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12章 南書房議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樓大貴族

  京城,自皇帝出獵以后,忠順王代為監國。

  監國,便是代行皇權,決一國之事,聽起來就無上榮耀,對忠順王來說,自然也是如此。

  唯一令他感覺不愉快的是,他感覺那些朝中大臣不是很聽他的話,甚至不太尊重他,偏偏他對此卻也無可奈何……

  心中暗想:要是本王真當了皇帝,看你們這幫老東西還敢不敢在本王面前橫,到時候把你們一個個都罷免了!

  這么一想,忠順王不禁心中火熱起來,

  他的四哥(景泰帝)雖然總是罵他,但是實際上因為他的從小投靠,對他還算不錯的。

  如今他四哥最喜歡的大兒子死了,說不定,最后真有可能把皇位傳給他呢!

  倒不是他異想天開,而是從近來與皇帝的相處中,他明確感受到過這種信息……

  特別是這次,居然讓他監國……

  聯想到那次大皇子府上,那太監蘇玉成臨死前說的話,忠順王不由暗想……難道四哥真的已經絕后了,二皇子是野種?

  要不然,四哥為什么一點也沒有把皇位傳給二皇子的跡象?

  于是乎,有這種想法的忠順王,覺得他應該好好學習怎么處理政事,以備將來之時。

  只是,想法是好的,做起來,卻沒有那么簡單……

  “王爺,杜閣老等人請王爺移駕南書房議事。”

  侍從的話,令忠順王覺得不快,道:“不是昨日才開過廷議么,怎么又要議事?”

  “杜閣老說了,如今國事繁重,江左水患新發,實乃特殊時期,以后每天都要議事……”

  忠順王無奈,問了一聲有哪些人,得知留京的閣部大佬們都來了,他也不好耽擱,趕忙讓太監們服侍穿好大紅蟒袍,往南書房來。

  “哈哈哈,各位大人怎么來的這么早啊……”

  一進門,看滿滿一殿衣冠整齊,肅穆而立的大臣們,忠順王略顯不好意思,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他是想走親民路線的……

  “王爺身負監國之職,為何如此懈怠?老臣自辰時初便命人去請王爺,如今已經是巳時正了,王爺才杉杉來遲!!”

  他的話音剛落,內閣大臣兼任工部尚書的杜安樘便率先發難。

  忠順王面色一訕,道:“路上耽擱了一些時間……”

  “路上耽擱?王爺如今暫居臨敬門外,離此處不過數百步的距離!在場大臣,大多數的家距此都有六七里路甚至更遠的腳程,他們都能按時到,為何王爺不能?”

  忠順王便無話可說。

  他知道為什么身邊的太監之前不叫他,當時他正在辦事呢……

  還有,這個老匹夫居然敢蹬鼻子上臉,當眾指責本王,著實可恨可殺!

  因哼了一聲,不再理他,徑直來到龍椅旁邊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了。

  他這樣,杜安樘卻仍舊不罷休:

  “王爺自監國以來,第一次朝會廷議便遲到了半個時辰,今日這是第二次遲到了!

  老臣已經叫內閣中書將王爺近來的表現全數記錄成冊,等陛下回京,自當悉數面陳……”

  忠順王大怒,道:“杜安樘,你不要太過分!陛下當朝之時,你可敢這么與他說話??”

  “陛下臨朝十余年,遲到之事,屈指可數!”

  杜安樘同樣冷冷道。

  忠順王面色一窒,看著殿內一眾雖然不說話,但是眼神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眾臣,忠順王面色火燒,覺得甚是下不了臺。

  宗轍適時出列道:“王爺息怒,杜閣老也是一心為公,并無指責王爺之意。”

  說了一句,他又對杜安樘道:“今日不是有急事商議么,杜閣老還是以大事為重。”

  如今內閣首輔以及閣部的其他堂官大多都跟隨皇帝去鐵網山了,留京主持朝局的,就是他和杜安樘,他自然不能讓杜安樘把中順王抵到下不來臺。

  經過他的一番勸諫,場面才算和緩下來。

  于是,各部大臣,依次將所要商議之事列出,奏請裁決。

  其實這些事內閣早有論斷,如今不過是走個過程。

  忠順王心情不佳,也無意質疑,他們說什么,基本都應了,該蓋章簽手書的,也都照簽。

  如此一來,議事倒是十分順利,沒一會兒就把幾件事都敲定了。

  忠順王此時是一點也不想和這些人待在一處,就想快點結束議事,回去休息。

  誰料杜安樘又突然發難……

  這次倒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通政司通政使:“閔大人,今早韓大人使人告訴我說,他去吏部倉庫司支取賑濟江左水患預用錢糧,卻被拒絕,原因是沒有收到上頭的行文。

  本官想問,此事乃是昨日廷議之時決定之事,我與宗閣老等人也是在晌午之前就做好了票擬,卻不知道為何通政司到現在還沒有對戶部發文?”

