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武豐、羅達帶著葛福強,公沙盧,張逸,郗慮,趙申以及已經上線的幾位玩家骨干和武安邦見面,聊一聊近三年來壯武郡的一些變化,好讓武安邦能夠最快的適應下來。
羅達首先向武安邦介紹壯武郡內政情況:
商業方面,在一年左右的時間,武豐和羅達就把和東牟郡的貿易差扭轉了過來,然后又花了半年成功進軍當地市場,掌握商業合作的貿易權,而以東牟王家為首的東牟世家、高層也不得不低下頭,為了彌補貿易逆差的損失,或者說中飽私囊,打贏了壯武郡隨后的租地建設港口要求。
另外和東萊貿易中的東萊官鹽,因為大部分由壯武郡幫忙銷售,也為壯武郡帶來了不少利潤。
農業方面,也由于玩家規劃的各種區域,其中農業區的科學規劃,大概多少人多少畝地方便了npc們的管理和種植,再加上已經開始在全郡推廣的糧食種植方法也大大提高了產糧。
還有為了造船業和海軍發展,衍生政策鼓勵的漁業,近海大船打撈也帶來了不少魚等食物,即便青州不是傳統產糧大區,也讓壯武郡的食物富足,從壯武郡額外發展度釀酒業也能看出。
手工業方面,為了制作精良的木板,質量良好的戰船,而推行的工坊流水線模式,也慢慢被壯武郡其他行業所采用的,不過在鐵器方面,因為擔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武安邦下線前要求不要推廣,只在軍中進行流水線試驗,培養大批已經到達初級鐵匠水平的“鐵匠學徒”。
畢竟如果壯武郡大興鐵器的話,很容易被附近眼紅的其它勢力安排上一個意圖謀反的罪證,事實證明就有不少玩家,因為下線前大量鑄造武器,泄露被降職,或者直接剝奪職位,其中最高的是一個縣令。
另外,趙家村的鐵匠趙四,也跟著壯武郡的高級鐵匠學習,打到了中級鐵匠,不能說光宗耀祖,最起碼也衣食無憂,而其他趙家村的幸存者,也在武安邦、武豐的特意關照下,安置在郡城的一個大區域,并進行了一些職業培訓,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至于趙申,還擔任軍中的射術教官,因為和對上眼的一個婦人結婚,也算有了自己的小家,所以搬出之前一直居住的太守府,在不遠處買了一個小院子,日子也算過的滋潤。
“怎么人口多了這么多?”
武安邦看著樂呵的趙申和其他人,看著有些跑偏的話題,只好好奇的問道。
“武安大人,你有所不知……”
羅達聞言向武安邦解釋起來,除了武安邦之前根據特色發現的徐州瑯邪的混亂以外,也有附近郡跑來的難民們。要知道,并不是所有郡縣都想壯武郡這樣,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根據新劇本播放的cg,在失去外敵,內府空虛的情況下,漢靈帝和朝廷又開始賣官鬻爵,而那些上任的官員自然要把買官的錢加倍收回來,身邊有壯武郡這樣的生活條件好的地方,百姓們面對重賦自然朝壯武郡跑來。
也因此,壯武郡和北海郡、東牟郡也發生過小的糾紛,不過最后在雙方的貿易關系和壯武郡的一些小小補償上也就算了,因為武安邦特意交代過,人比錢重要,給出去的錢我們可以通過貿易賺回來,但失去了人和人心,那就失去了根基。看書室電腦端:https:///
講完了內政方面,下面眾人又和武安邦等玩家交代起外交、軍事方面。
外交方面,沒什么變化,和東牟郡的關系上升了不少,和北海郡的關系也融洽起來,而武安邦著重強調的遼東、樂安郡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在壯武郡的幫助下,成功在北方建立起防線,并在半島上,也就是現代大連市范圍內,建立了五個小鎮作為據點,原本難以開墾的農田也因為樂安郡牲畜的到達變的容易開墾,在管寧的管理和承諾下,每家都分到了比在青州時期多得多的農田。
要知道遼東難民營方面,遼東難民營大部分由東萊,樂安等沿海郡逃難的難民組成,在遼東安定下來后,管寧也一步步開放青州的消息,當然大部分的人還是想回去,回到自己的家鄉。
結果,第一批回去的人發現家鄉所在的樂安,東萊還不如自己混的好,當地的官員又恢復到黃巾之亂之前的那種苛捐雜稅的治理方式,于是返鄉的大部人又跑了回來,不僅如此,不少人還拖家帶口。
給地主世家種地?哪有自己種舒服,這里地多著了,你要勤快,一人種十畝地也沒人說什么,而且根本沒有官員壓迫我們,負責管理的也是同樣躬耕田野的幾位先生。
而留在遼東的百姓,得知消息后,大部分人也就絕了回去的心思,剩下的小部分人即便要求回去,也是希望把自己的親人帶過來。就這樣,原本也就十萬出頭的難民們,又再次膨脹的趨勢。
好在管寧的引流之下,壯武郡和樂安郡分別承擔了幾萬人,這讓難民營保持在二十萬人口之下,沒有壓垮剛剛起步的難民營,哦,現在應該叫做新遼區,暫時還沒有得到官方認可,無法叫做縣。
至于安全問題?別逗了,先不說眾人參與早已建好的北方防線,單單每段時間大股的騎兵出去練兵,滿載戰利品回來,附近勢力不擔心被入侵就是好事。
“主公太謹慎了,建什么防線自保,要我說,直接在遼東建幾個城,化幾個縣多好。”
每當難民營的百姓們飯后閑談起這句話,都感到無比的安心,睡得也無比的香甜。
不知是因為三韓消化不良,還是內部出現問題,除了幾次小打小鬧的試探外,并沒有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樂安郡也趁此時機,迅速的發展自己。
首先是邴原到達樂安郡,在趙方的配合下,迅速,安穩的進行區域調整,然后找出在各個區域有點威望的人負責前期的管理,不久之后,劉政、管承甚至閆柔、武榮、武豐等人都來過樂浪郡,幫助和指點趙方對樂浪郡軍隊的重新劃分,劃分為治安兵,防備兵、預備兵和水軍。
因為渤海的關系,海運運輸的便利,幾個地區的水軍都進行了組建,當然不管是名義還是實際上都歸管承和壯武郡水軍管理。
在壯武郡眾人和新遼區幾位先生的幫助下,原本不擅長管理的趙方,也快速的適應下來,確定了樂浪郡首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