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事業計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唐

  看著興高采烈地離開的曹蘇,岳山更加的開心。

  本來只是覺得大家在一起共事快兩年也算是熟人了,再加上學校改革也確實需要有人占坑,就給他們安排了個職位。

  沒想到誤打誤撞真發現了一個人才,意外收獲呀。

  曹蘇和周尚云不同,周尚云是在官場混了幾十年的老油條。曹蘇文不成武不就一直混跡于社會的最底層,靠著讀書人這張皮勉強混口飯吃。

  直到加入龍首山書院才算有了份正當又穩定的工作,真正被岳山從最底層挖掘出來的人才。忠心且不去提,起碼不會是別人家的間諜什么的。

  好好培養絕對可以吸納成為自己的幕僚。

  之前他一直為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屬下發愁,找個管家都費了那么大的勁兒,沒想到自己邊就有一位沒埋沒的人才。

  同時也讓他醒悟過來,之前的自己確實想岔了。找現成的人才確實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滲透,但可以找些不錯的坯子自己培養啊。

  曹蘇杜聞這樣的人可能不多,但古易和陳煜這樣的人肯定不少,廣撒網總能網羅到一些人手的。

  而且他有不指望這些人進入朝堂幫他搖旗吶喊沖鋒陷陣,只是幫他打理好產業就可以了,所以也不需要諸葛亮式的人才。

  中規中矩能完成他交代的工作就可以了。

  想到這里,他不想到了剛剛招募來抄書的五十名讀書人。這些人里應該能有不少可以被他招募的吧。

  至于裴矩、李綱招募的那些大字典編輯工作組的名師大儒,岳山從沒有想過收服那些人,沒必要也不現實。

  他只是想邀請有志于教書育人的那一部分留下當先生,有野心想進入朝堂的哪涼快哪呆著去。清水縣候已經有資格挑三揀四了。

  不過此事不急,需要慢慢的觀察,眼下當務之急是機構改革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看來有必要添加一個事業部了,暫時就讓那個于志明擔任主事吧。

  于志明的經歷岳山知道的很清楚,小商人家庭出,家里有閑錢就供他讀書。只是可惜沒幾年就遭遇亂世破產了,他的學業也半途而廢。

  這個經歷讓他和普通的讀書人有著本質的差別,他不鄙視商人,也不輕視手工業者。也許能力有所欠缺,但當個書院事業部的主事綽綽有余了。

  關于事業部發展哪些產業,他原本的計劃是開荒種地、養殖業、印書館三個工作群。

  種地倒不是為了那點糧食,這個年代的畝產實在太低,想靠種地增加收入幾乎不可能。之所以搞這個,是為了鍛煉書院的學生。他可不想教出一群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迂腐書生出來。

  他真正在乎的是養殖業和印刷業。

  養雞鴨鵝和魚非常適合書院,雞鴨鵝不氣,不需要多么精心照顧就能生長的很好。而且書院旁邊就是龍首山,圈一塊地散養還能節約飼料。

  養育也很方便,書院旁邊就有一個取土留下的大坑,稍微修整一下就是魚塘,可以直接養魚,鴨鵝也可以直接在池塘邊放養。

  蛋類和類都是市場緊缺的東西,書院吃不完可以賣到市場上,能賺不少錢。

  古代人之所以不大批量飼養家禽,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足夠的飼料。人都吃不飽,哪有東西喂牲畜。

  很不巧,岳山就知道幾種成本很低廉乃至無本的飼料——蚯蚓、蛆蟲的養殖方法。

  散養些許的飼料蚯蚓、蛆蟲,就能以最低成本飼養大量雞鴨。

  鵝是食草動物就更好說了,直接散養,或者讓學生去割草扔進池塘。既能喂鵝,也能喂魚。

  其實岳山還知道一種被后世稱之為經典生態循環的養殖方法,甚至被寫進了教科書。

  養雞養豬養魚種地。

  怎么養雞前面已經說過這里不贅述。只是雞的腸子比較短,食物只能消化百分之三四十。所以它們的糞便里含有大量蛋白質以及十幾種微量元素。

  既可以發酵后當肥料使用,也可以當成飼料喂給豬。豬糞可以喂魚。魚塘底部的淤泥可以挖出來當肥料肥田種莊稼。地理收獲的莊稼可以拿出一部分當飼料喂雞……

  大家聽了是不是有一種很耳熟的感覺?

  然而岳山根本就不帶考慮的否定了這個看似很完美的計劃。原因很簡單,他絕對不會養豬的。

  倒不是他對豬有什么意見,相反他很喜歡吃豬的。但為一個農村人,他更清楚在沒有有效的殺蟲劑的年代,養豬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反正他是絕對不會在書院周圍養豬的,甚至連豬都要少吃甚至不吃。

  不養豬也并不影響大局,雞糞一樣可以漚肥當做肥料使用。富含十幾種微量元素的雞糞,絕對是最好的肥料了。

  然后就是印刷業,書院搞印刷業也算是門當戶對。后世就有許多大學搞出版業,生意還不錯。

  岳山搞印刷業的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首先內需就足夠養活一家小型印刷館。

  教科書、課外閱讀書、試卷、檔案等等都需要印刷。而且書院的名氣打響了,它的教材也會成為許多人首先學習書籍,不愁沒有人買。

  再加上朝廷藏書館里的書任他取用,他就可以把一些名家珍本孤本印刷出來販賣,這又是一個門路。所以印書館是有必要搞一搞的。

  但制作文房四寶是他沒有想到的。

  造紙不但污染環境,還有技術門檻。想造出高質量的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質量一般的紙也沒有造的必要。

  但想到擦股用的硬紙,他覺得造紙廠還是有必要搞一家的。別的不說,起碼把衛生紙造出來啊。他真是受夠了沒有衛生紙的生活。

  至于熬墨……既然搞了印刷術,那熬墨工作就是順帶了。尤其是活字印刷,更是需要合適的墨才行。這個必須要自己研究才行。

  要是等市場上自行出現合適的墨,還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才能搞活字印刷呢。

  毛筆和硯臺的制作技術反倒是不怎么高,真正讓它們拉開差價的是用材而已。

  岳山又沒打算搞出什么可以傳世的珍品,只要質量過關的大眾產品就可以,走量一樣能賺錢。

  此時岳山腦海里已經出現了一整的實施計劃,但并沒有著急說出來。他還等著曹蘇和于志明的方案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