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四章 站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唐

  給你指路?岳山非常驚訝,這是什么節奏?

  大家都是貴族都屬于核心權利圈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訴求,就算是盟友也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誰會請別人指路?

  這無異于是把自己的未來交到別人的手上。

  他是真傻還是別有訴求?岳山眉頭緊鎖,摸不清他的想法,也不敢胡亂說話。

  敬君弘也知道自己的行為很反常,很難取信于人,于是苦笑道:“元從禁軍說是天子親衛地位特殊,但從來沒有人愿意正眼看我們。太上皇在位時羅藝老兒敢當著百官的面羞辱與我,除了圣人沒有人替我們說話。”

  “我很生氣,更多的卻是無奈。他敢如此羞辱我,正是欺我元從禁軍無人難當大任。”

  “因為那件事圣人許諾要重用我元從禁軍子弟,可我還沒有那么糊涂。自己不爭氣就算圣人再念舊情也沒用,最重要的還是要自身硬才能在朝堂立足,才能保住我元從禁軍的地位。”

  “那件事之后我就開始挑選比較優秀的小輩推薦給圣人,可選來選去卻無奈的發現全是一幫庸才,沒有能擔當大任的人。我也是被逼無奈才厚顏請你指一條明路。”

  “只要岳子爵肯點撥一二,我三萬元從禁軍必當不敢忘,將來必有厚報。”

  說完敬君弘起身朝岳山深深一躬。

  看著弓著身不肯起來的敬君弘,腦海里回想著剛才他說的那些話,岳山默然。

  他差不多已經相信了敬君弘的話。

  在玄武門兵變之前,他就已經研究過元從禁軍。正如敬君弘所說,全靠跟隨李淵的時間夠早才有今日的地位,才能方面確實比較欠缺,一直沒有出現獨當一面的人物。ωωω.⑨⑨⑨xs.co(m)

  敬君弘、呂士衡這兩個已經是比較優秀的了,說實話能力真一般。

  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們的眼光確實很好,跟對了人,又靠著不怕死的忠心一步步走到今天。

  之前他們只是元從禁軍的領軍人物之一,玄武門之變后脫穎而出成為這支特殊軍隊真正意義上的領袖。

  玄武門之變,不管是對敬君弘還是元從禁軍來說,都算得上是最輝煌的時刻,畢竟兵變主力。

  只是沒想到的是,敬君弘的大腦居然如此清醒,在自己最得意的時候尋找盟友。

  是的,他今天的行為就是站隊,這也是岳山剛剛想通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元從禁軍最大的缺點是出身太低,沒有能獨當一面的人才。而且又是禁軍出身,在朝堂上沒有什么話語權。

  看似地位很高,其實一身榮辱皆系與皇帝的一念之間。這也是為什么羅藝敢當眾羞辱他的原因,李淵不會為了一群丘八得罪一方諸侯。

  如果元從禁軍有一個身份足夠的話事人,羅藝敢這么做嗎?給他十個膽子都不敢。

  敬君弘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不想在這樣下去。可元從禁軍又真的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怎本辦?

  尋找盟友。

  在元從禁軍最輝煌的時候尋找盟友,想必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放棄這樣一支深的皇帝信任的軍隊伸出的橄欖枝。

  軍隊站隊肯定會失去皇帝的信任,可敬君弘不愿意在當被人看不起的看門狗。他想再賭一把。

  元從禁軍賭過兩次,第一次是支持李淵造反,第二次是支持李世民兵變,都取得了成功。然后博得了今日的地位。

  今天是他們的第三次賭博。

  但站誰的隊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高士廉、宇文士及等等都是一方話事人。站他們的隊馬上就能獲得許許多多的好處。

  可敬君弘卻沒有選擇他們中的任何人,而是把目光對準了一個名聲不顯的人物,岳山。

  敬君弘是參加過兵變會議的人,親眼目睹了這個十二歲的子爵是如何侃侃而談制定了全盤兵變計劃。

  關鍵是他算無遺策,每一步都走在了最正確的節點上,用最小的力量有驚無險的完成了改天換日。

  即便他放棄了所有的功勞,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帝后心目中的地位他一個人在朝堂豎起了一桿隱形的大旗,只有李世民權力圈的核心人物才知道的一桿大旗。

  他說出來的話上至帝王下至宰輔重臣,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他輕易不拋頭露面,可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中樞重臣的心。

  昨天去皇宮帝后親自作陪聊了一整天就是明證,連長孫無忌、高士廉、宇文士及這樣的宰輔都沒有這個殊榮。

  敬君弘選擇投資岳山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別的派系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元從禁軍一旦加入就會變得身不由己,就會變成任人擺布的棋子。這有違敬君弘的為人。

  盡管他想站隊,可他很明白最值得他效忠的還是皇帝,他不想掉進派系斗爭的泥潭里去。

  岳山足夠低調,在朝中沒有什么利益訴求,和各派系也沒有矛盾。站他的隊事情少,不用整日擔心被人算計。

  而且岳山和元從禁軍一樣,出身很低沒有根基,和元從禁軍剛好形成互補。

  一方勢力比較大卻沒有領軍人物,一個空有一桿大旗沒有搖旗吶喊的人。

  所以他才選擇了站隊岳山。

  當想清楚這些之后,擺在岳山面前的就有兩條路,接受,或者拒絕。

  接受的好處很明顯,從此不再孤軍奮戰,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給元從禁軍去做。

  壞處也很明顯,和禁軍攪和在一塊兒皇帝肯定會不高興,尤其是他的身份還這么特殊。

  衡量了半天,最終岳山還是決定接下這根橄欖枝。因為只要他參與朝堂博弈,必然會有很多人投入他的門下,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雖然他不想跳進朝爭這個泥潭里,可想改革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且改革更需要一大群幫手才行順利推行。所以不管是利益相同也罷,志同道合也好,他都要聚攏一幫人才才能做事。

  岳山改革的一部分必須軍方的配合才行,可那些軍隊背后都有利益團體在支撐,在沒有看到好處之前他們會配合自己的改革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這些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別說沒見到好處,就算見到好處了都不一定會支持自己。政治斗爭有時候是部分對錯,只看立場的。

  總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皇帝支持吧?

  還是那句話,有些改革步子邁的太大,在沒有看到實際效果之前皇帝都不一定會支持他。難道就這樣放棄?

  岳山肯定不愿意,那么和元從禁軍結盟無疑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眼下他有一個關于軍事方面的改革,也確實需要軍隊的支持,之前他再計劃找尉遲恭或者秦瓊、程咬金合作。

  現在有了敬君弘就可以直接實施,不用求助于人了。而且元從禁軍的身份也更加適合實施這個計劃。

  想到這里,岳山就對一直彎著腰沒有起身的敬君弘說道:“明路不敢說,但辦法倒是真有一個,就看黔昌候敢不敢干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