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再起

  定難軍(夏州李氏)、永安軍(府州折氏),屬于內附的民族,已經算作是中原的一部分,換句話來說,這兩個黨項地盤,其實也只是藩鎮罷了,與其他的中原藩鎮并無兩樣。

  如果異族算外人,那保大軍節度使李洪義還是沙陀人,橫海軍節度使李萬全,也是沙陀人,那這兩地就不是中國的了?

  至于世襲,靈州馮氏也是世襲,在早年間根本就沒人在意。

  眼下的傳統是,雖然這兩個藩鎮是黨項人,并非漢人,但其實在如今的世人眼里,其就是歸屬于中國。

  所以,宋朝時,李繼捧獻地歸降,與吳越國是一個性質的問題,后來李元昊造反,宋朝大力鎮壓,其實就是屬于內政。

  在宋仁宗以及文官們看來,李元昊就是在造反,割裂地方,所以哪怕是討厭戰爭的文人,也會“西北望,射天狼”。

  若是不鎮壓,地方就會形成效仿,那天下不就崩潰了嗎?

  更關鍵是,黨項人獨立就算了,還把鹽州,靈州,瓜州(酒泉),沙州(敦煌)等地奪了,讓宋朝損失慘重,喪失了河西走廊。

  這種一邊分家造反,還連吃帶拿的行徑,再文弱的人也忍不住,所以宋夏持續了上百的戰爭,幾乎不曾停歇過。

  對于宋人來說,契丹人是外憂,西夏人是家賊,屬于不共戴天那種。

  來到這個世界多年,李嘉一邊深受古人的影響,一邊又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過,兩者間相同的一點在于——夏州等地,絕對不能分離。

  宰相們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國家大事,一邊又興修洛陽城,李嘉也比較忙,對于李彝興和折御勛的到來,則表示歡迎。

  兩個黨項人,兩個藩鎮,卻彼此針對,李嘉倒是頗為歡喜。

  這是天下最后的兩個藩鎮了。

  兩人一個老邁,一個年輕。

  老的奸猾,多智,老道;年輕的悍勇,恭敬。

  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厭惡。

  至少,兩人目前是尊崇他的正統地位的,這代表著目前還是朋友,在他還沒有真正的穩固天下之前,他是不會動這兩家的。

  尤其是攻伐北漢,更需要這兩家相互配合,四面包抄。

  一場酒宴,賓主盡歡,皇帝親切地慰問了李彝興的身體,得知無恙后,也是頗為歡喜。

  至于折御勛,李嘉則對其父折德扆表示可惜,盛贊其功勛。

  顯然,皇帝深受歷史上折氏為北宋守邊一百多年的影響,對其表示格外的喜愛。

  而且,與李彝興不同,折德勛可以說是千辛萬苦才能來到汴梁,意義更不一般。

  酒宴過后,折御勛就獲得旨意,從永安軍留后,變成了永安軍節度使,這道圣旨意義重大。

  名不正,言不順,有了中原的冊封,他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壓服折氏,統治府州。

  除此之外,一些賞賜自然在所難免,名爵上,李嘉還加其為從四品的壯武將軍。

  這是皇帝簡化前唐的武散階后,特意重新進行大規模的普及。

  九品,十七階,作為軍銜再適合不過,比那些上柱國一類的武勛好太多,惠而不費。

  至于李彝興,也有許多賞賜與他,也加其為正四品的忠武將軍,多領一份薪水。

  隨即,到了第二天,李嘉又率領兩人一起去往御營中巡視檢校。

  換句話來說,就是宣揚軍威,恩威并濟,才是王道。

  雄壯的軍隊,齊整的步伐,以及閃亮的軍甲,都讓兩人格外的驚嘆。

  更令他們震懾的是,繼承宋軍,加上自己的御營啟稟,已經達到了三萬之巨,更有許多騎兵不斷地進行訓練,假以時日,騎兵的規模定然會膨脹到難以言表的地步。

  兩人不畏懼步卒,因為草原上以騎兵為王,但對于朝廷如此多的騎兵,他們深切地感到不安,尤其是其騎兵竟然還著甲時,更是惶恐了。

  “朝廷騎兵雄壯威武,悍勇無畏,可謂是甲于天下。”

  府州位置格外的特殊,所以折御勛對于中原的強盛,除了畏懼外,還有些許的欣喜,他不住地贊嘆道:

  “王師雄壯如斯,幾可以一敵二。”

  “世隆,你過譽了!”李嘉直接喊了折御勛的表字,想必是夏州李氏,折氏的漢化更為徹底,一個武夫都有了表自,中原那么多武將,有表字的都很少。

  “想必是以前,自然是厲害了些許,但比之契丹人,終究還是難敵。”

  李嘉雙手后抄,抬頭說道:“三萬不夠,起碼得五萬,十萬之數,才能力壓契丹人,收復幽云,如此,才能得片刻的安寧。”

  “欲建騎兵,必苛求戰馬,折氏愿意獻馬三千匹,以壯騎兵。”

  折御勛就是上道,不愧折氏能存那么就,他立馬朗聲說道,言語很是激動。

  顯然,他誤會了。

  他以為皇帝帶他們來看騎兵,就是為了讓他們獻馬,畢竟中原缺馬,乃是事實。

  別看只有三千匹,但這是戰馬,需要進行精心的訓練,十匹都不一定有一匹。

  可以說,這是府州竭盡全力了。

  這番表現,李嘉很滿意。

  一旁的李彝興暗罵了一句,也連忙說道:“中原馬匹匱乏。”

  李嘉雙手后抄,抬頭說道:“三萬不夠,起碼得五萬,十萬之數,才能力壓契丹人,收復幽云,如此,才能得片刻的安寧。”

  “欲建騎兵,必苛求戰馬,折氏愿意獻馬三千匹,以壯騎兵。”

  折御勛就是上道,不愧折氏能存那么就,他立馬朗聲說道,言語很是激動。

  顯然,他誤會了。

  他以為皇帝帶他們來看騎兵,就是為了讓他們獻馬,畢竟中原缺馬,乃是事實。

  別看只有三千匹,但這是戰馬,需要進行精心的訓練,十匹都不一定有一匹。

  可以說,這是府州竭盡全力了。

  這番表現,李嘉很滿意。

  一旁的李彝興暗罵了一句,也連忙說道:“中原馬匹匱乏。”

  別看只有三千匹,但這是戰馬,需要進行精心的訓練,十匹都不一定有一匹。

  可以說,這是府州竭盡全力了。

  這番表現,李嘉很滿意。

  一旁的李彝興暗罵了一句,也連忙說道:“中原馬匹匱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