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529 科舉新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唐

  岳山直接帶著馬周去了皇宮見到了李世民。

  “哈哈……翠嵐啊翠嵐,你終于肯把大才給我送過來了。”李世民欣喜的道。

  ???馬周疑惑不已,皇帝這是什么意思?什么大才送過來了?莫不是他知道我?

  下一刻李世民就幫他解了惑:“他經常在我面前夸你有宰輔之才,我讓他舉薦你為官,他又說你還需要學習一段時間,故意吊人胃口。”

  馬周感激不已,沒想到岳山早就在為他鋪路了:“院長過譽了,周愧不敢當。”

  “圣人,人我給你帶過來了,如何安置就是和我無關了。你們聊,我還要去國子監找孔學士商量科舉的事情,就不奉陪了。”岳山淡笑道。

  李世民的態度太夸張了,不過可以理解,收買人心嗎。看馬周那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估計現在李世民讓他死,他都不帶猶豫的。

  等他離開,李世民熱情的道:“賓王坐,今日的會面我可是期待許久了。”

  見馬周露出不解的樣子,他又說道:“你的著作我全部拜讀過,不愧是翠嵐所言宰輔之才。”

  然后又對趙蒙道:“把第三層第四個格子里的東西拿過來。”

  趙蒙就走到左側的一個書架處,把第三層第四個格子里的書盒取了過來,在李世民的指示下放在了馬周的面前。

  “打開看看。”

  接到指示后馬周小心翼翼的打開書盒,看到里面的東西時就愣住了。盒內放著的赫然是他閑暇時所寫的策論和手稿。

  “這……”馬周既激動又不解。

  “這是翠嵐陸續交給我的,寫的實在太好了,深的我心。我一直想和你面對面暢談,只是他說你還需要沉淀讓不適合出仕,就一直拖到了今天。”李世民說道。

  馬周放下書盒,起身鄭重的朝李世民行了個大禮道:“圣人以國士待我,馬周必以國士報之。”

  “哈哈……別那么拘束,來來來,咱們坐下談……”李世民心中樂開了花,面上卻一本正經的道。

  再說岳山,從皇宮離開后就去了國子監,見到了早已等待他多時的孔穎達和豆盧寬。

  “岳候你可來了,快和老夫說說你那個科舉革新到底是怎么回事兒。”一見面豆盧寬就拉著岳山的手說道。

  “不先說說今年科舉的事情嗎?”岳山問道。

  “今年科舉有什么好說的,時間太緊迫無法使用新的科舉方式,照著去年的來就行了。這事兒我和孔祭酒都熟悉,已經安排人去做了。新科舉重要,你快給老夫說說吧。”豆盧寬著急的道。

  “你就給他好好說說吧,豆盧上書一宿沒睡,天還沒亮就找到我,你再不來他就要去你家找你了。”孔穎達在一旁道。

  這么熱心?岳山先是疑惑,隨即就想通了原因,權力。

  禮部掌管禮儀祭祀,可鴻臚寺也掌管禮儀祭祀,宗正寺也有相關職能,可以說是六部中最尷尬的一個部門。

  但掌握了科舉舉辦權就不一樣了,禮部就能一躍成為僅次于吏部的權勢部門。

  岳山倒沒有因此就鄙視他,人都有私心,只要不因私廢公就行。

  “我是這樣想的……”于是岳山就侃侃而談,把自己規劃中的新式科舉撿能說的說了一部分。

  “大唐太大,只在京城進行科舉,路途遙遠的貧寒學子無力承擔路資,勉強入京趕考要是考上了還好說,考不上就是破家的下場……”

  “在各道設置道考擇優錄取,過了道考者方可入京參加京考。如此一來學子們知道了自己的水平,就不會盲目的進京,能有效減輕學子們的負擔……”

  “禮部出面在各地建設貢院,作為專門的考試地點,平時也可以派遣官員和國子監一起監督引導當地的學風……”

  “科目太多,我所知道的就有五十幾種,重復的、不實用的太多。比如明經科、名字科,會背經書寫字好看就可以錄取,這種人能治理國家嗎?”

  “所以我認為科目可以精簡,甚至直接精簡成兩科。一為進士科,錄取后可以為行政管理官員。二為法學科,為提刑司選拔官吏。其余科目全部刪除……”

  “考試的內容也要做出改動,必須要規范化統一化……”

  “我認為可以設置三項考試內容,一為博學科,考核士子知識面的廣度,以免出現那種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

  “二為墨義,從經典中挑出幾句或者一段話,讓士子闡述自己的理解,以考察他們對圣人之學的理解……”

  “三為策論,把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和遇到的難題作為題目,讓考生分析其中的問題并給出解決的辦法……”

  “進士科只需要考此三項即可。提刑司專業性更強,官吏必須要熟悉各種律法。所以法學科可以增添一項為明法……”

  岳山沒有提建立到鄉鎮一級的書院體系,也沒有說府縣一級的選拔考試,只說了在道一級設立貢院。

  原因并不復雜,一個完整的體系不是三兩天就能建成的,相關工作人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來的。

  監考人員、審批試卷的人員必須要朝廷直接委派官員才行。要是把這個權利交給地方,肯定會被當地的世家豪強給搶走,到時候科舉就變味了。

  科舉必須掌握在朝廷手里才行,地方最多就是協助做一些外圍的工作。

  先把京考和道考體系組建完善之后在往府縣一級下推,一步一步來,岳山計劃是五到十年內完成這個計劃。

  不過能坐上六部尚書的位置就沒有簡單的人物,豆盧寬也隱約從這一番話中窺探到了岳山龐大的計劃。

  他會反對嗎?不,相反他很激動。

  要是真按照岳山所說的去做,那禮部的權力就太大了。想想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各縣的科舉系統,禮部的職權一口氣擴大了幾十倍啊。

  所以他是無條件支持岳山這個計劃的。

  但聽了岳山的講解后他又有了新的疑惑。

  “敢問岳候,墨義、策論、明法我都能理解,博學科老夫從未聽說過,不知道該如何的出題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