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67 鐘表熱賣和新書出版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唐

  和劉仁軌聊過之后的第二天岳山就遇到了李靖,兩人就艦炮的研究事宜達成了一致。

  當日退朝之后他們留下面見李世民,詳細的為他講解的海戰的一些基本規律,并在沙盤上演示了有炮船和沒有炮船的巨大差距。

  其實不用他們講解的那么詳細,之前岳山給李世民提出研究炮船的建議的時候,他就已經私下了解過海戰和炮船,很清楚炮船對水上戰爭來說就是劃時代的利器。

  以前是出于謹慎,再加上戰略重心在陸地就暫時擱置了這個計劃。

  現在大唐的戰略重心也開始往海上轉移了一部分,是時候開展這個計劃了。所以兩人只是剛剛提出這個建議,李世民就已經決定同意了。

  至于后續研究工作如何展開,他會讓火器營的人和樞密院、工部兩家聯系。

  火器營就是研究火藥火器的地方,掌握在李世民手里,就連樞密院都不知道地點在哪。只能根據種種跡象推測在秦嶺的深山里。

  艦炮的事情解決之后岳山就放下了朝廷的事情,專心為自己的新書出版做準備。

  其實也就是聯系新學一系的核心力量,以及和他交好的那些大儒,提前就《華夏文明》做好溝通。

  他詳細的給這些人解釋了寫這本書的目的,并表明需要他們的幫助。等書出版,希望他們發聲支持,最好能在他們的學術影響范圍內推廣這本書。

  不過給不同的人寫信的時候,他用的語氣和說法都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人非常討厭佛教,他的語氣也帶著點對佛教的不屑,還說給佛教安個華夏的祖先就是出口惡氣什么的。

  等這本書真的流傳天下,佛教會很丟人云云。佛教在大唐傳播的越廣他們丟的人就越大,同時也能襯托出老子的偉大什么的。

  對于那些好名的,他就使勁鼓吹秦皇漢武的功績,逮著這兩個朝代的文臣猛夸,說他們輔佐兩位帝王創造了豐功偉績必將名留青史也是我輩的楷模。

  現在一個開創全新時代的機會就擺在眼前,我輩豈能讓古人專美于前,加入我們來共同開啟屬于大唐的輝煌吧。

  總之就是說一些他們喜歡聽的能打動他們心的話。結果非常理想,只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還需要考慮,大多數人都愿意共襄盛舉。

  在忙碌的間隙,還幫劉仁軌在京城買了一所大宅子,把他的父母妻兒都接過來安置好。

  統兵大將基本上都要把父母妻兒留在京中當人質的,之前是因為岳山的原因,再加上大家都不是很重視海軍才沒人過問這件事。

  現在朝廷重視海洋建設,劉仁軌又剛立下不世之功還被封伯爵,在朝堂也算是一號人物了,自然要把家里人都接到京城來。

  除此之外還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終于到了七月初一,皇商行如期對外售賣鐘表。

  高中低三檔,不同外形不同大小的鐘表幾十款,同時出現在大唐各州縣的市場之上。

  早就知道鐘表大名的人第一時間沖了進去,當確認這東西真的能準確計量時間之后,那些有錢人都和瘋了一樣背著一袋袋錢幣沖進皇商行的商鋪。

  只用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庫存鐘表銷售一空。然后黃牛市場再次迎來大豐收,鐘表的價格被炒到售價的好幾倍,就這還有市無價。

  那些之前嫌貴沒買的人后悔的直跳腳。

  后悔的不只是他們,還有長孫無垢,得知自己囤了一個月的貨一星期沒用就賣完了,她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大唐人對鐘表的需求。

  早知道就多囤一些貨了,或者把價格在往上提一提也行啊。

  岳山入宮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隨口問了一句囤了多少貨,長孫無垢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萬個?”

  “不,是十一萬個。”

  “多少”

  得知具體數字之后的岳山也震驚了,啥時候大唐的有錢人這么多了?這可不是幾文錢一塊的香皂,而是最便宜也要十貫,最貴上千貫的鐘表。

  岳山咽了口唾沫,問道:“賣了多少錢?”

