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2章 二郎神起源電影的困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就是文豪

  其實林鑫的生氣只不過是調侃罷了,他雖然覺得這本人生長恨水長東有些催淚,但論劇情來說其實一點不差。

  雖然這故事跟人們習慣、熟知的內容有出入,但認真盤算一下,發現還是有一定合理性。

  他為了表演,看了不少文獻資料。

  那些資料,哪里有網絡小說看得舒服順心,幾乎全是文言文,咬文嚼字。

  在二郎寶卷、惠民大地解厄心經以及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中都有記載,各種話本、曲目、民間傳說更是不計其數。

  額頭上面那標志性的第三只天眼讓他與眾不同,來源能追溯到古蜀王蠶叢,是“崇目”信仰的結果。

  “故事雖然是發生在沉香救母之后,但這個伏羲水鏡里面講訴的內容很完整,看起來應該能涵蓋楊戩的一生。”

  林鑫隱約中覺得自己淘到寶貝了!

  在神話傳說塑造的諸多神魔信箱中,二郎神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角色雖出場不多,但其心高氣傲、本領高強、疾惡如仇的特點卻足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實際上,二郎神楊戩的形象并不是在西游記或者封神演義中一蹴而就的,而是跟孫悟空、豬八戒一樣,由世代累積而成,最終被西游記這部名著給定格下來!

  小說西游記是西游故事的最終定型,作為其中的重要人物,二郎神形象也在此刻定型。

  無論是個人外表,還是家庭、朋友、師門等社會關系、神通法力都得到了更完整、詳細的描寫。

  現在人們對二郎神最主要的印象就來自于西游記,其余作品跟傳說只能是補充。

  只不過在拍電影的時候,肯定不會直接就拍二郎神在西游記里面的戲份,那會是封神的神仙大集合之后的又一聯動!

  林鑫要拍的是二郎神的起源故事,而這恰恰是民間傳說、歷史文獻、戲曲雜劇、小說中缺乏的那部分,需要編劇們自己去圓。

  哪吒在這一點上面就占據優勢,起碼懷胎三年零六個月都一直有描寫,只需要稍微改變背景就行。

  就像超級英雄電影也絕不是將漫畫故事直接原封不動拍攝,都需要針對大銀幕做適當修改。

  “應該讓編劇們看看秦川的這本小說,應該會有所啟發吧!”

  林鑫看了看手機上面的時間,這會兒才晚上十點。

  那群編輯肯定是熬夜工作,絕對還沒睡覺。

  于是他便在工作群里面推薦道:“許編,你們如果還在糾結楊戩故事的話,就看看龍騰網的這部人生長恨水長東,里面對楊戩小時候跟拜師學藝的事情講得很完整。”

  說完之后根本沒人理他。

  林鑫只能默默爬起身,在客廳開始做簡單的健身運動。

  二郎神雖然在文學形象上面是一個面白無須英俊少年,但放在銀幕上面必須要讓角色足夠陽剛,必須傳遞給觀眾們一種可信任的信息。

  基本上不會露肌肉,可高大挺拔身姿必須要有,要不然看起來不夠偉岸。

  烈焰影視的辦公大樓內,只有幾間房屋的燈還一直亮著。

  除了保安每層樓巡邏的腳步聲外,整棟樓一片寂靜。

  這就是影視工作者們的常態。

  熬夜、加班、通宵已經見怪不怪,直接變成了亞美利亞洲的時間。

  “得了,繼續改吧,導演跟制片人還是不滿意。”

  一個中年人揪了揪頭發,將打印出來的劇本“啪”一聲砸在桌面。

  另外一個編劇則是抽出一根煙,用打火機點燃開始猛抽。

  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十版的劇本,每一版劇本都有大幅度改編。

  現在因為劇本關系,整個劇組都不能啟動,損失的資金、耽誤的時間實在太多!

  “老許,你說導演他們究竟要什么樣子的劇本,交上去的總說不行,讓他們提要求跟意見又說不出來。”

  許秀賢跟姜斌、曾光三人不是新人編劇,都算是業界資深編劇。

  金牛獎多次獲獎,也撰寫過類似的武俠、仙俠類劇本。

  要不然烈焰影業也不可能聘請他們來擔任二郎神起源電影的編劇,是相信他們的能力。

  本來劇本已經敲定。

  可由于神話宇宙電影哪吒鬧海票房全球大爆,公司老總跟制片人對后續幾部單人電影要求更加嚴格,不能拖累整體。

  精益求精的要求之下,劇本自然就成為軟肋。

  與其等拍攝結束再進行第二次大規模補拍,還不如事先就把劇本確定下來。

  許秀賢他們不知道熬過了多少個深夜,頭發是一把一把往下掉,壓力很大!

  姜斌將手機拿起來,瞅了一眼微聊里面的消息,說道:“老許,你快看手機。小林給我們推薦了一本網絡小說,說是可以看看。”

  “都火燒眉毛了還看什么小說!”許秀賢脾氣有些暴躁。

  “他說這部小說是寫楊戩的,里面有關于楊戩小時候的背景描寫,或許可以給我們參考參考。”曾光實在沒轍,“不要小看網文,有些網文其實還挺不錯。”

  現在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不錯,哪里能隨便挑選。

  許秀賢聽到這些話之后才有了臺階下。

  要寫好楊戩的起源故事很難,他倒要看看那個作者有幾斤幾兩,竟然能完成自己三人都無法完成的內容!

  “人生長恨水長東?這書名跟楊戩有半毛錢關系嗎?”

  書要看,該吐槽質疑還是吐槽。

  三位在業界赫赫有名的編劇此時坐在會議室內,各自捧著手機,認真閱讀著小說的內容。

  他們幾乎都沒有去看評價那些。

  主要是沒時間,其次也覺得自己跟網文讀者的口味或許不同。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小說一開端就讓三位資深編劇忍不住將視線抬起來,面面相覷。

  “這樣的楊戩!”

  “會失敗、會悲傷,人性跟神性才符合啊!”

  “這作者真有意思,有兩把刷子。”

  楊戩本來就是半人半神,但他的一生似乎一帆風順,除了年少家破人亡外沒有遇上別的挫折。

  拍電影最忌諱的就是一馬平川,總得給楊戩找點波瀾。

  現在秦川這本小說一下子讓他們收起了小瞧的心態,真正平等對待,希望能從中吸取點長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