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那邊是狂躁憤懣不堪的,但趙烈這邊就十分如火如荼的干勁十足。
所有人都愿意聽從這位“戰斗英雄”的指點,尤其是西平堡孤懸在外,幾乎是被放棄的模樣,所有人都樂于為接下來的戰斗增添一些活下去的本錢。
殺敵報國什么的,對于基層士兵而言毫無疑問是有些太過高大上了,但報仇雪恨什么的,正十分符合西平堡將士們的心聲,西平堡內三千守軍無一不是與建奴有著血仇的。
為了報仇,他們甘愿付出一切的代價,但若是能在復仇的基礎上還能夠活下來,甚至還能建功立業,則自然是讓大家更為樂意的了。
一時間,西平堡的氣氛十分熱烈,人人干勁十足。
打礌石的打礌石,運糧草的運糧草,搞火藥的搞火藥。
除此之外,城頭上,除了拍板,眾人又抓緊制作懸戶懸簾。
明茅元儀的武備志三·懸戶懸簾圖說中有言:“懸戶懸簾,垜口第一切要之物,無此二者,賊萬弩齊發,城上不能存站。昔雷將軍面中六矢,蓋少此也。今擬每垜口作木架一箇,兩足在內,栽於城上,一轉軸匡檔在外,緊貼兩垜之邊,上用覆格,可搭氈毯或用被褥,俱以水濕,直遮垜口,箭不能入。”
這是面對建奴的守城法寶,原本西平堡是有一些的,但還不夠,既然要當做大戰為用,那自然是再多的準備也不嫌夠。
城外,挖坑的挖坑,伐木的伐木,采石的采石。
雖然這些不免是對環境有所危害的,但此時此刻,趙烈也顧不得這么多了,不將附近的樹木砍光,那建奴來了,這些樹木可就要變成沖車等攻城器械了。
與其給建奴來用,不如自己用了。
而相關的軍事訓練就容不得趙烈開口了,他所訓練的也只是他的四百號人。
但趙烈也向羅一貫與黑云鶴建言了定裝火藥與三段擊,這可不是藏拙的時候,必須要加強所有友軍的實力。
羅一貫還好,那黑云鶴倒是笑著說道:“這種法子,當年戚帥操練過,我也跟著浙兵訓練過,但不成。”
“哦?為何不成?”羅一貫倒是開口問道,他出身西北,對這些倒是不怎么熟練的。
“不是戚帥的法子不成,而是咱們的鳥銃不成,工部的那幫殺千刀的混賬們配給咱們的都是什么玩意?打上沒幾銃只怕就得炸膛,軍中愿用鳥銃的實在不多,所以,三段擊根本沒足夠的人手來布置。”黑云鶴罵罵咧咧地說道。
沒有數量,那三段擊的法子再好,也形成不了相對的密集火力的,而且,他理論經驗豐富,但對鳥銃的優劣好壞實在沒有一個切實的印象。
對此,趙烈也很無奈,但他不愿就此放棄,便就說道:“我有個部下叫做黃炎全,擅使鳥銃,十發九中,既然將爺鳥銃都不用,不如讓他來選選,找些相對而言合適的鳥銃,以及鳥銃手出來,也好為我們守城增添一分把握。”
對此,黑云鶴自然是不會拒絕的,羅一貫也沒有理由反對。
趙烈立即招呼來了黃炎全,讓他趕緊去挑選合格的鳥銃以及鳥銃手。
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后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合格的鳥銃還是很有殺傷力的,而且比弓箭手更容易培養,實在是暴兵第一良器,固然目前沒有時間與空間來讓趙烈種田暴兵,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更何況,守城戰中,鳥銃手也是可以大有發揮的,就看大明工部的那些鳥人的良心如何了。
希望西平堡庫存的合格鳥銃能夠多些。
為了進一步了解鳥銃,趙烈跟羅一貫、黑云鶴告辭,隨著黃炎全去了西平堡的武庫。
黃炎全立即如同一個在沙漠中行走的渴人見到了泉水一般,立即沖去挑選鳥銃,而趙烈則微笑著在邊上觀摩。
“哎呀呀,這是什么銃管啊,還坑坑洼洼的了。”
“這個不錯,可惜管壁單薄了些,只怕打不了幾銃。”
“這是什么鳥東西,燒火棍都不如!”
“這……”
“哎……”
很快,黃炎全就從興奮的狀態中蔫了,親眼看到這么多杠鳥銃全是廢鐵的滋味相當不好受,其實是他這樣的愛銃之人,心情也就更加糟糕了。
趙烈在邊上也不說話,只是默默地看著,這得行家出馬,他可不能班門弄斧,若是影響了黃炎全的選擇,那可就意味著一個鳥銃手的安危啊。
人命大過天,尤其是敢于殺敵報國之士,他們的性命更為珍貴。
挑選了半天,黃炎全才從整個武庫中,挑選了三十桿合格的鳥銃以及六十桿勉強可用的鳥銃,除此之外,都如同廢鐵也似,只怕打不了幾銃就要炸膛的。
“大人,能用的就這些了,唉,可惜啊,明明有這么多的鳥銃的。”黃炎全憤憤不已。
趙烈微笑著說道:“好了,趕緊操練起來吧,你也是見過浙兵訓練的,這鳥銃手可就交給你來指揮了。”
“什么?交給我指揮?”黃炎全喜出望外,這不僅僅只是對于職位提升的喜悅,更重要的是他喜歡用鳥銃,也喜歡指揮鳥銃手,他覺得萬銃齊鳴才是男人的浪漫。
讀過些書的嘛,總歸是有些浪漫情懷的。
趙烈肯定地說道:“是的,這非你莫屬!羅副將與黑參將那,我是會去說的,不就是九十個鳥銃手嘛,他們舍得的。”
“謝大人恩典!卑職定當盡忠竭力,死而后已!”黃炎全感激萬分,這離他實現夢想又進了一步,實在讓他欣喜若狂。
趙烈自惹事勸慰了兩句,帶著黃炎全就準備離開武庫,卻一下子欣喜若狂起來。
在武庫中,趙烈看見了兩樣寶貝,立即讓他快活了起來。
“哈哈,有此神兵利器,守城又有了幾分把握了!”趙烈喜形于色地贊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