這張老臉在,加上你的能力,在衛生部應當會有一番作為的,到時候就有能力幫襯家族了。”

  孔志約驚喜的道:“真的嗎,為何我從未聽說過風聲?”

  孔穎達道:“此事乃絕密,知道的人兩只手都能數的過來,記住不要告訴任何人。”

  孔志約連忙道:“是,我肯定守口如瓶。”

  孔穎達的表情突然變得非常嚴厲道:“記住,能幫就幫,不能幫……要敢于快刀斬亂麻。不能讓整個家族和某些不屑子孫一起陪葬,明白嗎?”

  孔志約心中一驚,深吸了口氣道:“我一定不讓您失望。”

  岳山的這不新書確實太過于震撼,以至于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無法接受。然而當他們沉下心來潛心研讀過之后卻又覺得或許這才是真理。

  當然了,現在有這樣想法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視之為歪理邪說。

  一時間無數的學者對他口誅筆伐,古學派罵他這在意料之中,新學派也因為這部書變得四分五裂。

  無數原本還在猶豫的新學名宿終于下定決心,公開宣布和岳山決裂,并對他進行的口誅筆伐。

  但也有一些人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選擇。

  孟家家主孟曜第一時間就公開支持岳山,順便指責漢儒為了一己私利竊取篡改先賢思想,實為大逆不道。

  并且還把家族新一代最優秀的才子孟銑派到了書院,去請教學問。

  接著是孔家,孔穎達發表文章支持岳山,家主孔德倫也在對外場合公開表示支持。

  緊接著八大書院加印了特刊,為岳山站臺。

  表現最積極的還是法家,甚至動用了提刑司體系來宣揚這部書。

  道教處在觀望狀態,暫未出聲。道家則是兩極分化,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

  總體上來說反對岳山的在輿論上占據著上風,但局勢并非一面倒。

  支持岳山的力量也不若,并且借助八大書院的學報的優勢,甚至在局部還占據著上風。

  而且支持岳山的人太熟悉打嘴仗的方法了,就拉著反對派進行辯論。

  學校、文會、酒樓、茶肆……只要是文人聚會的地方,就有爭辯的聲音。而且還是支持岳山的人主動發起的辯論。

  原因很簡單,理越辯越明。

  我是沒有辦法說服你,也沒準備說服你。

  但通過和你的辯論能讓周圍的人知道《學派的興亡》在講什么,這就足夠了。

  當年新學派就是用這種方法對付古學派的,現在再次被拿了出來。

  一切看起來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種結果連岳山自己都感到驚訝,他本以為自己會找到群起而攻之的,沒想到有這么多人支持自己。

  仔細想想才明白是為什么。

  在唐朝儒學本身就不是第一顯學,還沒有宋朝之后一統天下的霸氣。

  道家雖然因為李唐朝廷支持成為第一顯學,但有佛教這個大威脅在背后虎視眈眈,不敢輕易得罪岳山。

  隱姓埋名幾百年的法家因為提刑司體系的創立逐漸開始抬頭……

  時代已經變了,一家獨大的格局早就不復存在。

  他創辦渭水書院二十年,新學也創立了二十年,已經培養出了無數擁有和他相同思想的弟子。

  朝廷推廣學政體系,讓無數的手工業者和自耕農的子弟有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

  而他的新書里又把這一批人和墨家聯系在了一起,雖然墨家已經消亡,但也勾起了出身低微的這些讀書人的同理之心。

  他們只要一想到當年自己家是如何被權貴欺凌剝削的,心中就充滿了屈辱,只是以前沒有發泄的渠道。

  這部書給了他們發泄的機會,他們自然會站出來支持,同時也借助這個機會對舊有的士大夫階層表達不滿。

  書院,王堂和廉生虹關起門把這部書讀了一遍又一遍,越看就越覺得這書講的有道理。

  心中的成見也越來越小,最終開始接受這部書的學問。本來他們還很忐忑,會不會被別人當成異類。

  等出了門才發現,他們并不孤單,有無數的人在支持他們。

  李路也再次找了過來,三人坐在一起暢談對這部書的感悟,都覺得找到了人生知己。

  友情不知不覺得到了一次升華。

  李路還和他們講了一件趣事:“這部書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認同里面的內容,尤以參加書院入學考試的士子最多。”

  “還有很多士子公開站出來號召大家不要參加入學考試,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抵制,很多人都同意了。結果……”

  “結果怎么樣?”廉生虹問道。

  “結果考試那天喊的最厲害的人全來了。”李路笑道。

  “哈哈……”王堂和廉生虹對視了一眼,也爆笑起來。

  幾天之后歐陽通找到王堂和廉生虹,說是他們的回信到了。

  這讓兩人很是驚訝,才二十天時間就有回信了,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廉生虹的信沒什么好說的,他爹回的,叮囑他好好學習,好好和王堂學著點,還說他師父馮易又出去游玩去了,這次不知道準備去哪。

  值得一提的是王堂的信,他的信很厚,里面有兩份內容,一份是他在縣學拜的師父所寫,一份是父母請師父代筆寫的。

  讓他驚訝的是他們對他想要學習格物學的態度。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