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行宋末

  杜昱帶著孟康和凌振到馬頭山后山一處隱蔽的地方試驗燧發槍的性能。

  經過一番測試之后,他認為凌振打造的這把燧發槍基本上與現代時空歷史上十六世紀剛發明的燧發槍沒什么本質的區別。

  甚至在材料上還超出不少,不過由于他擔心槍管的質量并未讓孟康大量填裝火藥,所以在射程上還有些差距。

  不過這些都是小細節現在也是處在試驗階段,日后調整一番這都是可以輕松解決的,他認為達到滑膛燧發槍140米200米的射程是毫無問題的。

  初步試驗成功,三人帶著興奮的心情返回山寨。

  走到半路迎面撞上了史進和焦挺,二人帶著‘圣教軍’正風風火火的向這邊趕來。

  “大哥為何在此處?莫非之前的響動是……。”史進連忙上前問到。

  “確實如此,那是我和孟兄弟、凌兄弟在試驗新武器。”杜昱說道。

  “哦!什么樣的兵器能讓大哥如此看重,小弟可否見識一番。”史進問到。

  孟康將燧發槍遞到史進的面前,說道:“哥哥請看,就是這把槍。”

  “槍?”史進有點懵逼,在他心中槍可不是這樣的東西。

  “這把武器我稱之為燧發槍,也就是之前和大郎談過的熱武器。”杜昱說道。

  史進接過槍認真觀察,想看明白這玩意的厲害之處在那。

  杜昱倒是沒有返回去讓史進體驗的想法,現在這把槍粗糙得很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生產都還在沒有提上日程,就更不要說給圣教軍列裝了。

  史進和焦挺也沒有糾結,他們不過是在訓練的時候偶然聽到槍聲這才過來查看。

  發現是大哥杜昱在主持搞那些神神秘密的試驗,并不是有外敵入侵也就放下心來。

  實際上他們二人早就見識過虎威炮對熱武器的威力早有認知,對此他們并不驚訝。

  在他們心里所謂的燧發槍無非就是一個小虎威炮罷了,威力雖大但限制也多,還沒有認識到熱武器時代的開始會給這個時空帶來多大的改變。

  幾人返回山寨后,杜昱命人擺下酒宴慶祝燧發槍的試驗成功。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盡興只后各自回到住處休息。

  這貨則打開傳送門傳送到梁山泊之中,他倒不是有事要辦,而是傳送過去摟著張盈睡覺享受生活。

  就這樣杜昱趁著最近沒什么大事,白天傳送到馬頭山山寨和凌振研究改進燧發槍,晚上則傳送回梁山泊陪二房過小日子。

  有現代時空的發展路線,杜昱和凌振就不用走彎路,改進的路線直指問題的核心。

  杜昱知道槍械的發展歷史,對于前裝滑膛式燧發槍根本就不感冒,他想要一步到位,至少要使用線膛式燧發槍來提高射擊距離和射擊速度。

  要知道滑膛燧發槍的射程能達到140米200米,而線膛式燧發槍則能達到280米800米,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完全可以稱得上飛躍式進步。

  有他在一邊指導,凌振飛速的進步,他現在對大哥奉若神明,如饑似渴的在學習燧發槍的發展歷史和相關知識。

  槍管切割線膛帶來質一般的提升,原理他不懂但是做法卻研究德通透了。

  按現代時空的做法來說,給槍管拉線膛有三種方法,其一就是刮刀法:用一根比槍管內徑略紉的鋼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個槽,安裝一塊硬質合金鋼片,鋼片上有一條或二條凸出的有一定傾斜角的帶狀體,前端有利削部,并可調節凸起高度。

  在一條膛線位置上來回拉動數十次,就切副出一條陰膛線,然后調節位置再切刮下一條。這種方法切奇數或偶數的膛線一般用單刮刀,切偶數的膛線可以用雙向刮刀。也可以在相對的位置安裝單刮刀,雙刮刀或三副刀,一次切出2至6條膛線。

  其二是鉤刀拉削法:把鉤狀切刀安置在比槍膛直徑略細的鋼拉桿上,鉤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過調節拉桿層部的螺絲來調節。每拉動通過槍管一次,拉桿移動幾微米,隨著槍管的勻速旋轉,拉削出一條有一定纏度的陰膛線,達到預定寬度后,再換位置拉第二條膛線。

  早期的線膛槍拉一條陰膛線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較好的槍拉削同樣的陰膛線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數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細,越精密。

  其三是組合環形刀拉削法:在一根拉桿上固定25至30個硬質合金鋼環,每個鋼環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個鋼環上加工有與陰膛線數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纏角與下一個環上的切刀相連,從頭連到尾部即可視為一條螺形線。

  每一個環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個環,形成一組系列切刀,所開的槽具有穩定的寬度,深度和間隔,這種組合環形拉削刀通過槍膛—次,則可切削出全部的陰膛線。

  當然,凌振只是在理論上明白了如何給燧發槍拉膛線,具體的怎么做還是要看大哥杜昱的想法。

  杜昱有現代時空的技術和物資支持,他當然不會選擇麻煩的刮刀法和鉤刀法,能用環刀法一次性解決即縮短工作時間又能提高產量和質量,何樂不為呢。

  于是,這貨特意穿越回現代時空傳送到海城,然后通過電商平臺訂購了一臺傻瓜式數控膛線機。

  他真的沒想到,古代求之不得的東西在現代時空就是爛大街的玩意兒根本就沒人在意,倒是方便他搞事了。

  當然為了給膛線機提供動力,他又在當初的廠家訂購了幾臺柴油發電機。

  等他將這些東西全部帶到馬頭山后山,兵工廠的場地也已經清了出來。杜昱帶著幾個梁山泊上過來的小廝開始安裝調試機器。

  那些人一直在山寨上開動研磨機磨玉米粉,對機器并不陌生。好在現代時空生產的機械安裝起來比較簡單,杜昱費了不少力氣卻也沒有出錯。

  安裝完畢之后,他開動起來試著給槍管拉膛線,幾次操作之后便熟悉了流程。這種事情他不可能親力親為,便試著教幾名小廝學習使用。

  反正現在的情況就是趕鴨子上架不行也得行,在浪費了不少材料之后倒是有兩個機靈的學會了如何使用。

  很快,凌振的改進版燧發槍用上了膛線槍管,經過試驗之后射程和威力果然大大提高,這讓轟天雷信心大增,又開始試著給燧發槍安裝瞄準系統。

  不過在杜昱看來燧發槍的瞄準系統也就是聊勝于無的東西,按現代時空歷史上的發展軌跡這玩意靠的是人海戰術,與其瞄準還不如信仰射擊,畢竟準星打的位置和瞄的也不一樣,瞄頭打腳不瞄爆頭是常態。

  但他并不會阻止凌振打擊他的積極性,攀科技有想法是好事就怕呆板固執。

  經過二十幾天的努力改進,凌振終于打造出了新式線膛燧發槍,并且經受住了多種測試的考驗。

  杜昱決定就將這一版武器定型生產。

  天才一秒:m.biquzhh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