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九章 歪打正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行宋末

  蒲城縣和杜昱想得一樣,城太小店鋪規模也小,什么好東西都沒有。

  粗制濫造的金銀飾品和玉佩實在提不起他的興趣,和史五逛了一圈之后,杜昱就直接去蒲城的德味居酒樓。古代的酒樓歷來都是這種消息的集散地,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是探聽的絕佳地點。

  杜昱點桌酒席又挑個樓上的雅座,臨窗靠街一眼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街景。

  此時剛過午時,酒樓里客人不多,也方便杜昱問些事情。

  恰好店小二過來上茶,杜昱隨手扔下一顆銀豆子,便說道:“小二,最近縣城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說來聽聽。”

  酒樓的小二,十分麻利的把銀豆子往袖扣一塞,立刻化身舔狗說道:“不知道爺想聽哪方面的。”

  杜昱說道:“朝廷大事、江湖傳聞、本地風土人情都行。”

  小二說道:“道爺咱這小地方那聽得到什么朝廷大事。江湖傳聞倒是知道一點,如果道爺感興趣小的給講一講。”

  杜昱又摸一顆銀豆子扔過去說道:“那就講來聽聽,說得好了道爺有賞。”

  小二笑得嘴都合不上,把銀子收下說道:“道爺,要說最近的江湖傳聞莫過于渭州領略府的一個提轄好像是叫做魯達,對就是叫做魯達。聽說他為個賣唱的小娘子,三拳打死渭州一個喚做鎮關西的賣肉屠戶惹了官司。如今附近州府畫影圖形正在緝捕他。”

  杜昱心中一動說道:“倒是有趣,這件事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你知道么?”

  他很想弄清楚自己亂入之后水滸傳的走向和時間線,這關系到他對以后形勢的判斷。

  那店小二撓撓頭說道:“這我倒不知,我聽人說起這事得時候也是兩個月前了。道爺也知道我們這里城小,往來的客商江湖人物并不多,所以能聽到的消息……”

  杜昱一想也是,這里小城小縣又能有多靈通的消息,只是若按他所說似乎再慢慢的貼近水滸傳。不過還不能肯定史進是否如書中一樣與魯達結交。

  見小二唯唯諾諾,生怕自己不滿意的樣子,杜昱笑道:“算是個消息,不過也稀松平常。還有更有意思的么?”

  店小二看杜昱沒有不滿,立刻又開始講述他所聽過的江湖傳聞。

  在杜昱聽來十分無趣,什么神鬼狐仙都出來了,和聽神話故事差不多。

  但他還是面帶微笑,看起來聽得津津有味。

  一壺茶的時間過去了,小二說的口干舌燥。

  此時廚房已經準備好酒席,那小二連忙下樓去給杜昱上菜。

  待到菜上齊,杜昱又摸出一顆銀豆子扔給小二說道:“小二莫急著走,再和我說說蒲城本地有什么奢遮人物。”

  小二非常高興,討了口茶喝便開始介紹起本地的豪強和富商。

  沒多久杜昱便聽到關于茶商張季的事跡。

  從小二的述說中,這張季忽然間一夜發家在蒲城縣開起茶肆,大作西北的茶葉生意,幾年下來家趁人值,便是在縣衙也有幾分面子。

  大宋版的白手起家?杜昱才不會相信這種故事。在他看來張季在江湖上名聲不顯,顯然不是晁蓋那等聲名遠播的大窩主。而從縣衙都要給面子的情況看來,更可能是哪位權貴的白手套。

