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中盤較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甲子園之王牌捕手

  棒球誕生之初,是一種觀賞與比拼揮棒技巧的游戲,投球的人專門負責喂球給揮棒的人打,后來才轉變為投打對抗。

  投球技術與打擊技術如同矛與盾,朝著相反的方向進化,越來越精細,并且高度特化。

  但人終究不是可以自如地控制精度的機器,每一次投球和每一下揮擊都不可能百分百做到最好。

  在規則設計上,3好球出局、4壞球保送、3壞2好五個球的空間,使得棒球發展到現在,投打博弈成為了棒球競技的核心內容。

  對于投手來講,守備隊友分擔風險,有投球容錯空間。

  打者而言,好球區與球數限制下,終歸是能夠等到理論意義上的好球。

  因此安打的出現往往取決于投打兩方共同的發揮。

  這也是棒球場的安打經常來自“投高”“沒壓低”“太甜了”“失投”等情況的原因。

  伊勢球場。

  四局下半西野哲一支陽春炮追加1分,令白山高中的領先優勢來到3分。

  接著,中部大春日丘的防守被打得有點慌亂,讓白山再度站上2名跑者,形成兩出局一二壘有人的局面。

  可惜的是,九棒松葉立新未能繳出適時安打,站在打擊區內看著第3個好球進入捕手手套。

  打者三振出局。

  三出局,半局結束,白山留下兩個殘壘。

  五局上半,中部大春日丘的進攻。

  兩出局之后,白山內野守備出現一次失誤,讓中部大春日丘一棒球員安全踩上一壘壘包。

  隨后,二棒打者一記內野強襲球打穿了白山一二壘防線,形成穿越內野的一壘安打,原本在一壘的跑者更是一口氣跑去了三壘。

  中部大春日丘高中取得兩出局一三壘有人的進攻得分機會。

  站在捕手席上,西野哲看了看一三壘的跑者。

  他對剛才的內野守備不太滿意。

  對方2次上壘全是由于一二壘的守備,但凡能攔下一次,都不至于導致對方跑者推進的三壘的局面出現。

  “現在上來的三棒打者在愛知大會準決賽打過本壘打。”

  “不好對付。”

  “一二壘的狀況……嗯……倒是可以反向利用。”

  蹲下去思考一陣,西野哲打出暗號調整內野手站位,然后比劃出第一球的暗號。

  “伸卡。”

  “內。”

  “低。”

  一壘手與三壘手要盯著壘包上的跑者,不能離壘太遠,內野的空隙明顯大了很多,因此要有防守的側重點。

  打者是右打球員,因此防線重心一般在內野左側三游間。

  “嗯。”

  松葉立新投球過來。

  進壘時棒球旋向右打擊區一側,中部大春日丘三棒打者揮了個大空棒。

  “啪!”

  “好球!”

  一百二十公里上下,速度不算特別快,釣到了一次空揮。

  第一顆好球數到手,西野哲更在意打者的反應。

  “希望他能夠意識到左邊的防守不好打穿這一點。”

  內角球擠壓擊球向左。

  西野哲意圖誘導打者,使其認為這個想法就是他們白山投捕的策略。

  第二球投出。

  球一出來,西野哲立即密切留意左邊的打者,抬在肩膀前的左手稍微前移。

  “啪!”

  西野哲握住徑直撞進手套的棒球,穩住不動,等待身后主審下判決。

  “好球!”

  搶好球數的直球被打者放過,又被主審撿了,完成了配球之初的目標。

  0壞球2好球。

  西野哲與松葉立新搶占有利球數,但還沒到高興的時候,因為任何打者都有一棒改寫球數結果的幾率。

  趁著打者還未掌握到球路,西野哲配了好球區內的滑球。

  球投高了,往內角高而去。

  “鏘!”

  中部大春日丘三棒打者大棒一揮,將球拉上了三壘側看臺。

  “界外!”

  兩出局又被兩好球追逼,打者不甘愿就此出局,神經緊繃地進入了追打狀態。

  第四球。

  縱向滑球掉到了好球區以下,但還是被打者出棒掃到三壘線界外地面。

  如果就這樣被打者一球一球地打著界外球,打順了可能掌握節奏敲出安打。

  要么及時三振,要么故意投給打者打,目的都是要盡早破壞打者的揮棒節奏。

  那2個界外球在兩好球后不算做好球數,故而目前的球數還是0壞球2好球。

  空著的三個壞球數,西野哲沒有忽視,配了一顆從好球區往壞球帶滑走的球,作為整個打席的決勝球。

  自一開始就有的打算。

  “滑曲。”

  “低。”

  “偏外。”

  打完配球暗號,西野哲蹲著調整姿勢,右手握拳捶了三下捕手手套內側。

  結合此前的手勢,白山內野手們知道了西野哲提醒他們往一二壘傾斜防守。

  準備完畢后,松葉立新擺動手臂,往本壘投球出來。

  在松葉立新放球瞬間,原本蹲著右打擊區旁邊的西野哲一下子躍到了右打者的外角后面。

  故意在內角虛晃一槍,決勝在外角。

  蹲至外角伸出捕手手套,西野哲看到中部大春日丘三棒打者揮棒出去。

  為了追打逐漸遠離的來球,打者最后的擊球姿勢已經崩壞。

  “鏘嗒!”

  逃開一截的球還是被揮動的棒頭碰到,落在內野地上,滾向一二壘間。

  見是軟弱無力的滾地球,二壘手帕爾馬·哈維跑上前,彎腰撿起了球,甩手傳向一壘。

  “啪!”

  順利解決掉了中部大春日丘高中的三棒打者。

  “三出局!”

  “攻守交換!”

  兩隊攻守互換,比賽進入五局下半。

  在五局下半,白山三棒打者下中宙敲出一壘安打出壘,兩出局一壘有人輪到西野哲上場打擊。

  “兩出局一壘有人。”

  “四棒西野。”

  “今天在第四局下半時,擔任先頭打者打出過一支本壘打。”

  “以西野選手今天的打擊狀態,想必他也很希望再擊出安打,延續這局的進攻。”

  兩位解說員正說著,場上已經投出了4顆球。

  第一球,內角高縱向滑球,好球。

  第二球,外側變速球,掄空,好球。

  第三球,偏低變速球,壞球。

  第四球,內角偏低曲球,壞球。

  在打擊區里,西野哲回想對手投捕給自己的配球,忍俊不禁地嘴角揚起。

  “不至于吧……”

  “再看看。”

  收起淺笑,西野哲回到認真狀態,舉棒專心待球。

  當看到球往著好球區而來時,用力揮棒,擊中了棒球底部。

  “鏘!”

  棒球飛起。

  飛向外野的棒球距離不遠,最終落入往前跑的中堅手的手套當中。

  高位變速球。

  外野高飛接殺出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