  長孫無垢比劃了一個七又比劃了一個五。

  “七……七百五十萬貫?”岳山聲音都有些哆嗦了。

  難怪長孫無垢這樣分分鐘就能賺幾十貫的大富婆都后悔囤的貨少了,這可是七百五十萬貫。

  而且還是一個星期七百五十萬貫。要知道不算皇商行的收入,大唐一年的稅入也才剛剛突破千萬貫。

  換成誰都后悔啊。

  “那還等什么,趕緊造啊,趁仿制品還沒出來,趕緊制造。”岳山急切的道。

  “我已經給作坊下令了,讓他們全力打造。”長孫無垢道。

  “還管什么作坊不作坊啊。把制作鐘表的技術制作成手冊,發給各道各州的管事,讓他們自己組建作坊加緊趕工。”岳山馬上說道:

  “還有讓各地商鋪接受預定,想要哪一款就預交百分之二十的訂金,等鐘表制作出來優先供貨給他們,先到先得。”

  “鐘表也不是那么容易仿制的,等他們研究出來我們還能收割一輪市場。如果照你說的來,手冊很容易就會流傳出去,到時候只會便宜那些仿制的人。”

  岳山這才冷靜下來。是啊,鐘表看起來就一個搖擺一圈發條一根指針,但并不是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就能造出鐘表來。

  最簡單的,發條對材質的要求就比較高,普通鐵片根本不行,必須彈性很強的鋼片才可以。

  這種鋼材全大唐算下來也就工部能大批量煉制,其他小作坊那種比較原始的煉鐵方法,很難煉制出這種優質鋼材。

  而工部生產的優質鋼材自用尚且不足,很少對外出售,那些仿制者獲得優質鋼材的途徑就變得很少。

  而且岳山和馬聰都懂物理,知道發條必須用特制鋼材,直接就找工部要了最好的材料,減少了大量尋找材料試錯的時間。

  那些仿制者可沒有這種經過系統培訓的物理人才,沒有制作手冊全靠模仿,估計這個發條就能卡他們許久。

  如果不懂這一點的人貿然采用劣質鋼片甚至用鐵片制作發條,下場估計會很慘。

  如果讓他們獲得了制作手冊,就能避免許多陷阱,加快他們制作鐘表的進度。

  或許有人要說了,不就是一個發條嗎,有啥難的。

  有些東西就是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比如燈泡很簡單吧。估計上過學的都知道燈絲用鎢絲就可以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為了測試出哪種材料最適合當鎢絲,發明家耗費了多少金錢和時間。

  雖然那些仿造者們很快就能發現發條材質的問題,但想找到合適的材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岳山搖了搖頭,自己天天和一群高級知識分子打交道,下意識的產生了全國高知識人才應該有很多。

  卻忘記了這里是京城,渭水書院本身就匯聚了大唐各方面的人才,是獨一無二的人才中心。

  整個大唐的知識普及程度其實并不高,物理方面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這算不算另類的何不食肉糜?

  所以長孫無垢那個看起來比較保守的方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點子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最終岳山承認了自己的失誤,繼續按照長孫無垢的計劃制作鐘表。

  之后岳山就開始計算這一波自己能賺多少錢。

  七百五十萬貫,成本就按五十萬貫計算,凈利潤七百萬貫。

  三七分賬……

  三七二十一……二百一十萬貫。

  岳山要暈了過去了,這一刻他甚至想站在街上大喊一句,還有誰。

  家里的錢多的都不知道該怎么花,前段時間娶媳婦好不容易送出去幾十萬貫,這一轉眼又十倍賺回來了。

  哎,愁呀。

  他確實愁,不過不是愁錢該怎么花,而是愁家里的事情。

  岳水兒懷孕全家都高興,岳山本來也很開心,可很快……

  岳老四兩口子就狀似無意的說什么,妹妹都要有孩子了,你這個當兄長的怎么還沒動靜啊。

  不是一次兩次,基本上每次回家都會聽到類似的話。

  李麗質看他的眼神里也充滿了幽怨,即便岳山把那份調查報告擺在她面前,告訴她低齡產子很危險都沒用。

  事實充分證明,在聰明在賢惠的女人鉆起牛角尖來都會變得不可理喻。

  所以每到下班他都愁。

  回家吧,就要面對自家委屈巴巴的小媳婦。不回家吧,估計李麗質能抑郁了。

  為此他一度想讓長孫無垢提前發動計劃,上書朝廷把推遲年齡的議案給確定下來。

  得知事情真相的長孫無垢差點沒笑死,但堅決拒絕了他的提議。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習慣不是說變就變的。必須先在民間營造出足夠的討論,才能拿到朝堂上來說。

