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煩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行宋末

  杜昱將凌振改進的線膛燧發槍定型,準備以這個型號為藍本批量生產用來列裝圣教軍。

  有了他從現代時空帶過來數控膛線機和那些無縫鋼管,生產槍管問題不大,現在的麻煩是打造其他的零部件。

  扳機擊錘之類的東西不好在現代時空加工生產,只能是在山寨中用人工打造,而現在馬頭山之中并沒有幾個鐵匠,產量一時半會還上不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別看大宋現在局勢動蕩百姓生活困苦,但手藝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吃香的,會鐵匠活的一般來說生活都比普通百姓要強,他們可不會輕易的上山落草。

  杜昱沒有辦法只能跑到玄法觀,讓云鵬等人去查看教徒中是否有鐵匠,要求他們將教派中的各種手藝人統計出來上報給他。

  同時,他在教派中發下法旨,挑選十三歲十八歲之間的適齡教徒,準備送到馬頭山后山上跟隨凌振學習,培養產業工人的路從現在就要開始走。

  現在情況是兵工廠的倉庫之中一堆一堆的原材料,但沒有足夠的合格工人來組裝生產,所以也讓他產生了開辦技術學校的想法。

  由于沒有根據地,他也只能從教徒之中挑選學員。

  長遠來看他早晚要走這一步,不但是因為培養可以使用現代時空機械的工人可以發揮他金手指帶來的優勢,還有一點就是熱武器會帶來戰爭模式的全面改變,指揮官必須變得有文化有知識。

  他的越是依賴現代時空的工業產品,就越是需要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而在北宋時空恰恰沒有這個基礎,他只能從零開始。

  杜昱全面考慮之后決定就在玄法道中展開基礎教育,集中適齡的少年信徒進行現代知識的普及和培養,他要建立一個與宋朝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

  現代時空華國那一段屈辱史告訴他儒家治國根本就沒有出路,三百年一輪回只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玄法觀中,他越想思維越是發散,心中產生了推翻大宋統制解放天下百姓的想法,而在這一刻他下定決心,日后打下自己的地盤之后就推進全面的改革建立新的秩序,讓‘朕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老趙家見鬼去吧。

  當然那是日后的打算,他還要面對現實解決眼下的問題。

  經過十幾天的調查之后,云鵬給他送來了一份名單,現在他們勢力范圍內的教徒之中會鐵匠手藝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三人,就這還算上了一些學徒。

  其實并不奇怪,大宋朝對手工業者還算和善,大多數有本事的人都能在朝廷那里找到一碗飯吃,少數混跡在集鎮的大多生活不錯,這也是為什么到山寨落草的手藝人稀少的原因。

  杜昱發下法旨讓這些信徒到玄法觀上集合,有教派的信仰再加上他許以厚利,總算把這一百八十三人忽悠上了馬頭山。

  這些鐵匠交給凌振和孟康,讓他們負責管理,指導他們打造燧發槍的零部件,同時他還召集了一批三百人左右的年青信徒作為后備力量跟著他們學習,好歹算是把兵工廠給支撐起來。

  不過,新的煩惱又出現了。

  眾所周知沒有子彈槍支就是沒用的擺設,和根燒火棍也差不多。

  不管產量怎么樣,至少現在兵工廠里可以生產線膛燧發槍了。但是子彈的問題又開始讓他撓頭。

  生產子彈可不同于生產槍支,這里面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別要主意嚴禁煙火。

  不過好在大宋這個時期根本就沒有煙草,而在現代時空煙草是在明代萬歷年間才傳入我國的,而傳入地恰恰是呂宋島。

  沒有人吸煙就減少了爆炸和火災發生的幾率,這幾乎是唯一利好的消息。

  杜昱略一思考,便決定將制造子彈的工坊建在后山更深處,遠離兵工廠和山寨的倉庫。在隱蔽的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安全,畢竟事關火藥,該做的防范一定要做足。

  制造子彈的工坊自然是要交給凌振,他也沒辦法,手下除了轟天雷根本沒有一人懂得火藥的相關知識。

  負責人有了,找工人又是一件麻煩事。

  有了線膛燧發槍子彈也要跟上腳步,杜昱想到的是定裝火藥以及米尼彈。

  米尼彈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于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彈頭的底部開出圓錐形的空洞,用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

  缺點是只能用很軟的合金例如鉛制造,這樣彈頭才易于膨脹。彈頭軟,擊中目標后會馬上變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同樣為了快速膨脹彈頭以閉鎖槍膛,發射藥只能使用快燃火藥,而發射藥的發展趨勢是慢速燃燒,以便彈頭能在槍膛內得到長時間的均勻加速,以提高初速。

  雖然杜昱知道這并不是槍彈的最終發展趨勢,但線膛燧發槍加定裝火藥米尼彈的組合會給他的軍隊帶來巨大的優勢。

  與北宋時空的其他勢力相比,武器之間的差距都不能用代差來形容,而應該稱之為跨越時代的打擊。

  彈頭的問題杜昱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回到現代時空,材料上他沒什么辦法就只有選擇鉛制彈頭,盡管他知道鉛的危害。

  倒不是他不想搞其他金屬代替,主要是鉛在現代時空又便宜又好搞,滿地的工廠隨便找個就能大量購買,還不用擔心什么。

  他回到海城在網上一查,好家伙,電商平臺數十頁的。這貨也顧及不了許多,便找到一家本地的加工廠定了一批鉛磚。

  加工的問題他干脆一并解決,買了一臺數控沖壓機,并且私下搞了幾套生產氣槍子彈的模具帶回北宋時空。

  經過安裝調試,他總算解決了生產彈頭的問題,然而更大的問題是他需要的柴油和柴油發電機更多了,而且能開動機器的人手也不足,只能讓那幾個小廝一邊使用一邊學習。

  而定裝火藥,經過他和凌振研究,發現將四只雙響子的火藥拆出來合為一份然后用紙卷成彈殼再將彈頭安裝在上面,這就形成了流行一時的紙殼定裝彈。

  線膛燧發槍加紙殼定裝彈的組合果然驚艷,經過測試射程能達到500米700米,有效射程至少也在300米左右。

  這樣的威力讓全程參與的凌振和孟康等人都目瞪口呆,更不要說史進和焦挺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每次開槍過后都要清理槍膛中紙殼的殘余,射擊速度受到的影響還是十分巨大的。

  不過在這個時代并不致命,這樣的熱武器在戰場上簡直就是降維打擊,缺點完全可以忽略。

  天才一秒:m.biquzhh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