  或許這次和楊春來找張季正是歪打正著。

  北宋末期吏治崩壞,如今正是群魔亂舞的時期,為了錢那些權貴什么不敢干,私鹽屢禁不絕無非也是上官拿錢,然后對下面情況睜一眼閉一眼。

  否則以宋江那等躉吏,如何能黑白兩道通吃,在鄆城混得風生水起。

  杜昱不動聲色,在小二講完蒲城的風土人情之后又打賞了兩顆銀豆子。

  打發走小二,他和史五大快朵頤一通大吃大喝。

  北宋的酒樓做菜已經和現代差不太多了,只是沒有海量的調味品在味道上略顯單調,但純天然綠色食品的味道本身也不差。

  酒足飯飽之后,杜昱回到了客棧與楊春碰頭。

  楊春也沒閑著,以拜山頭為由接觸了蒲城當地的潑皮。得到的消息與杜昱聽到的相差無幾。

  不過二人出于謹慎,還是決定明日按計劃行事先觀察一番再說。

  一夜無話,第二天楊春一早就去街北的官鹽店附近擺攤賣藝,而杜昱帶著史五去了張季的茶肆。

  一進茶肆,就有伙計過來熱情的接待。

  杜昱假借尋找好茶,與店中的掌柜一通神侃。

  從聊天當中他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測。想那張季與楊春一樣是草莽出身,本事還有沒楊春大,憑什么能大批販運茶葉去西北草原,要說背后沒人鬼都不信,而且低調的藏在這蒲城縣小城里不正說明這買賣見不得人么。

  杜昱沒有沖動,而是花了五十兩銀子買下張季的茶肆中最好的幾斤團茶。隨后便和史五離開茶肆回到了客棧。

  沒多久茶肆掌柜的便差人把茶葉送到客棧,并且送來張季的一張請帖。

  原來是張季得知有出手豪奢的道人,便想結交一番。

  這年月有錢的道士不一定什么來路,要么是有道真人要么是高官顯貴的座上客,結個善緣總歸是好事。

  杜昱一見喜出望外,正愁沒機會接觸張季,他便送上門來。于是答應晚上去張府赴宴。

  待午時與楊春碰頭時,杜昱說道:“楊兄弟,你先不要出面,我先去張府探探路。畢竟官府當中有你的案底,還是小心為上,以免徒增煩惱。”

  楊春也不想惹麻煩說道:“全聽哥哥安排。”

  杜昱問道:“北街那家鹽商真如傳說那樣安分守己么?”

  楊春說道:“我看未必,今日與小六在街上雜耍時看見有隊車馬從他后院趕出顯然是剛剛卸貨。可據我所知每次官鹽送到都會有衙門躉吏相隨。”

  杜昱說道:“沒想到小小的蒲城縣城里也是臥虎藏龍啊。”

  楊春說道:“哥哥,這里的商家確實有古怪啊。明明是個遠近聞名的窮縣,可商家買賣的規模全都不小。”

  杜昱說道:“許是咱們運氣,歪打正著來到一個大窩點,兄弟你想想左近的地理。”

  楊春思索片刻,說道:“哥哥你要不說我還沒發現,這里距離華州不遠,而延州府和西京洛陽的官路正從華州經過,莫非……”

  杜昱說道:“或許咱們那座鹽山還不夠人家消化呢。”

  楊春說道:“只是這樣一來,這群人必然十分危險。哥哥你要多加小心啊。”

  杜昱對自保這件事還是有著十分的自信,說道:“無妨,張府不是龍潭虎穴,我這身功夫也不是白給的。再說咱們求財,他們也是求財,打打殺殺沒有必要,至少現在沒有必要。”

  楊春說道:“道理倒是這個道理,但哥哥也要多加提防。”

  杜昱說道:“這個放心,我會注意的。”

  他知道有那度牒在,張季對他只會客客氣氣,有錢人特別是錢來路不正的人一般都特別迷信。

  不要說千年前的大宋,就是現代不也有不少富豪被“大師”們忽悠得找不到北么。

  而他杜昱恰恰是“真”有道高人,隨便表演下憑空取物估計連宋徽宗見到都得給跪,更不要說一個小城私商了。

  當然杜昱不會掉以輕心,小心使得萬年船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在和楊春商量了一些細節之后杜昱做好了萬全準備。

  隆冬的蒲城天很快就黑了,張府管家派來接杜昱的馬車停在客棧門口等他赴宴。

  杜昱摸了摸身上的防刺服,檢查完空間中的電擊器、車子等防身的東西,再整理下道袍正了正腰間的寶劍,出得門去上車赴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