  她的計劃是利用遍布全國的醫療體系慢慢告訴外界,低齡產子的危險性。等知道的人多了引起恐慌和重視之后,她在聯絡京中的貴婦人壯大聲勢,最終一舉改變這個陋習。

  前不久她剛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的計劃,估計還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醞釀才能帶動話題,此時還不是上書的時候。

  岳山還能咋辦,只能忍著唄。

  男人,難啊。

  不過很快他就沒功夫操心這些事情了——華夏文明出版了。

  經過大半個月的印刷,《華夏文明》已經囤積了可觀的數量,岳山直接動用皇商行的力量把這本書鋪遍大唐。

  而且價格前所未有的便宜,一本只需要二十文錢,真真是只收了成本費,一文錢不賺。

  之前就已經炒作起來的巨大熱度,全國無死角鋪貨,超級便宜的價格,讓這本書瞬間成為大唐最暢銷的書籍。要是有暢銷排行榜,它的銷量能比得過同時期四書五經的總銷量。

  幾乎所有的文人都會買一本,親眼看看到底是什么內容,敢用華夏文明為書名。

  結果自然不出意料,這本書的內容瞬間就引起了轟動。

  這本書讓大家明白了華夏文明的概念,知道了華夏文明代表的是什么東西。不管認不認同這本書里的內容,華夏文明這個稱呼得到了一致認可。

  無數人開始以華夏文明傳承者自居。

  即便是舊學派也沒有反對這個概念,只是抨擊岳山的書乃是一家之言,無法代表華夏文明的真諦,甚至其中有很多曲解杜撰之處。

  新學派則興奮的高呼他們才是華夏文明的真正傳承者,也代表著華夏文明的未來。

  兩排再次打的不可開交。

  華夏文明的出版再次引起了文學界站隊行為。

  少數還抱著純血漢人血統論的南方世家公開譴責岳山杜撰歷史,那些異族怎么會和他們同根同源?別特么瞎扯淡了。

  北方世家雖然并不完全認同他們的話,但出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還是出聲支持。

  甚至一些原本對新學有好感,卻堅持純血論的人,也站出來反對。

  他們連手抨擊,確實給華夏文明的傳播帶來了不便。

  然而很快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就站了出來。

  之前一直就有強調,華夏文明不是以血統論形成的集體,而是來自于文化認同。孔夫子就說過出則夷狄入則華夏這樣的話。

  所以對于岳山書中所寫的,大唐周邊的異族都是從中原文明分離出去的支脈大家同宗同源,他們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在這一點上支持岳山的人反而更多,尤其是本身就是出自異族的讀書人不管之前是不是支持新學,這次都拼命的為他鼓吹。

  甚至一些經常和異族聯姻或者本身就是出自異族的世家豪強,也一改之前的態度,開始支持岳山。

  這也是岳山沒有想到的,一部華夏文明居然引起了世家的再一次分裂,完全是意外之喜。

  爭論自然需要一個戰場,剛剛創辦的渭水學報就借此機會異軍突起。

  王績還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他早就意識到了華夏文明一出必然會引起文學界的混戰,提前招兵買馬擴建了渭水學報的編輯部。

  在華夏文明剛剛出版的時候,他就已經約了幾十位支持岳山的大儒寫文章,印刷組的人連天加夜印刷了五萬份。

  這本書剛剛引起轟動,五萬份報紙就通過各種途徑出現在了全國最繁華的州縣和城市。

  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很好買,大城市的書店都有賣。稀缺的是名家的注釋,這才是真正值錢的學問。

  平時萬金難求的名家注釋,現在一次出現幾十篇,一份還只需要十文錢。讀書人爭相購買,很快就搶購一空。

  渭水學報一舉成為天下知。

  因為這一期上刊登的全是鼓吹華夏文明的文章,確確實實影響到了不少讀書人的想法,一時間讓岳山的處境變少了不好。

  某些本應該是舊學派固有地盤的地方,一度讓支持岳山的聲音占據了上風。

  這可把那些反對派給氣壞了,這不是作弊嗎?

