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既然已經開了頭,并且還是一個好的開始,仨人信心大增,志氣高昂。
但是第二天,老天爺卻和他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這天早上還陽光燦爛,天氣炎熱。意外的是,到了中午突然間烏云密布狂風大作,下了一場傾盆大雨。氣溫一下子涼爽了許多。
賣冰棍的話,最喜歡的當然是大熱天,最怕的就是陰雨天,大有“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感覺。那時人們普遍都比較窮,幾分錢一只的冰棍也不是說買就買的。
一涼快人們都不買冰棍了,小毛仨人雖然大聲叫賣,但也不見有人來買,眼見白糖冰棍慢慢變軟,就開始降價至2分錢一根,但也只賣出了幾根。
感覺肩上的箱子越來越重,最后剩下的四十多根只好趕緊回小姨供銷社冰凍起來。看著很多冰棍漸漸變成白糖水,只好將它們都倒進搪瓷缸里,再將包冰紙一張張從口杯里清出。
想著辛苦一天還虧了錢,小毛和“四眼”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花見狀,淚水一下子忍不住地就往下流,一個人小聲哭了起來。
小姨不停地安慰,拍著她的肩膀說:“小花,勿要哭。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要學會堅強,也要學會堅持。“
在小姨的理解聲中,仨人漸漸平靜下來,擦干眼淚,又互相鼓勁,決定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還是繼續賣冰棍。
第二天清晨,吃過一碗菜泡飯后,仨人又信心滿滿地背著冰棍箱出發了。
天氣炎熱,蟬兒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村道干枯的泥巴路上,人踩手拖碾,早已積聚了一層泥巴灰。
來回叫賣冰棍,赤腳走在路上,留下了一串串稚嫩的腳印。額頭上冒汗了,將事先準備好而搭在肩上的毛巾拿下來,擦擦汗水之后,繼續叫賣。
厚重的冰棍箱子背在肩上,幾經暴曬,肩膀讓背帶磨破了皮,滲出了血,可因為高興和向往,就跟沒事一樣。
好在小毛和四眼他們對賣冰棍的興趣很大,這樣繼續堅持了一個禮拜,慢慢的也就摸索出來一些賣冰棍的門道來。
第一個辦法是轉移陣地。
一開始沒多久,就發覺高橋街道上賣冰棍的人多,競爭大,他們仨就決定跑到鄉下吆喝。
這時候他們已經夠看人熟練地開口推銷了。有樣學樣,他們自己也制作了一塊小竹片,同時有節奏的敲打冰棍箱子,一唱一和,這樣叫賣的效果就更好了。
后來即便在路上遇到相識的人也沒了羞澀,反而是迎著他們的不解一路叫賣著……
“賣冰棍咯,清涼解渴的白糖冰棍、綠豆冰棍啦!”
一看到地里有大人在干活,就急忙湊過去甜甜地說:“叔,嬸……干活累了,吃根冰棍涼快一下吧,我給你們優惠。”
農村有句俗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通常來說,他們是不會拒絕的,多半會過來買一根冰棍解解渴,也順便到樹蔭下休息一會。
等他們下地了,仨人背著箱子繼續到下一個地頭。
還有,每到村子里,只要看見有小孩在玩,仨人就會大聲喊“冰棍真是甜,不甜不要錢”。
小孩子是經不住誘惑的,每當這時就會跑回家,把家里大人的拉出來,團團圍住冰棍箱,使出各種撒野耍賴,哭鬧著要父母買冰棍吃。一般來說,就是家里十分拮據的,也會拿出幾分錢來,買支冰棍來給孩子解解嘴饞。
第二個辦法,就是隔壁村口長著一棵大柳樹的地方,是他們常去叫賣的場所。每次去那里叫賣冰棍,村頭的孩子就會一窩風似的跑過來買冰棍。
那時節,物質極度匱乏,生產力又落后。小毛他們背著冰棍箱到了大柳樹下后,孩子們有找大人要了錢,自個兒來買的,也有孩子扯著父母的手來買的。
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村里每次接來電影,接來戲班子唱大戲的時候,是叫冰棍的最佳時期。
把販進的冰棍用棉襖再嚴嚴實實捂一次,覺得不會進入熱氣融化冰棒以后,就像趕集一樣,仨人背著棒冰箱子,就往放電影和唱戲的大隊趕去。
電影和戲沒開演之前,選好進入隊部廣場的路口,放好冰棍箱子,仨人嘴里不停地喊著:“賣冰棍咯,白糖冰棍綠豆冰棍啦!”
村民和小孩子有的拿著蒲扇,有的肩扛著板凳和椅子,還有的手里拿著竹靠背,絡繹不絕,陸陸續續地進入隊部廣場,搶先占著看電影看戲的有利位置。一些嘴饞的孩子,見了有叫賣冰棒的,就扯著大人的手或衣角,吵著要買。大人被孩子纏著,只好應允。
一段時間的互相配合,他們掌握了快速箅錢和經營生意的口才和技能。拿冰棍,收錢,找錢,仨人互相配合,輕車熟路,應對如流。
“今天干得不錯,從小就鍛煉出了一種自己動手自我生存的能力。”每次回家,小姨都會鼓勵他們說,“所以講,你們仨,還有露露都要記住,賣一塊棒冰也就賺一分多錢佃,但是,這個賺一分錢過程卻是真的艱辛的。”
當然了,冰棍也并不是每天都能賣的很好,有時也會碰到生意不好的時候。冰棍箱的功效隨著太陽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長也會逐漸失效。當冰棍開始融化,袋子蒙上一層露珠,他們仨便開始著急了起來。
可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冰棍化了,這就得開動腦筋了。仨小小賣貨郎最后的辦法,剩的貨比較少或者實在化的太嚴重時,他們也會“自作主張”降價處理,或打折,或半賣半送。
總會有那么幾塊最后沒有賣完的,就在外婆家把冰棍分給露露、秋生和“草上飛”幾個小伙伴,大家一起吃。
每次吃完,小花都會還細心地把“冰棍紙”一張一張收集起來,曬干。但是這些紙后來具體到底派了什么用場,小毛卻怎么也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