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6章 茶葉蛋的體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一座美食屋

  陳墨感覺自己的身體隨著巨大的吸力,吸入一個廣袤的空間,再睜開眼時,身處在一個很大的庭院里。

  這個庭院里的建設頗為精致,一座紅土橋橫亙在庭院里的小河之上,一排排竹林修葺整齊,綠蔭之中有一條小路,曲折通門。

  陳墨沿著竹林中的小路穿過一扇拱門,又見到一座庭院。

  這個庭院比起剛才的那個,更為壯觀。

  庭中花鳥樹石,別有一番天地。

  左側是一處走廊,走廊上下被漫長的秋藤纏繞,盤旋而上。

  庭中小河似是活水,從外面引入,晶瑩澄澈,如鏡子一般。

  陳墨不禁感慨,是怎樣的人,才能住在這樣的院子里啊。

  就在這時,迎面走來了兩個似是院內服侍的女仆,說笑著從院內的一間屋子里走出來。

  看這些女仆的服侍,不像是現代的服裝,倒像是清朝大戶人家的衣裳。

  “請問兩位,這是哪兒?”

  作為一名“擅闖者”,為了不被當做小偷,陳墨非常客氣且恭敬的向兩位年齡不如自己大的小姐姐們請教。

  然而兩名女仆似是沒有聽見一般,依然自顧自的邊走邊小聲說笑。

  陳墨以為是因為自己聲音太小,便提高了嗓音。

  “兩位美女,請問這是哪兒?”

  這次依舊沒有回應,兩個女仆甚至像沒有看到陳墨一般,徑直從陳墨身邊走了過去。

  這可邪門了!

  莫非...她們倆看不到我?

  陳墨帶著這個想法,連忙上前去,企圖攔住兩人,誰知道,他們卻直接從陳墨的身體里穿了過去。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

  這張體驗卡里的世界,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是無法與庭院里的人交流的。

  陳墨的腦回路轉的很快,這個說法似乎說的通。

  陳墨在庭院里又穿過了幾個院子,終于在一個較大的院門上看到了兩個字:隨園。

  原來自己到了袁枚的宅子里來了。

  那么這張茶葉蛋的體驗是要干什么呢?

  就在這時,陳墨聽到隔壁傳來了兩個人交談的聲音。

  “老爺,今天這茶怎么樣?”

  “嗯...”

  茶蓋與茶杯碰觸的聲音。

  喝茶聲。

  “今兒這常州陽羨茶,還算不錯,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道較龍井略濃。和昨兒品的洞庭君山茶,不相伯仲。”

  陳墨一聽,乖乖不得了,這人茶藝了得啊,隨便喝上一口,就有這種學問,還被喚做老爺,不是袁枚,還能有誰?

  順著聲音的方向,陳墨三步并作兩步,來到隔壁的庭院里,老遠就看到一個老仆和一個年約35歲的中年男子,正在河邊的亭子里交談。

  中年男子是坐著的,老仆則是站著的。

  陳墨來到亭子附近,瞧了一眼中年男子,臉型瘦長,耳垂很大,挺直的鼻子,留著一撮小胡子。

  這人莫非就是袁枚?

  “老爺,外面又有求文的人,您看...”

  沒等老仆說完,中年男子直接回道:“我近日需寫隨園食單,暫沒有空閑去替他們寫文,但凡有人來,皆告訴他們,三日后再來。”

  “是,老爺。”老仆畢恭畢敬的說道。

  聽兩人這么一問一答,中年男子是袁枚的身份,坐實無疑了。

  “這茶也品完了,景也看的差不多了。”袁枚說完,從石凳上站起,“今兒我要的茶葉和雞蛋,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老爺,茶葉和雞蛋的品種都是嚴格按照您的要求準備的。”

  “很好,我這就去看看。”

  說罷,袁枚拔起腿向一處屋子走去。

  陳墨哪能錯過這個時機,在這里不就是為了體驗一下茶葉蛋的嘛。

  從他囑咐老仆茶葉和雞蛋這兩樣原料,陳墨就知道袁枚是要制作茶葉蛋了。

  于是連忙跟上。

  “老爺,您這隨園,越來越厲害了,外面的人都說啊,您這庭院,不僅是花園,還是烹飪原料基地。除了鮮肉、豆腐等還需外出采購,其它菜品幾乎無一不備。”走在袁枚身后的老仆諂媚道。

  袁枚并沒有做聲,而是推開了一扇大門。

  陳墨跟著兩人走進宅子里,只見桌子上擺著一本翻開的冊子,屋里則準備了一個爐子,一筐雞蛋,起碼有五十個,除此之外,桌子上還放著一簍剛剛采摘好的新鮮茶葉。

  “這雨花茶葉雖然不如金駿眉,但勝在新鮮,用來制作茶葉蛋也不算落后。”袁枚說完,拿起桌子上的毛筆,蘸了點剛磨好的墨水,開始在手冊上書寫。

  陳墨躡手躡腳的走到袁枚身旁。

  兩人出生的時間雖然橫跨了接近300年,但此時此刻,兩人的距離只有不到1米。

  陳墨看著袁枚在冊子上書寫著:食譜,茶葉蛋。

  陳墨一愣,原來茶葉蛋也曾記錄在隨園食單里。

  見袁枚還在不停的書寫,陳墨立即又湊上去看了起來。

  只見袁枚在冊子上寫了一個問題:茶葉蛋究竟要煮多長時間?

  陳墨心想,這人真是奇怪,一個蛋要煮多久,煮熟了就好了吧,如果想要入味,那當然越久越好啦。

  其實按照老百姓的吃法,茶葉蛋煮10分鐘就差不多了,最多煮上半個小時,吃起來已經是有滋有味了。

  但袁枚似乎對于這道茶葉蛋非常講究,有自己的看法。

  袁枚寫道:“有愈煮愈嫩者:如腰子、雞蛋之類是也,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把握好適當的度才行。”

  接下來,袁枚開始了自己的實驗。

  將爐子生火,茶葉水燒開,把老仆給他準備的一筐子雞蛋拿了出來,從中取出了32個,稍稍敲打至外殼破碎,放入鍋內。

  這制作茶葉蛋的動作,陳墨倒是很清楚相關的步驟,但時間呢?

  這次袁枚一次性取了32個雞蛋來煮茶葉蛋,每隔一小時撈出4個分別盛放,這一煮,竟然煮了整整8個小時,簡直要把陳墨的腰給站出毛病來了。

  經過這次略顯笨拙的實驗后,將32顆茶葉蛋一一品嘗過的袁枚得出了結論:煮四個小時時間的茶葉蛋,效果是最好的。

  見袁枚非常鄭重的將這句話寫進了隨園食單里,陳墨這才知道,原來茶葉蛋并不是煮的越久越好、越久越香的,凡事都有個度,對于制作茶葉蛋來說,四個小時,就是茶葉蛋最好的蒸煮時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