  他們也想辦一份類似的報紙,可哪是這么容易的事情。別的不說,成本就承受不起。

  渭水學報利用蠟印技術,字體弄的非常小,只有黃豆大小,卻非常清晰。所以幾十篇文章一張報紙正反面就印完了。

  成本被壓到了最低,十文錢一張都有的賺。

  可蠟印技術別人不會啊,他們想辦報紙就只能搞手抄本或者雕版印刷。可不論是手抄還是雕版印刷的字體都比較大,幾十篇文章用一本書才能裝的下。

  那價格就太高了,一般人根本就買不起,除非他們賠錢賺干。

  賠點錢他們倒是無所謂,只要能打擊岳山搶奪話語權,主要問題是銷量。你把書弄出來賣給誰去?

  渭水學報可是借助了官方和皇商行兩家的力量才把報紙送到全國大部分地方,這些世家在當地能量確實很大,但出了這一畝三分地就不行了。

  最可慮的是,人家既然能出第一期報紙就能出第二期第三期,反正成本低,我可以隨便出。你們敢隨便賠本出書嗎?

  就在他們束手無策的時候,很快就發現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的消息。

  渭水學報居然在夾縫里寫了一份約稿啟事,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支持哪個學派,都可以給他們投稿。只要作品質量合格,且不違反大唐律法,他們都會免費幫忙刊載。

  那些反對岳山的人將信將疑,渭水學報,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他們真的會刊登反對岳山的文章?

  大多數人都不信,但還是有少數人決定試一試。

  十天后新一期渭水學報發行,大家無不驚訝的發現,上面真的刊登了駁斥岳山的文章。

  而且渭水學報還玩了個騷的,報紙的一面印的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另一面印的全是反駁他的文章。

  各自二十篇,非常的公平。

  不光是那些反對派驚訝,就連支持岳山的人也非常不解。渭水學報不是渭水書院創辦的嗎?這是想干啥?造反嗎?

  然而不管他們怎么想,渭水學報始終堅持這個做法,每一期都是一面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一面反對的文章。

  見渭水學報真的不偏不倚,那些反對華夏文明的人才算是放下心來,紛紛往報社投稿。

  有些人為了方便投稿和及時看到最新一期的報紙,搬到了京城居住。也算是小小的拉動了一下京城的旅游業和房地產業。

  因為渭水學報‘煽風點火’,關于華夏文明的爭論越來越大,漸漸的只要有讀書人的地方必然有關于這本書的話題。

  那些反對派并沒有意識到,隨著這場爭論,華夏文明的內容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他們更沒有意識到,看似不偏不倚的渭水學報,卻讓支持岳山的聲音進入了他們固有的領地。

  讓那些以前只能‘聽’他們聲音的讀書人‘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他們再也無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堵住’大家的耳朵。

  舊學派以家族、姻親、學問等交織而成的那張大網,被渭水學報給撕開了一道幾乎無法彌補的裂口。

  新學的思想隨著這場爭論,正式滲透入他們固有的領地,生根發芽。

  很快佛道兩家入場,所有道觀寺廟都開始宣揚華夏文明的內容。

  如果說之前的書籍、白紙只給讀書人看的話,佛道兩家則是把這本書的知識傳遞給了億萬底層百姓。

  比起地位崇高的讀書人和高高在上的世家老爺們,百姓更愿意相信和尚道士。

  況且他們本來就大字不識一個,也沒讀過書,心中沒有固有的成見,反而更能接受這本書的內容。

  而岳山寫這本書的時候采用了半敘述半講故事的形式,即便百姓們不理解這本書的思想,也能記住里面的故事。

  原來我們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原來我們的祖先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原來道教是這么來的,原來佛教也是我華夏文明的一份子而不是外來宗教……

  反對華夏文明這本書的世家和普通讀書人還沒有意識到,就在他們打滿雞血和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大嘴仗的時候,岳山已經借助佛道兩家的力量抄了他們的家底兒。

  就在這吵吵鬧鬧中時間進入了九月份,這天岳山正例行在六扇門坐班。到了下午的時候,一名力士連滾帶爬的跑進來告訴了他一個驚天的大消息:

  太上皇駕崩了。

高速文字文唐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