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他們娘倆的一番討論后,金太后總算被她兒子順利說服,同意第二天就去給喬木請安并且認錯。
不過,她的表情功底實在是有夠差的,不會演戲的都能看得出來她的隱忍,更不用說喬木了,但是看在安平帝已經連夜過來請過罪的面子上,喬木最終還是沒說什么。
只是很快把她給打發走了。
與此同時,喬木也在內心下定了一個決心,那就是絕對不能把鳳印交給金太后,寧愿把鳳印放在手里多拿捏幾年,等安平帝大婚之后直接交給皇后,也不能給金太后。
不然指不定得鬧出多少事。
喬木可不想給別人去收拾爛攤子,或者因為這個受委屈什么的。
之后,原本不太想操心安平帝婚事的喬木也不得不開始替他考察合適的人選,并且盡量從世家貴族當中挑選,挑個懂事知禮感恩的。
免得再重蹈金太后的復轍。
到時候,她一個太皇太后連帶著執掌鳳印的皇后,絕對能把金太后壓的不能做妖,徹底斷了麻煩。
喬木這邊點明了態度,那些有想法的人家自然也是趕緊開始讓自家夫人沒事進宮請安,或者帶著自家女兒去參加喬木舉辦的一些宴會什么的,希望能博個好印象,到時候就算不能成為皇后,混個妃位或者嬪位,對家族也能有一些幫助。
對于喬木的行為,金太后當然是十分慎憤怒的,因為她還想著讓自家娘家跟安平帝聯姻做皇后呢。
這樣一來,她就能夠和皇后一起聯手對付太皇太后,并且讓自家真正的進入頂級勛貴圈,如果能再生出一個皇子繼承皇位的話,那她娘家的貴族地位就再不可動搖了。
不過,當金太后特地去找安平帝告狀,并且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安平帝臉色立刻一變,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拒絕了他娘金太后,并且表示他婚事上會聽太皇太后的。
金太后對她兒子的態度當然是很不滿的,都沒有聽解釋就大哭了一番,說他不孝啊,忘了為娘當年受的苦之類的,然后轉身就走,大概是想著安平帝不去乾安宮道歉并且同意他的建議,就不來見他了。
對此,安平帝只能苦笑。
并沒有追上去。
“我以前一直覺得母后當年蠻聰慧的,審時奪度方面做的也很好。
可是怎么一涉及到舅家,她就這么不理智,一點都不為我著想。
若是我真娶了她娘家女子。
怕是下任帝王就必須是先帝遺子了,母后她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太皇太后的行為才有利于我。”
安平帝看著他那母親遠去的身影,情緒不由有些低落的對邊上陰影處的一人說著,隨即更是苦笑。
他之所以拒絕他娘,主要就是因為他也想娶世家的女子為后,倒不是世家女子有多好,平民又有多差,主要是世家女子給他帶來的幫助更大,也更有利于他穩定朝堂。
打個比方來說。
如果他娶了太后的娘家侄女。
那么除了讓他娘滿意,讓他舅家滿意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等他出了事或者死去。
皇位還得給太子。
也就是先帝遺留下來的那位。
因為百官沒有人會幫他。
可是他如果娶了世家貴女,而且一連娶好幾個,并且讓她們都生下皇子的話,那么就相當于另類的將那些世家貴女背后的勢力全部都收入旗下,到時候他們為了讓自己家閨女生下來的皇子繼承皇位,不用安平帝去指示,或者暗示什么。
他們自己就會全力攻擊太子。
這樣一來,他不但能夠達成自己的目的,還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清清白白,對太子毫無惡意。
太子出事或者被彈劾。
那都是別人干的。
一邊是毫無好處,一邊是好處大到能夠福澤后代,安平帝怎么選還用說嗎,當然是選喬木和貴女!
做了皇帝就不能講什么親情。
一切都得以利益為重。
更何況,她母后讓他娶他舅家侄女也不是因為親情,也是因為利益,為了讓他舅家得到更多利益。
“陛下的選擇沒有錯。
如今我等雖然還沒摸清楚太皇太后的真實意圖,但至少現在太皇太后的所作所為對您有好處,所以您必須站在太皇太后那,否則太后一個孝字壓下來就讓您別無選擇。
接下來您不用專門去乾安宮道歉或者請罪,您只要每天去乾安宮站一會就行,陛下孝心我等自會替陛下宣傳,絕不會污了陛下名聲。
大婚親政之前,陛下名聲絕不能有污,這點還望陛下能夠謹記。”
做了皇帝的人,即使不自己親自去招攬人手,那也會有人直接投懷送抱,此時從陰暗角落里面走出來的,那個穿著太監服裝的李孤義就是其中之一,他依靠對朝堂勢力的準確解析和判斷,順利的得到了安平帝的信任和看重,得以假冒太監伺候在他邊上,替他出謀劃策。
當然了,這只是暫時的。
等回頭安平帝正式親政。
李孤義自然就會換個身份。
以進士的身份選官進入朝堂。
到時候,他必然能借著與皇帝親近的關系,更加容易晉升提升。
這才是他愿意假扮太監,冒著風險進宮給安平帝出謀劃策的主要原因,若是沒有好處,誰會愿意冒這風險,這世上可沒人無私奉獻。
“這些我自然是知道的。
就是不知道太皇太后這次的行為到底有沒有私心,會不會把她娘家的后輩弄進宮來充當朕的皇后。
希望不要如此吧。
不然我還真有些擔心。”
安平帝雖然比較滿意喬木現在的行為,但他對喬木同樣也不是特別放心,畢竟,他娘有讓他舅家的女兒進宮當皇后的想法,誰又能保證太皇太后沒有相類似的想法呢?
“陛下不用擔心。
據微臣調查來看,太皇太后娘家并沒有適婚人選,殷國公家陽盛陰衰比較嚴重,與太皇太后同輩的只有太皇太后這么一位女性,而太皇太后的晚輩當中,目前還沒有女孩子誕生,只有整整十七位子侄。
其他旁系也好不到哪去。
實際上,據微臣所知,當年太皇太后如果不是慧靈帝親自下旨。
估計根本就不會入宮。
殷家向來陽盛陰衰,對家里的女孩極好,當是不愿女兒入宮的。”
李孤義的回答有理有據。
很快就將安平帝說服。
不再糾結此事。
當然了,只是暫時說服。
想讓他真正的安心。
那得等皇后人選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