  通政司乃是朝廷運轉的中樞,雖然主官的品階比起六部還要低一級,卻也是名正言順的九卿之一!

  因此,面對杜安樘的問責,通政使閔文通一點也不怵,只是拱手道:“回杜閣老,非是通政司怠政,實是通政司至今,也尚未收到關于賑濟的批示,又如何發文?”

  閔文通這么一說,眾人立馬就疑惑了。

  閔文通卻只是大有深意的笑了笑,沒說什么。

  忠順王發話了,道:“此事不怪閔大人,是本王覺得如此大事,須得征求陛下的意思,所以讓通政司將閣老的票擬送去了鐵網山,請陛下批示。”

  杜安樘一愣,隨即道:“倒也不無不可,只是鐵網山距京不過數十里,快馬幾個時辰就能跑一個來回,依陛下的個性,也萬不可能到現在還沒有任何批復……”

  忠順王別過頭。

  杜安樘似乎明白了什么,轉頭問閔文通:“何時送去的?”

  閔文通拱手道:“今日早。”

  杜安樘再次一愣,隨即怒喝道:“大膽,江左一帶,五府一十三個州縣受災,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正需朝廷救濟,你通政司如何敢平白耽誤這一日的時間?”

  被這么指責,閔文通也不悅了,道:“下官并不敢耽誤災情,下官今早剛收到王爺傳下來的諭旨,便立馬派人加急送去鐵網山,所以,杜閣老此言,下官并不敢受。”

  無人在意閔文通對杜安樘的不敬,他們都聽出來了,并非通政司怠慢,而是……

  面對此情此景,忠順王并不敢辯駁,因為也無法辯駁。

  他昨天忙別的事,把這些交給手底下的人去做了,至于他們怎么做的,何時做的,他表示不是很清楚。

  杜安樘果然立馬把矛頭指向他:“王爺受陛下信重,代為監國,自陛下離京之日,京中所有大小事務,原該王爺自主決斷,若是事事還要詢問陛下,那又談何監國?

  就算王爺覺得茲事體大,需要詢問陛下旨意,那么從昨日早到今日這整整一日的時間,王爺又做了什么?”

  杜安樘對忠順王格外的不滿。

  他實在不明白了,景泰帝為何要讓如此一個人來代行監國之事。

  忠順王同樣怒道:“難道在杜大人眼中,本王就只有這么一件事要做么?這幾日往本王那殿中送的奏疏,已經把本王的書案都占滿了!

  杜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以去本王的宮里瞧上一眼!”

  “呵呵呵……”

  杜安樘忽然笑了起來,嘲諷道:“王爺可真是忠于職守!這些日子以來,王爺究竟看過幾本奏疏,只有王爺自己知道,難道,王爺覺得你讓身邊的三流書生代閱奏疏之事,大家都不知道?”

  “你竟敢監視本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哼,陛下還經常讓戴權等幾個太監選閱奏疏,本王效仿何錯之有?

  一國之事,每日奏疏少說幾百本,都要陛下親自閱覽,你置陛下龍體何顧?”

  “至少陛下不像王爺,整日荒淫度日,流連于床笫之事!”

  一場好好的議事,忽然變成了君臣之間的互懟。

  終究是立身正的一方占據優勢,很快就有人附和杜安樘……

  于是,忠順王受不了了,直接掀桌子道:“好,很好,你們都很好,姓杜的老匹夫,你給本王等著瞧……”

  正鬧得不可開交,忽聞外面也是一陣吵鬧,然后一個太監沖進來,對忠順王道:“王爺不好了,那個宮女在房里吊死了!”

  重臣側目?

  忠順王卻是立馬顏色大變,再也顧不得什么,趕忙抽身往自己的宮殿趕去。

  他根本沒想起把那小太監帶走……

  于是,在重臣的逼迫之下,小小太監“迫于”大佬們的淫威,不得不如實把事情交待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