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章 迫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行宋末

您現在閱讀的是由提供的《》第一百四十章迫切  玄法觀外不少前來趕集的村民圍在一起議論紛紛。

  以前這里是積善寺的時候他們都直接進去取暖,寺廟中的幾位老僧也不會說些什么,而他們在集市散去的時候若是手里剩點東西也會送過來權當謝禮,也算是各得其所。

  如今這個改成道場的玄法觀卻讓他們有些膽怯,倒也不是說他們就怕了道士。主要是這年月雖說不上兵荒馬亂,但打家劫舍的強人也絕對不少。幾天不見積善寺忽然變成了玄法觀也讓這些村民們有些摸不到頭腦,對未知事物產生敬畏心理是很正常的現象。

  玄法觀里,杜昱正在后院睡覺。如今他早將在臨沐的山莊的錨點取消,改為定在玄法觀里面,這也方便他以后在柳梅面前刷臉。

  忽然一陣吵吵鬧鬧的人聲把他吵醒。

  “焦挺兄弟,外面怎么回事?”杜昱面帶慍色不悅的問到。

  “哥哥我去看看,好像是前面有人吵架。”焦挺在外屋和衣而臥,聽到杜昱的問話連忙起身去查看。

  不多時,焦挺匆匆的趕回來。

  “是外面來趕集的村民在吵嚷他們想進觀里取暖。前殿值守的兄弟還在猶豫開不開門,沒想到卻吵到哥哥。”

  “讓他們進來吧,不過也得守規矩。對了,讓兄弟們辛苦下填些碳。”杜昱隨口吩咐到。

  村民來觀里取暖是好事有了接觸才好傳教,高高在上是不行的。他也沒指望這里的人在觀里取個暖就會加入教徒的行列。

  當然了接待這些村民的事杜昱是不會親自去做的,畢竟有個教主的身份在,要是太接近他們就會失去神秘感。

  很快,前殿值守的兄弟會,額,是玄法觀道士就在村民吵鬧聲中打開偏門。

  客隨主便,那些集上的熟客也沒有貿然做什么出格的舉動。他們跟隨帶路的道士來到玄法觀的偏殿。

  只見原本空空如也的偏殿如今大變樣,光禿禿的墻面上如今布滿壁畫。靠北的一側還立起了一座塑像,不過供奉的是什么神仙他們倒是不認得。

  古代人大多迷信,宋朝人也不例外。這些原本就沒有什么文化的人,見此情景簡直不敢相信,只以為是神仙手段。

  其實也不奇怪,千年前的人誰能理解墻壁紙這種東西。在他們的認知里,即便是村鎮上先生家里的字畫也只是黑白色調,那有這般五彩斑斕栩栩如生。

  不知不覺之中,他們的心里就埋進了敬畏的種子。一時間幾個熟客都感覺有些束手束腳不敢放肆。

  “小道道號云鵬,各位善信可在偏殿休憩,但請不要高聲喧嘩以免驚惱仙身。”這位身著錦緞的道士對村民們倒是十分客氣。

  不要對道士的名字感到奇怪,成立教派對杜昱來說不難,可是為手下這些兄弟會的弟兄們取道號倒是難到他,不過這貨靈機一動,干脆把德蕓的云鶴九霄排名生搬硬套,于是就有了第一批的云字輩教徒。

  “多謝道長。”一位叫李同的村民帶頭致謝。

  “善信必不客氣,請便。”道士云鵬說道。

  村民們也不客套,便安靜的圍坐在偏殿一角的銅爐邊取暖,有膽大的還偷偷的抬頭四處張望,觀察墻面上的壁畫到底畫了些什么內容。

  “云平取些炭來填上,另外再燒些熱水與這些善信。”

  “來了,師兄這就上炭。”外面又一位錦袍道士走了進來給銅爐加炭。

  這些村民還真就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積善寺的老僧人也非常和藹,或許也有心給他們生火取暖,但他們沒錢啊。

  銅爐取暖每人又發放一大碗熱茶水,村民們的身子一下就暖起來,心里有話想議論一番但又礙于場合不太敢。

  不過他們的心里,這些道士的第一印象簡直不要太好。

  “云鵬師兄,村民已經安頓好,沒什么異動。”那位叫云平的道士說道。

  “那就好,我去后面告知掌教。”云鵬說道。

  前面的人做的還算不錯,坐鎮后面的杜昱倒也安心。只是他也知道想要像方臘那樣傳教還要有一個切入點。

  方臘的摩尼教在江南地區廣為傳播也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在的,那就是北宋六賊之一的朱勔在蘇州設立應奉局,為青樓天子趙佶大肆收集花石。

  原本出身底層的朱勔不但沒有造福家鄉,反而禍害起來好不手軟,貪得無厭搜刮民財那是常規操作,更厲害的是為了一塊花石甚至不惜挖墳毀屋,弄得江南百姓民不聊生。

  朱勔自己更是生活奢靡,還大興土木興建私人園池,所有花費不用想全部是來自對百姓的搜刮。

  有這樣的人為禍一方百姓自然苦不堪言,方臘那套‘過去,未來’的摩尼教才順勢而起爆炸式的發展起來。

  在大宋北方的河北兩路,雖然也不缺少貪官污吏但像朱勔那樣的還真沒有。尤其是在天桂山附近的居民,他們更痛苦的是契丹人的打草谷。·

  可以說玄法教派面對的情況天生就不如方臘的摩尼教那么利于發展壯大,這也讓杜昱陷入苦思。

  很快天光大亮,外面的溫度也漸漸升高。

  在玄法觀中休息的村民們小心翼翼的將喝茶的大碗放好,向候在一邊的云鵬稽首道謝然后安靜的離開道觀去集市上做事。

  來趙家集趕集的人還真的不少,這里也是宋遼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前來做不怎么么能見光生意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也算得上魚龍混雜,什么來路的人都有。

  杜昱在觀中苦思而不得,便想出來透透氣。順便觀察一下,看看千年前的趕集和后世的趕集有什么不同。

  換上一身便服,杜昱帶著焦挺和一個小廝從玄法觀后門出來繞個大圈來到集市上閑逛。

  絕大多數人都面有菜色衣衫破爛不堪,一看便是附近的村民。仔細觀察他們來集市多是以物易物的交換,甚至連銅錢都沒有,而且多是以自家養的雞或者雞蛋來換鹽巴茶葉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杜昱見到這種情景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謂經濟好的大宋就這?自從他得到金手指,穿越來這個疑似水滸世界的大宋入眼所見,就沒有見過那里的百姓過的好,或許趙官家的東京汴梁會好上不少,不過想來也是豪門貴族的幸福與普通百姓無關。

  心情有些沉重的杜昱,對發展教派的意愿更加迫切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